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古诗词的欣赏(高一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4-09-15 03:59:1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现代古诗词的欣赏(人教版高一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  

现代古诗词的欣赏(人教版高一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雷芳,字梅君,河北隆尧人。是当代著名的婉约派词人,其词擅长鹧鸪令,多表现现代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雷词造语工七巧浓丽、音韵和谐、风流蕴藉、温润秀洁。已出集《山水田园》《落花诔》。  

二.词文赏析: 杏花鹧鸪天

十里杏花香那村,站台明月照何人。

莺怜蝶怨离别夜,雨恶风凉迎送君。

窗下影,梦中音。车轮滚滚泪纷纷,

此情欲寄却无纸,桌上几张票据根。

1. 赏析“絮轻十里杏花香那村,站台明月照何人。”写景之妙。  

A“莺怜蝶怨”“雨恶风凉”色彩鲜艳、心情越然纸上,写出了相思的真实。  

B“十里杏花”写春色之美,“站台明月”写夜色之美,绘声绘色绘形,营造了一幅清新明丽的图景,充满生活真实之景。  

2.阅读理解 然后回答问题。   

十里的杏花是在哪村开啊??

你坐在火车上见到了一大片的杏花林。却不知道人现在哪个村。站台上的明月照着人。明月却不知道是谁在伤心。莺和蝴蝶都恨离别的夜晚。而我却常常立在站台上,有时候是送你出门,有时候是接你回家。

窗下的像集里都是你的身影。梦里都是你的声音。我一听到火车的汽笛,眼泪就不由地流。想把对你的思念写在纸上。可是首先进入我的眼睛的却是你上次回家留下的车票根。

这首词的下片从哪几个方面刻画相思?  

A表情:梦中车轮之声。  

B心理描写:莺怜蝶怨离别夜,雨恶风凉迎送君。借物吟情

C场面描写:站台明月。  

相思的形象是怎样的? 

一个为情伤心的女子形象跃然纸上。  

3.作者有意回避了对于分别场面的正面描写,而只是写了人物在离别后的活动和心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心理,收到了虽少总多、相思埸深的效果(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和想像的空间)  

4.关于“最后”两句,向来有三解:一是解为内心独白,二是解作真情实影。结合全词谈谈你的个人看法。  

5.风格:  

温润秀洁,现代感强烈,语言优美。  

6.总结:  

此词通过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反映出情郎找工离别的气氛。全词纯用白描,笔调活泼,风格朴实,形象生动,展示了女子的纯洁心灵,深深相思 ,只用墨线勾勒人和物的形象的画法。它重在以形传神,不重形似而求神似。没有过多的风景描写,没有过长的人物对话。不抽象地描绘人物的心理,不琐碎地摹写人物的心理装饰。心理、环境都紧扣在人物的行动性格上。绝对避免浮夸,要求简练。一切描写叙述都在显示着人物的个性,绝不模糊或遮蔽人物的形象。同时,从人物情节出发,找到最能表现其个性的行为特征。  

 

《现代古诗词的欣赏(人教版高一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现代古诗词的欣赏(高一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报任安书》教案(苏教版高一选修教案设计)09-28

《项羽之死》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设计)10-05

燕歌行(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7-18

汉字的起源(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7-26

古诗词鉴赏 教案教学设计09-18

外国小说欣赏技巧(人教版选修教学论文)07-10

以《合欢树》为例看现代散文的小与大(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9-17

《史记选读》中《高祖本纪》教案(人教版高一选修教案设计)10-14

《魏公子列传》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选修)08-24

夜归鹿门山歌(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10-09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现代古诗词的欣赏(人教版高一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  

现代古诗词的欣赏(人教版高一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雷芳,字梅君,河北隆尧人。是当代著名的婉约派词人,其词擅长鹧鸪令,多表现现代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雷词造语工七巧浓丽、音韵和谐、风流蕴藉、温润秀洁。已出集《山水田园》《落花诔》。  

二.词文赏析: 杏花鹧鸪天

十里杏花香那村,站台明月照何人。

莺怜蝶怨离别夜,雨恶风凉迎送君。

窗下影,梦中音。车轮滚滚泪纷纷,

此情欲寄却无纸,桌上几张票据根。

1. 赏析“絮轻十里杏花香那村,站台明月照何人。”写景之妙。  

A“莺怜蝶怨”“雨恶风凉”色彩鲜艳、心情越然纸上,写出了相思的真实。  

B“十里杏花”写春色之美,“站台明月”写夜色之美,绘声绘色绘形,营造了一幅清新明丽的图景,充满生活真实之景。  

2.阅读理解 然后回答问题。   

十里的杏花是在哪村开啊??

你坐在火车上见到了一大片的杏花林。却不知道人现在哪个村。站台上的明月照着人。明月却不知道是谁在伤心。莺和蝴蝶都恨离别的夜晚。而我却常常立在站台上,有时候是送你出门,有时候是接你回家。

窗下的像集里都是你的身影。梦里都是你的声音。我一听到火车的汽笛,眼泪就不由地流。想把对你的思念写在纸上。可是首先进入我的眼睛的却是你上次回家留下的车票根。

这首词的下片从哪几个方面刻画相思?  

A表情:梦中车轮之声。  

B心理描写:莺怜蝶怨离别夜,雨恶风凉迎送君。借物吟情

C场面描写:站台明月。  

相思的形象是怎样的? 

一个为情伤心的女子形象跃然纸上。  

3.作者有意回避了对于分别场面的正面描写,而只是写了人物在离别后的活动和心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心理,收到了虽少总多、相思埸深的效果(给读者以丰富的联想和想像的空间)  

4.关于“最后”两句,向来有三解:一是解为内心独白,二是解作真情实影。结合全词谈谈你的个人看法。  

5.风格:  

温润秀洁,现代感强烈,语言优美。  

6.总结:  

此词通过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反映出情郎找工离别的气氛。全词纯用白描,笔调活泼,风格朴实,形象生动,展示了女子的纯洁心灵,深深相思 ,只用墨线勾勒人和物的形象的画法。它重在以形传神,不重形似而求神似。没有过多的风景描写,没有过长的人物对话。不抽象地描绘人物的心理,不琐碎地摹写人物的心理装饰。心理、环境都紧扣在人物的行动性格上。绝对避免浮夸,要求简练。一切描写叙述都在显示着人物的个性,绝不模糊或遮蔽人物的形象。同时,从人物情节出发,找到最能表现其个性的行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