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时间:2024-10-08 18:02:5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教育(Education)狭义上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广义上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一词来源于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拉丁语educare是西方“教育”一词的来源,意思是“引出”。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出处】

  《论语为政第二》

  【注释】

  周:合群;比(音bì):勾结。

  周而不比:“周”和“比”都有密合的意思。这里“周”指以义合,“比”指以利合。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团结。”

  君子和小人是以德行来划分的,在这里孔子对君子和小人做了更具体的划分,提出了“周”和“比”这样一对反义词:“周”是周至,指对人开放和包容;“比“是比附,指对人封闭和排斥。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无论和什么人交往都能一视同仁,从不拉帮结派;小人却总是喜欢和自己相近的人结成小圈子,一起排斥异己者。

  与人交往,是人类的基本生存技能之一,它决定一个人生活世界的宽窄。然而,人类又是个体差异最丰富最悬殊的群体,与自己熟悉了解的人相处,自然要容易一些,所以,党同伐异几乎是人类难以消除的天性。孔子却把这称之为小人行径。

  孔子是不是太不通人情了?

  当然不是。

  人和人的差异有两种,一种是性情兴趣的差异,另一种是人品人格的差异。前一种差异只是性格差异,不存在是非对错,只能说各具特色;后一种差异却是道德差异,有明显的是非对错。

  兴趣相投,结为好友,这不但没错,反而应该提倡,孔子不也曾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吗?所以孔子这里所说的“周”和“比”主要是针对道德差异。在兴趣上,每个人都应该各投所好,但在是非善恶上,人则不应该以自己的标准为标准,以自己的私心好恶为标准来衡量人、选择人。这才是孔子这句话的本意。

  这句话对于球员来说尤其重要。球员的成功来自于与队友的精诚合作,而且球员需要不断选择高级别的新球队来提高自己。这就要求球员必须拥有很强的人际环境适应能力。

  这种适应力来自于哪里?

  正来自于“周而不比”的待人原则。

  “周而不比”其实是一种不断拓展自我胸怀、跳出自我牢笼的过程。无论到哪个国家哪支球队,踢好球是始终不变的目标,而尊重他人、遵守规则,则是最基本的生存原则。当一个球员能够始终谨守这个原则,而不是狭隘地以自己的标准来选择队友、要求环境,即便在性情、兴趣、习惯、语言等方面存在种种差异,他也能够随处落地生根、顺利融入环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相关文章:

小小人教案12-11

《君子之风》说课稿范文12-29

胡适与陈独秀的君子之交12-16

中班教案:小人国03-15

中班美术教案:卷筒小人01-17

中班艺术:小人国11-28

中班美术会动的小人教案11-18

大班美术教案:拉手小人01-09

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反思04-22

大班小人书你别哭教案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