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沙之书》说课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主讲人 灵溪三高 陈德盛
一、教材分析和教材处理:
我今天所说的课文是博尔赫斯《沙之书》。它所处的单元是高中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的第八单元。这个单元是外国小说欣赏的虚构单元。通过学习本单元,将使学生理解“虚构”对于小说表达的重要性;了解“虚构”与心灵真实的关系。而《沙之书》是小说虚构艺术的典范之作。鉴于此,结合新课程标准对小说阅读的要求,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重难点:
认知目标:了解博尔赫斯及其作品。
技能目标:领会作品的内容;理解“虚构”对小说表达的重要性;
了解小说“虚构”的艺术。
情感目标:把握小说题旨的多义性;能以积极健康的态度看待“无限”
教学重难点:“虚构”艺术的形式与内容
课时安排:一节课
二、学法的指导:
1、借助学生大胆阐释,整合学生自由探究成果。
2、深入研读文本,利用课堂讨论,探究教学难点。
3、结合课文进行对多义性小说研究性学习。
三、教学程序的设计:
一、博尔赫斯的简介:
主要围绕的是:博尔赫斯是一个以书为生的作家,他一生都生活在图书馆中。读书是博尔赫斯生活中一项具有压倒性优势的活动,直至他的双目近乎完全失明,于是引到作者的一篇小说《沙之书》。
(设计的目的:作者是一个嗜书如命的一个人,虚构以《沙之书》为题的小说,也就理所当然,也为了上课流畅性。)
二、阐释《沙之书》:
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沙之书》乍看题目,有些奇,单题目,想像《沙之书》是怎样一本书?
(设计的目的:培养学生想像与虚构能力,引起学生兴趣,引起阅读全篇小说的兴趣。)
三、通读《沙之书》:
学生认真阅读《沙之书》全文同时,理清小说的结构,并概括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提示:以“沙之书”为宾语,组成动宾式的大意概括。)
参考:初识沙之书(1--35); 买下沙之书(36--45);
研究沙之书(46--50);逃避沙之书(51--52)。
(设计的目的: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为深入研究课文打下基础。)
四、认识《沙之书》:
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博尔赫斯具有非凡的想像力。作者是怎样来描写这本奇书?
(细读课文,找出“沙之书”的一些特点:比如“逢双的一页印的是40,514,接下去却是999”,“我把左手按在封面上,大拇指几乎贴着食指去揭书页。白费劲:封面和手之间总是有好几页。仿佛是从书里冒出来的。”,“现在再找找最后一页。我照样失败,”等等)
(设计的目的:训练学生对作品的细读能力和对“虚构”的理解程度。)
五、解读《沙之书》:
主要分开两个步骤:
第一步解决“我”的情感。我设计了一个问题:
“我”对“沙之书”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参考:好奇-钻研-渺小(最后发现对它了解越多,则不了解的部分也越多,就越意识到自己的渺小)-(然后迷失于无法自拔的敬畏)敬畏-(然后是)恐惧(这几个步骤与人类科学探索是一样的,最后一步是)----逃避/坚持(相信科学万能的人会用积极进取的心态坚持,而对博尔赫斯这样的神秘主义开说,肯定会选择逃避。)
(设计的目的:解读“我”的情感,把学生对“沙之书”的解读引向“无限”。人类面对“无限”时无所适从的真实。心灵的真实才是最重要的真实)
第二步探讨《沙之书》主题的多义性:
课堂讨论
鼓励学生大胆阐释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或更多的阐释:
“沙之书”代表“无限之物”,它可以看作对无穷无尽的存在的隐喻;它可以看作无限时间空间的模型;它可以看作是对人类浩瀚知识的象征;它可以看作是对文学的某种认识,等等等等。
(设计的目的:解读“虚构”。“虚构”是最重要的心灵的真实。是各种心灵的真实的总和。让学生了解“虚构”不仅仅是一种小说艺术形式的一种常态,更是小说的一种内容、一种情感、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四、板书的设计:
人类面对“无限”时无所适从的真实
“虚构”是最重要的心灵的真实
【《沙之书》说课稿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沙瓶投掷》说课稿09-07
《七颗钻石》说课稿 教案教学设计07-14
《鸿门宴》说课稿2 教案教学设计08-01
《玩沙》教案06-17
设计的说课稿07-07
《夏》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8-21
《心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5-28
《松鼠》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