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何以终于贾宝玉出家为僧?
红楼伊始,甄士隐入梦,知道绛株神瑛一干人即将历世造劫。梦醒不久,甄即被火,穷了下去。即至来了一个道士,唱了一番好了,作了一番解注,甄即跟随道士而去,说是什么当了道士。
红楼之末,贾宝玉说了一句“不用胡闹”,即赴考,中举,出家,披一领袈裟,为一僧一道夹持而去,说是什么当了和尚。
关于上述两大情节,早在八十年前,顾颉刚便已经隐隐感到,甄士隐于首回出家为道,应该预示着贾宝玉将于末回出家为僧。顾颉刚作为一个伪续论者,为什么也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呢?根本原因在于,这两大情节之间,的确存在着某种不为我们所知的奥妙。
关于甄士隐于首回出家为道,蔡元培说:
《石头记》叙事,自明亡始。第一回所云“这一日三月十五日,葫芦庙起火,烧了一夜,甄氏烧成瓦砾场。”即指甲申三月间明愍帝殉国,北京失守之事也。……甄士隐随跛足道人而去,言明之政事随愍帝之死而消灭也。
蔡元培之外:以甄家被火为写明亡者,还有王梦阮、邓狂言等人;以甄英莲丢失为写明亡则还有杜世杰、李知其等先生。
笔者认为,从有关叙述可以看出,甄士隐代表朱明帝系。因为甄士隐梦中所见主要是以绛株神瑛为主的一干人入世,因为这一干人以孝庄为主,由此可见,入梦之时即孝庄入世之际,即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由此可知,入梦时的甄士隐,是指万历帝。以此为基础则可推得,被火时的甄士隐是指崇祯帝;搬到田庄暂时安身的甄士隐相当于被拥立之前的东奔西蹿的南明第一帝朱由崧;搬到岳家以后的甄士隐代表南明各帝。具体而言,甄士隐代表着明末四帝和南明五帝。因此,甄士隐于首回出家为道,不仅意味着明亡,而且意味着南明之亡。
关于贾宝玉于末回出家为僧,从蔡元培、王梦阮、邓狂言起,中经方豪、杜世杰、李知其等先生,直到王以安止,都一致认为是写顺治出家五台山。王梦阮还认为,所谓之贾兰同时中举,是写康熙继位。
为什么这么多人都这样看呢?根本原因在于,书中有许多文字,象什么醉打山门啦,当了两次和尚啦,龙门口一挤啦,走来名利无双地啦,哄了老太太一十九年啦,等等,都的确意味着贾宝玉出家是写顺治出家五台山。虽然的确是这么个意思,可是这样理解却仍然是错的,或者说是不准确的。原因则在于,作者的意图是通过描写顺治一朝之终结,隐示顺治一系之终结。
为什么可以这样写呢?
贾宝玉代表满清帝系,他的一生之中,有许多次登基,许多次死亡。因为作者想要描写其最后一次死亡,但又仅只见过其第一次登基,第一次死亡和第二次登基,出于无奈,这才按照第一次死亡的方式,描写其最后一次死亡。如果将其后之史实一并而论,作者是按照顺治朝的终结方式,描写宣统朝的终结。关于顺治朝的终结,可能还可以这样看,因为康雍等朝都是顺治朝的延续,宣统朝的终结则意味着顺治朝再也不能延续,因此可以说,顺治朝的终结有广狭两义:狭义仅指顺治一朝之终结,广义则指顺治一系之终结。在此一意义上,作者是按照狭义顺治朝的终结,描写广义顺治朝的终结。因此,所谓之贾宝玉出家为僧,应该是预写满清的复灭。
就在满清复灭的同时:贾兰象达摩带着徒弟过江回去一般,带领满清残兵败将出奔关外,光灿灿胸悬金印,复为后金大汗;甄宝玉则光复中国,登基为新一代正统帝系,以至永远。
如上所述:甄士隐于首回出家为道,意为明亡;贾宝玉于末回出家为僧,预写清亡。这当中还有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一个姓甄,一个姓贾?为什么一个为道,一个为僧?为什么甄士隐是跟随一个道士而去,贾宝玉则是被一个道士一个和尚夹持而去?贾宝玉出家到底是不是当和尚,如果是当和尚,又怎能为一僧一道夹持而去?这些问题在拙作《红楼醒梦》之中都有试解。如果你有兴趣,请赐阅。网址是:
http://vip.6to23.com/yanyezhi/
【何以终于贾宝玉出家为僧?】相关文章:
蜀僧说课稿05-07
河间游僧阅读试题04-15
蜀僧说课稿2篇05-12
《蜀鄙之僧》教案11-24
红楼梦贾宝玉人物赏析08-27
唐诗赏析听蜀僧浚弹琴10-27
一代儒僧李叔同04-14
走出家教误区 (教师中心稿)04-14
教育乱收费何以成顽症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