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雪地贺卡》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彭玉芳
一 回忆上文,导入新课.
1.师 :雪人胸前的贺卡,引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大家讨论的问题吗?第一次,我为什么替雪人回信?
生:(回忆上节课内容):作者被刘玲关爱雪人的爱心感动了。
师:提升学生发言:当大家都沉浸在“堆雪人”的快乐游戏时,刘玲却把雪人当朋友,对雪人嘘寒问暖。这么善良,有爱心的孩子令作者格外心动。
师板书 :格外心动 爱心
2.师:还有原因吗?
生:刘玲把雪人当朋友,和雪人说话,这样纯洁的童心唤起了作者对童年的回忆。作者想呵护刘玲的童心。
师:提升学生发言:刘玲纯洁的童心,唤起了作者对童年的回忆,作者放不下这件事,想呵护刘玲的童心。
师板书:童心
3.师小结:是的,这个充满爱心,童心的孩子,她眼里的世界是童话般的美好。故事的后来也让我们格外牵挂。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近刘玲,走近作者,去体会他们内心的情感。
二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一 )读刘玲的回信,自己讨论该不该再回信。
1.师出示课件:刘玲的第二封贺卡。
师:我把贺卡寄出去,第三天,“我”看见雪人肩头又插了一张贺卡。请同学们打开书,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封信。你读了信,明白了什么?
2.师:请大家再次默读这封信,你体会到了什么?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在旁边做批注。
3.生交流:(预设)
(1)生:我读出了刘玲接到信之后非常高兴的心情。我从“我高兴得跳起来,太好了这些词感受到的。
师: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师:指导读好这几句,读出刘玲接到信高兴,兴奋之情。
(2)生:我知道刘玲急切地想知道到底是不是雪人给她写的信,如果不是,那这个大人是谁?我从“急切地等待回音,十五个惊叹号,”体会出来的。
生:其实刘玲自己对雪人能回信也是半信半疑,但是她对有回信感到太高兴了,也急切地想知道事情的真相。
师: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师:指导读好这几句,读出刘玲急切等待回信的心情。
4.师:大家体会了刘玲在这封信中的心情,如果是你,你会不会给刘玲再回信呢?可以和同桌小声讨论一下,把你的理由说充分。
5.讨论交流:(预设)
生:我觉得我会给刘玲回信,因为我从刘玲的信中体会到刘玲等得很着急,十万火急啊?怎么能让她干着急呢
生:文章第 段写刘玲在雪人旁痴痴的等,小手冻得发红。我实在不忍心让刘玲就这么等。
师:你真懂得去体会别人的心情,不能让刘玲痴痴地等。你们说的有一定道理。还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我觉得不能给刘玲回信。刘玲收到贺卡后高兴得跳起来了。她认为雪人真的给她回信了。这时候如果告诉刘玲事情的真相,一定会给刘玲一定的打击,刘玲会不相信童话了。
生:给她回信打破了刘玲心中的梦想,刘玲会失望的。
师:这种结果作者也是不愿意看到的。看来,不回信也有道理。
到底该不该回信呢?此时,作者的心情和大家一样矛盾啊!第六自然段中有一个词准确地表达了作者此时的矛盾心情。哪个词?
生:别样心情。
师:板书:别样心情。
(二)品读,体会作者对回不回信的看法。
1.师:作者最后还是做出了自己的决定。那到底该不该回信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6,7,8自然段。
生:作者决定不回信。
2.师:你能从第六自然段的什么地方体会到作者下定决心不回贺卡呢?
生:我从“在这场游戏中,我应该小心并且罢手了”这句话中体会到作者下定决心不回信了。因为“小心”作者已经感受到这个游戏再不能玩下去了,这毕竟是在欺骗刘玲。虽然作者是好心,但是这个谎言迟早会揭穿的。
3.师:作者从犹豫不决到坚定不再回信,谁能读出这种心情的变化呢?指名读第六自然段。读好第六自然段。再齐读第六自然段。
4.师:作者最后为什么会坚定地不回信了呢?同学们再默读6,7,8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找找原因。
5.生交流:
(1)生:因为我从“我不忍心让刘玲痴痴得等,但我更不忍心……”这句话中知道作者虽然是好心,但是也不想再欺骗刘玲。
(2)师:把你的不忍心读出来。
(3)师:板书:不忍心……更不忍心
(4)师:为什么作者要小心并且要罢手了呢?让我们来设想一下:
A 作者回信用自己的名义回,可能会怎么样?
生:作者用自己的名字回,就等于告诉刘玲真相,承认是大人给她写的信。那刘玲就会觉得受到了欺骗,她相信童话的梦想也就破灭了。刘玲再也不会相信童话了。这样一来,作者想保护刘玲的心是好心做了坏事。
(1)师:是啊。同学们有像刘玲一样这么童真的故事吗?
生 交流自己童年的故事。老师也可以交流自己的故事来烘托气氛。
(2)师:同学们,大家在说自己的故事时,心中有怎样的感受呢?
生:有趣,好笑,甚至有点幼稚。
(3)师:是啊,可是现在回忆起来,大家还是觉得很温馨吧。这些相信童话的日子是多么幸福啊!高兴的时候可以和花草分享,悲伤的时候可以和蚂蚁述说。如果此时,作者用残酷的现实告诉刘玲真相,刘玲会怎样呢?
生:一定会觉得很伤心,打破了她心中的美梦。再也不会相信童话了。
(4):师:难怪作者有这些不忍心还是决定罢手了。谁来把这种担忧读出来
指名读第8自然段,读出作者坚定不回信的决心。
B.师:如果继续用雪人的名义回信,会怎么样呢?
生:这样一来,不仅刘玲很难从这个故事中走出来,而且作者的确是骗了刘玲。虽然他是好心,但是这个谎言一旦揭穿了,作者不是好心办了坏事吗?那让刘玲怎么去相信别人呢?
(5)师小结:看来作者不回信,还真是用心良苦啊。回信是为了呵护刘玲,不回信更是为了刘玲啊。作者的心思多么细腻。谁再把这个自然段读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作者从犹豫不决到下定决心的原因。齐读第8自然段。
三 拓展延伸,感悟童真的珍贵
1.师:同学们,故事在刘玲的等待中打上了省略号。作者精心安排的结局意味深长。大家想想,刘玲长大后会怎么看待这件事
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让学生在交流中明白,其实随着刘玲的长大,她自己就可以揭开这个谜底。没有雪人的回信,没有神话,那童真的童年也会一去不复返。留下的是这段美好的回忆。)
2. 师: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来让我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3. 师:此时此刻,我们也来写张贺卡吧,你可以给刘玲写,也可以给作者写,还可以给自己的朋友写,送去你的祝福。
生:写贺卡,交流贺卡。
3.全文小结:本文作者鲍吉尔曾说过:“没有童话的童年,没有幻想的童年,没有秘密的童年不是幸福的童年。”让我们用真诚的心去倾听交流,用真诚的爱去帮助关怀,珍惜我们美好的童年时光。
板书设计: 18雪地贺卡
格外心动 爱心
童心
别样心情 不忍心……更不忍心……
珍惜
教学反思:
一 抓住主要问题,层层深入的体会作者和刘玲的内心世界。
这是一篇细腻地描写人物内心感受的文章。人物的心情变化很丰富。体会人物内心情感是重点,为了不让学生们琐碎地去分析人物内心情感,使教学显得零散,我设计了一个大问题,“作者为什么第二次不给刘玲回信了呢?”来贯穿全文,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围绕此问题层层深入地与文本对话。体会作者回信与不回信背后的良苦用心。
而且,我把学生自由讨论该不该回信放在理解作者不回信之前。我觉得这样做,学生先自己经历一个难以抉择的过程,可以更深刻地去理解作者矛盾的心情,更能去理解“别样心情”的深意,从而为后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 联系生活实际,唤醒学生对童真的记忆,去感受童年的美好,童心的珍贵。
其实,文章是一个大人在看到刘玲这个善良的孩子时,唤起了他自己对于童心美好的一种珍惜,回忆。故事虽美,可是学生是难以感受当人们长大成人以后对单纯,对童年的回忆与珍惜之情。所以,我在课前让同学们收集自己小时候童真童趣的故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去回忆自己的童年。在回忆交流中,重温儿时的天真快乐。
三 抓住文章重点词句去体会,还做得不够。
虽然学生都找出了文章的重点词句,可是抠词抠句还不够深入。理解文章的重点词句,不能仅仅是就这一句来理解,还应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还要理解文字背后含着的意思的。学生要层层深入的把一处语句说透了,读好了,才可以进行下一处的学习。课堂上,我的环节过得过快,没有给足学生深入实践的时间,以至提前结束课文。比如“我应该小心并且罢手了”这一句,为什么小心?为什么要罢手?从中说明了什么呢?等等,还应该让学生充分去与文本对话,体会文字背后的意义。
四 教学内容安排还不够饱和。
拓展的部分可以给学生推荐相关的诗歌散文等作品进一步让学生去感受童心童真的美好。教学中还可以用老师的语言去渗透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 阅读能力。
【《雪地贺卡》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绝唱》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夏》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4-14
《窗》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松鼠》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心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4-14
《错误》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心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4-14
《理想》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包拯》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4-14
《风筝》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