- 相关推荐
氓(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堂
自古以来,爱情就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写出了男子追求心爱的女子的不懈和幸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尹人,在水一方”,写出了爱情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迷惘;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那是爱情中的男女相思之苦,这些都是诗经当中描写爱情的诗篇。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诗经》,一起来感受一下古代青年男女的爱和恨吧。
二、整体感知
1、几名学生复述故事情节,相互补充
2、理清文章的结构思路和情感线索,把握人物形象(方法:诵读和语言赏析。)
(1)、诗歌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叙事的?(板书:思路)
(2)、在这场情感生活的变故当中,女子的情感变化如何?(板书:情感)
(3)、可见女子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板书)
思路:恋爱结婚--婚变遭弃--决然离开
情感:甜蜜幸福 悔恨沉痛 冷静清醒
性格:温婉痴情 勤劳善良 刚烈坚强
语言赏析示例:
第一章,抓住“送”、“将”、可见女子的温婉、痴情和大胆追求爱情的个性
第二章,抓住“乘”、“望”、“泣”、“涕”、“笑”,痴情、热烈而纯真。(用“赋”的手法铺叙女子的恋爱生活,甜蜜幸福。赋举例:《木兰诗》中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第三、四章:
1、抓住两句比兴句来把握情感。第三章以传统的比兴的开头,先以葱茏的茂盛的桑树写照自己的青春,继而又以诱人的桑葚比喻令人沉醉的爱情,把恋爱中的少女比作贪食而快乐的小鸟,谆谆告诫之:不能沉溺于爱情。否则,结局悲惨,悔之晚矣。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树木的枯萎凋零比拟流年带下走了的青春,曾经光彩照人的少女在岁月中蹉跎了美丽的容颜。再加上婚后长期过着贫困的生活,被弃的命运此时却降临到了她的头上。
比兴举例:关雎,雎鸠天性温顺,可比淑女之娴静;雎鸠乃“河洲”常见之鸟,可使人联想起常来河边采荇之女;雎鸠生而有偶,“关关”乃雎鸠雌雄唱和之音,可起“君子”思“逑”之情。又如:羊群要有领头的羊,共产党是我们的领路人。比兴手法的运用,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2、环境描写“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言己虽知汝贫,犹尚冒此深水渐车之难而来,明己专心与汝。反映女子曾经的痴情和如今被弃的凄凉。从而控诉了氓的朝三暮四、始乱终弃。
小结:
《氓》全诗六章,每章十句。第一、二章写男子求婚,女子恋爱,结成夫妻的甜蜜回忆,缠绵深情而渺远恻然;第三、四章是全诗的主旨,写了主人公在生活中得出的痛苦的生活教训,和对负心人的强烈愤慨;第五章前半部分继续回忆婚后的不幸,后四句则是回娘家后的情景,不禁伤心落泪;最后一章十句是一片如泣如咽之音多百无聊赖,无复可言。全诗层次分明,在叙事与抒情的结合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是《诗经》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三、讨论探究:你如何看待女子这段失败的婚姻?
明确:
1、女子容颜衰老导致男子变心。(提醒:若如此便没有白头偕老的夫妻,也没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诗句。)
2、男子的喜新厌旧、始乱终弃。当时女子是没有社会地位的,一旦遭到抛弃,经济上的附属地位和对男性的依赖,就会导致女子没有独立的生活能力,更没有保卫自身权益的能力。
总结:根源在于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地位。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私有财产的形成和父系社会的建立,爱情的不自由和男女不平等逐渐产生并发展,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全寄托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氓》就反映了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地位给女性造成的巨大伤害。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趁机教育男同学生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女同学要做一个坚强独立的半边天)
四、布置作业
背诵《氓》
【氓(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氓》教学设计03-04
《氓》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04-14
《氓》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04-14
氓 教学设计(鲁人版高一必修三)04-14
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氓》教案03-08
《氓》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氓》和《静女》 教案教学设计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