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月夜》(粤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寻找诗之眼--以《月夜》为例打开诗眼鉴赏之门
教学目标:
1、《月夜》的意境、主旨鉴赏
2、以《月夜》为引子,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诗歌的诗眼。
教学重点:辨析、鉴赏诗歌的诗眼
教学难点:鉴赏诗歌的诗眼
一、 引入: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下品);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中品)
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上品)
二、 教学过程:
(一) 感受诗眼:
为什麽改一个字能如此之神奇?
画要点睛,诗歌重眼。晋代大画家顾恺之曾于健康瓦棺寺画维摩诘像,点睛之日致万人空巷。
1、 诗眼的内涵:
能集中体现作者思想情感。这种词语一般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
《书 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解题:“愤”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的怅惘与悲愤,读之令人扼腕,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主旨--抒写悲愤之情。
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词语。
(1)增强诗歌的形象性;
(2)使诗意更精确或翻出新意。
全诗诗眼:《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解题:其“绿”字诗思深沉,情思浩荡: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南春风和煦、百草逐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之景,又在这盎然生机中展示出作者当时奉诏回京的喜悦,还流露出作者经历第一次罢相之后,虽被再次征召回朝,但不能不产生的重重忧虑,其高度的概括性,丰富的表现力,的确让人称道,难怪王安石不厌其烦,易“十许字,始定为绿”。
2、诗眼的位置:
(1)在题目中:如《书愤》、《春夜喜雨》
(2)在诗句中:《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二)品味诗眼:鉴赏诗歌诗眼的独特之妙
1内容定位:体会意境,想象与联想
2活用定类:常语含情,移位意更深
1内容定位:体会意境
1、看资料信息、注释。
2、看写作背景: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作。
3、领会诗意:
(1) 朗诵诗歌,吟咏情性,进入角色。
(2) 分析意象,合理想象,审美共鸣。
想象意象:妻子、小儿女、月。
比较两幅图,哪幅更符合此情此景?(一幅突出儿女,一幅突出妻子)
参考:第二幅,本诗突出的是闺中,即妻子。小儿女只是侧面描写,对比衬托出妻子的“独看”,她思念丈夫的心思是小儿女无法理解的,更增加了妻看月时的孤独感。。施补华也说:“儿女不解忆,则解忆者独其妻矣。”(引导学生找出诗眼“独看”)
为什麽主角是“闺中”,作者不是杜甫吗?
他面描写法,即对写法:以写他人寄托自己的情感。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引导学生找出诗眼“双照”)
进入看图说话练习:
今晚圆圆的秋月多麽皎洁美好,而你在鄜州却只能一人独看。
我遥想那些可爱幼小的儿女们,还不理解你望月怀人、思念长安的心情!
夜深露重,你乌云般的头发湿了,月光如水,你如玉的臂膀可曾受寒?
何时能依偎共赏轻纱般的月华?让月华照干我俩满是泪痕的脸!
全诗的诗眼:独看,双照
2、活用定类:移位意更深
宾语前置:"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
全联的句眼:湿,寒
参考:湿:沾湿;寒:寒冷。这里的"湿"和"寒"都是所谓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明写妻子思夫之深,暗写杜甫思妻之切。
王得臣评价“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
练习: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从今夜露白,是故乡月明。(《月夜舍弟》杜甫)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长云雪山暗,孤城玉门关遥望。
(王昌龄《从军行》)
活用变位的妙处:(1)增强诗歌的形象性;(2)使诗意更精确或翻出新意。
(二) 回顾诗眼之妙(见前“诗眼的内涵”):
三、 课堂练习:
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垂、涌)
2、沙上并禽池上冥,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 (弄)
3、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李白)(闲)
4、《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竞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全诗诗眼:望,怀
全联句眼: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生”字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准确传神。
5、课后练习:
2003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7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
从选文看,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之作,从鉴赏方面看,涉及形象、语言和技巧,以及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一道可以列为经典的考题,它为我们掌握高考诗歌鉴赏方法提供一个很好的例子。
【《月夜》(粤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将进酒(粤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6-03
《钱》教案(粤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10-27
《钱》教案(粤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10-23
黄山记(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08-08
论毅力教案(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08-20
小学粤教版科学教学计划09-18
燕歌行(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