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让课堂更精彩,让高考更轻松(高三)
2005.10.4曾经在资源网上以“让课堂更精彩,让高考更出色 --介绍一另类高中语文新课程教改实验”为题,介绍过我们两个阶段的实验报告;随后几年,我们继续完善这种构想,与越来越多的同行分享这种解放思想带来的精彩与轻松,并最终形成系统简洁的实验思考刊载于《语文月刊》(2008年3月号)
让课堂更精彩,让高考更轻松
--高中语文新课改实验的思考
李剑新
广东深圳中学 518000) 电子邮箱: jxli@shenzhong.net
摘要: 多讲几次课堂自然精彩;高三前先把课文导学之类练习换为高考能力点训练一轮,自然能提高教学质量和高考成绩:大实话很符合熟能生巧原理。只要改变观念,同样甚至更少的时间与投入,不仅能收获一大批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例,课堂更生动精彩;更可以从容应对高考,赢得历史性突破;语文解放了,语文教师彻底解放了------只要你愿意,普通学校普通教师也都可以创造同样奇迹;操作前所未有的方便,这就是我们教改引人入胜的无穷魅力所在。
关键词: 新课改,课堂精彩,高考轻松
我们面临十分艰巨的任务。面对传统教育教学积弊,着眼能力素质综合发展的新课改,已是大势所趋;而面对一时不能替代的高校择优选拔,学生、家长以及全社会的关注,高考绝不可掉以轻心!如何迎接如火如荼的新课改,如何掌握语文能力从容应对高考;如何将看似对立的矛盾变为和谐双赢,是我们每个学生,每个学校都面临的巨大困惑。
深圳中学的语文新课改方案提供了一条富有建设性的独特思路。我们的教改,不仅让我们早在2002年就成功地迎接了新课程洗礼,留下一系列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精彩课例和极为丰富的一手教改经验;并在随后高考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突破:无论均分以及高分段成绩,纵向横向都创下深圳市新记录。我们令人信服地做到了教改与高考的双赢。这是正确把握语文规律的成功,更是挑战传统、大胆变革的成功。
毫无疑问,当现在很多学校尚在课改与高考之间犹豫彷徨倍受煎熬时,我们应该有自己毫不犹豫的选择。
分工教学,让课堂更精彩
分工分单元教学,是我们教改的第一大特色。即依照现行教材单元分块,由教师分别负责的教学方式。在实践中,我们深感该方案操作性强,成效显著,以其前所未有的新颖特色及务实追求获得了师生充分认可。
能够顺利分工合作并一直延续到高三之前,关键在于分工同时,又有相应变化:即将作文以及一些能力训练内容由原任老师负责到底。这样辨证灵活的处理成功解决了分工教学与能力责任归属的矛盾,产生了积极效应。
分工教学有利于教师发扬自身优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示范课那样,精心备课尤其是在反复实践中的不断反馈,使教材及教学方法理解得更深刻完善,进而升华为教学艺术,这正是传统包干教学所不能达到的境界。特别能适应新课程“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积极讨论交流,气氛活跃生动”的高标准课堂要求。
分工教学有利于学生吸收各家之长,丰富课堂内容,调动学习兴趣。教师不同风格精彩纷呈百花齐放,突破了语文程式化;而课堂的精心设计显然比常规的有限努力更能彰显课文之丰富与魅力,更引人入胜:学生对实验持普遍欢迎态度主要原因之一也就在于此。课改让学生享受到语文久违的轻松愉快生动,体会到真正的语文味。
分工教学对课时的辨证处理,又使课文与能力训练相得益彰。语文重在让学生自己独立个性化思考,而不是去“讲深讲透”,由此看来,传统课堂“少慢差费”效率太低。我们压缩了时间,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满堂灌的弊端以及教学的随意性。从而在改变语文老牛破车现状从时间控制方面走出一条新路子,减少了教学盲目性,大大增加了效率时间。跳出课文束缚地阔天宽,何必只苦苦耕耘课文那一亩三分田呢?
分工教学也减轻了教师的备课量。老师从繁重琐碎中解放出来,将节省的宝贵时间用于大语文读写,用于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应用研究,用于对学生尽可能广泛的学习指导,用于创造性艺术性达到教学高标准要求一一 老师的工作将从疲于应付一变而为务实、高效率的科研型状态;我们的课堂将因为教师的精彩而更精彩;仅此一点,就足以充分肯定实验的深远意义,甚至可以说是实验的最大亮点。
在高一高二,分工分模块教学让我们课堂更生动,老师与同学都充分感受到了新课程教改带来的变化和乐趣,新教改的过程很精彩。
挑战传统,让高考更轻松
无庸讳言,尽管教改过程让我们体会到新课改魅力,但对能力、对高考将产生怎样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这是每个关心教改的人,尤其是学生、家长更为关注的重点。可以这样说,如不能很好解决教改与高考的矛盾,无论取得多大成绩,如何天花乱坠,也注定是短命的;中国教改不乏轰轰烈烈开篇,但大多难乎为继,其深层原因不言而喻,这就是现实!所以,教改伊始,我们很注意兼顾高考制约因素;而内容上强化能力训练以及大语文读写指导,则成为我们教改的第二大特色。
教改与高考,只要多动脑筋,敢于创新,很多似乎冲突的矛盾其实都可以和谐统一。我们在新课程教改的过程中注意抓了以下几点。
首先,淡化课文传授意识,着力凸现课文精彩生动。学生获得犹如示范课般的高质量感受,很容易激发语文兴趣(这是传统以完成课文内容为主的教学无法大面积经常性所能达到的效果),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然促使学生由课内而课外,走进风光无限的语文大世界。语文重在让学生课内外多读,重在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去领悟、感受、交流,语文才有鲜活的生命。
其次,新课程同样应以注重能力为基本特点,通过何种最佳途径去形成语文能力,是我们非常重要的选择。通常做法是“以课文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来培养语文能力”。但这种传统方法事倍功半,不容易落实。真正意义上的能力训练,不能仅是这样蜻蜓点水式接触,它一定要有自己的能力体系(高考语文考点应该是最方便实用的能力体系)和完整的训练过程。所以,提前介入能力训练,所获得较系统的知识能力基础不仅对后来的语文学习给予积极导引,有利于自学拓展,完美体现课改精神;更顺势为高考埋下伏笔,可谓一箭双雕。语文难在知识向能力转化而不是难于理解的特点启示我们在高一进行这种训练不会是拔苗助长,我们可以放心的贯彻我们的设想。
第三,为了化课文讲授为简洁引导,我们干净利落的压缩出一半课时来进行两年一贯的语文能力训练,既使优化课堂成为现实;同时也为能力训练成为一种可以操作的语文行为提供了时间保障。这种能力通常包括写作指导,大阅读指导,语文能力点训练等。我们可以从容地遵循知识能力传递规律,如数理化一般进行严谨系统的学习与训练。我们不增加课时(高一高二都是一人教三个班,每班每周四课时)更没有补课之类时间加汗水的“勤奋”;只是大胆删去或简化少慢差费的习惯行为(比如一本本练习册,课堂烦琐分析等),把有限时间全熔铸在关键的刀锋(注重能力以及正确训练能力的方法);就体现有用功而言,我们的教学效率无疑比传统胜出许多!
可以不“以成败论英雄”而只明快地比较一下新课改对高考的良性影响--我们颠覆了传统对课文作用的认识;我们对能力的含义以及获取能力的方法更明确务实;我们不仅让学生在高一高二就熟悉了相关能力,为遨游语文的自由世界插上了翅膀;也使高三阶段的语文真正具有了科学复习的内涵从而提高了复习效率。这样形成的语文能力,更能让一个人在一生中受用无穷;只为考试吞下的快餐,自然没有这样醇厚绵长。
在高三,在高考,分工分模块教学带来的直接结果是,良好的语文能力为高考打下坚实基础,高三复习变得轻松到位并最终获得高考丰厚酬报--新课改的句号很圆满。
仁者见仁,在质疑中完善
在整个教改过程中,因为在许多方面与传统教学观念有差异甚至也包括与当今所谓教改主流意识以及行为上的差异,教改也一直难免被人说长道短。我们认为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们对新生事物的关注,而更重要的是通过不同声音,丰富了教改认知,从而在质疑中不断发展不断完善。
其一,教改方案与现在全面推进的新课程语文模块有没有联系?单元分工方式,很容易与现在的新课程语文必修选修模块顺利接轨。我们在教改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几乎就是现在各实验学校正遭遇的问题。分工教学,现在已成为新课改面临的新课题。我们先走一步,在这方面做出的一些积极有益探索,已经成为难得的体验。
其二,老师分工频繁变动,师生互不熟悉,教学是否缺乏系统延续性?我们认为,课文在整个教学效率体系中处于相对次要位置,大语文读写,以及能力知识点考点的训练才是决定语文效率的关键。正是在训练方面由原任老师系统延续,有充分时间熟悉班级与学生,体现了该方案务实的一面;也正是教改为当今新课改所提供的重要经验之一。(当今学校分模块教学,为保证质量起见,是否也应该有个注意衔接连贯性实效性的能力训练计划,以弱化新课改对能力训练的影响?)其次,课文相对独立,更需要丰富多彩的探索;参与教改的老师正好给课堂注入了生机勃勃的活力。
其三,分工教学是否存在责任模糊而导致教学质量甚至高考受影响?我们认为,在不同班级上课,教师置身更有挑战性的平台,会更努力,效果会更好。而能力部分没有分块,更是责任分明的重要保证,这也正是唯有语文可以大胆自由分块的根本原因(课文与高考事实上的分离,让我们在教改与高考之间找到了一个巧妙的平衡点,这正是语文区别于其它学科的耐人寻味可以做文章的地方)。正是一开始就注意到责任问题并做了变通,才使课改走在一条坚实的大路上,我们甚至敢于对这种课改定义为“没有风险的改革”。
教师尤其是新教师,是否少了熟悉教材的机会而影响教学?一个单元反复讲授,是否缺乏激情而乏味?提前介入高三能力训练是否会增加学生负担,是否扰乱了教学顺序--------诸如此类问题其实不象想象那样难,方法远比问题多,矛盾容易化解。
新学年、新年级、新一轮课改又开始了,2002年以来成功的课改实验已成为历史。但我们认为,只要明确并遵循语文能力形成的内在客观规律,只要勇于抛弃不合理的陈旧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我们就可以开拓出一片新的发展空间,就可以延续昨天的辉煌而不至于昙花一现;我们应该进一步探索做得更好--这的确是令人鼓舞的语文新课改前景。
附录:
高中语文新课程教改方案要点
2008.3
一、分模块的辨证处理
教学内容为分块与不分块两大类。即将欣赏示例类的课文分单元分工教学;而作文,课文预习、课外自读教材及指导,能力训练以及复习等责任心,系统性较强的内容则不分块,由原任教师教学并起总体衔接作用。保证教学的质量。
二、 分单元分工教学
讲授课文同一内容要有合理的间隔重复次数;为了中段期末考方便统一进度,教师半学期内连续三轮为宜。最后一轮在自己班教学以方便调节且方便阶段考试复习。在原任老师继续熟悉所有课文的基础上,单元授课老师应为原任老师提供教案供复习衔接参考。
轮换教学示意
甲A(第1单元) 乙B(第2单元) 丙C(第3单元)
1-3周 C班 A班 B班
4-6周 B班 C班 A班
7-9周 A班 B班 C班
*“甲乙丙”为三位老师;“ABC某班”同时意味着某老师任课的2或3个平行班。
新课程10周1学段有4个单元,多出的1个单元可以由原任课老师在属于自己安排的能力训练时间段内处理。也可以分开。
三、 课时相应区分
每周分块(前半周)与非分块内容(后半周)各占2个课时,从时间上对能力训练充分重视。处理重点课文用2课时,非重点1课时;其实,单元处理有很灵活的空间关键是要全面处理。三周每单元6课时(即只用传统教学一半的时间)。
注:课时严格按计划执行;但可用减少非基本篇目以调剂;文言文量大可将6比6调整为8比4等。通过交流教案衔接相关进度,内容等问题,形成教学有机整体。
四、超前训练语文能力
可依语文高考考点(或知识点)为序,选择经典高三能力训练资料,有的放矢逐一训练;首先有内容、有计划统筹安排好高三能力点,在高三正式复习之前完成一轮充实的训练,打好复习基础。同时广泛深入地进行潜移默化课外大语文读写。语文能力点应纳入学年阶段考试作为重要内容
*两年能力训练附录(分头纳入学期计划,排序可以灵活)
一学期:词语,成语;语言训练;
二学期:散文阅读;诗歌阅读;说明文阅读;
三学期:语音,文字;标点;病句
四学期:文言文知识;其它
*勿在某一学段纳入太多能力点,欲速不达,干扰常规教学
写作能力训练:贯穿四学期的系统计划,结合阅读,进行各种写作训练
课外阅读指导(自读课本,读者,报刊时文等)
五、日常能力训练要求
a) 高考语文能力是重中之重;相关知识点要“精讲-训练-讲评-巩固”系统训练;要保证质量。
b) 课文在于自己多领悟,每单元应该提前一周写好阅读笔记(体例灵活:摘录评点;提纲压缩;杂感罗列;文段赏析,抄录精彩语段等)单元结束后写迁移阅读读书报告;适度课后练习及随课文辅助训练
c) 文言文以积累掌握语言为主,并做相关训练
d) 作文与阅读结合,学期六次大作文;同时每人一本周记课外练笔(含阅读笔记)
【让课堂更精彩,让高考更轻松(高三)】相关文章:
让空气更干净教案01-09
跳跳更健康大班体育教案01-08
就业时有比优秀成绩更宝贵的07-28
《修复照片更完美》教案设计07-04
中班科学教案:让空气更干净教案及教学反思03-16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跳跳更健康》04-05
高考精彩议论文11-22
高三英语课堂教学反思05-16
高三英语课堂个人教学反思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