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心理品质

时间:2024-08-29 02:40:29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心理品质

教师的崇高在于以人格培养人格,以灵魂铸造灵魂。教师要用坚挺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卓越才能,铸就民族未来的奇光异彩。素质教育发展到今天,教师除了要注重自己人格的修养之外,还必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材中不少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都涉及到人性、人格、意志等。因此,联系实际去分析理解作品人物的心特征和行为特点,在语文教学的同时有意识地渗透品格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语文教材,对培养其健康心理也大有裨益。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心理品质

为此,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从课文中捕捉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力

    著名美学家艾孔阳先生说:“一个人在生活中发现不了乐趣,生活对这个人来说就没有意义;一个人在工作中发现了不了乐趣,工作对他来说就是痛苦,他就不可能有所创造和发现。”很难想象,一个发现不了美的人,如何能发现生活的可爱。所以要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使他们发现平凡生活的情趣,那就必须培养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力,使他们感受自然的美、生活的美、艺术的美。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创设良好的契机和氛围,使学生感知形象,感触情景,从而培养情趣。

    在抒情散文《听潮》一文中,作者鲁彦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三幅画面:海睡图、海醒图、海怒图,使读者身临其境。学习这样的课文,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让学生领会大海的柔美、壮美,并从中悟出作者对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情怀,从而使自己的心灵受到熏陶、感化。又如《丰碑》一课时,教师还应渗透个性品格的角度着手,引导学生感受军需处长不朽的人格魅力,加速学生情感的升华,获得求知的动力,受到完美人格的熏陶。

    二、从名家身上培养对人生的自信力

    学生成绩的好坏,并不能说明他们智商的高低。成绩差的学生,由于基础差,或勤奋努力不够,每次考试时都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甚至自暴自弃,对待这样的学生,教师千万不能冷言相讽,或另眼相看,而应该鼓励他们,树立信心。

    如何使他们树起信心,扬帆远航呢?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教育。《扬起生命的风帆》是一篇极具说服力和鼓励性的演讲稿。学习此文,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演讲稿的写法,还要让学生记住成功和胜利说是属于那些“已经尽了最大努力而再努力一把力的人”,属于:“在人生的道路上已经走得很苦、很艰难的时候敢于再朝前走一步的人”,从而记住任何时候不该向困难屈服,更不应该悲观失望。

    在作文课上,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爱迪生、梅兰芳等名人事例,让他们深思:为何从小被老师称为“弱智”、“顽童”的爱迪生,却能成为世界闻名的大发明家;梅兰芳长着一对“死鱼似”的眼睛,又为何仍能成为一代艺术表演大师?然后,要求他们写一篇读后感,并确立读后感的主题:建立信心,事在人为。这样就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对人生自信力。

    三、从现实出发培养对挫折的承受力

    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胜利与失败机会参半,每个人都时时面临着生活的考验。长期的应试教育,造成学生心理脆弱,承受不了意外的打击,不能正视现实,以至于发生很多学生因为成绩不佳自杀的事件。作为教师,结合自己的课程特点,对学生加强教育,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勇于承受挫折的心理,显得日益迫切。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文中,袁隆平一心搞水稻研究,遭受到了种种的挫折和打击,便仍以顽强的毅力坚持下去最终获得成功,通过此文的讲授,可教导学生:成功之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关键在于是否能禁受住失败的打击。此外,像屈原、苏轼、辛弃疾、鲁迅、毛泽东等一大批课文作者都是经过艰苦磨练,具有顽强意志的作家、伟人,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启发,有意识地加强教育,就一定能有助于学生战胜脆弱,形成顽强、乐观的意志品质。

    四、从家庭亲情出发培养人际关系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倍受父母长辈的宠爱,长期下来对别人的关心爱护已经习以为常甚至麻木了,所以变得自私、冷漠,不懂得关心、理解、帮助别人。在集体生活中他们渴望得到爱而往往又不大给人爱。

    所以培养学生的爱心,使他们能主动理解、关心、帮助别人也成为当务之急。《七根火柴》一文中,卢进勇在面临饥饿威胁生命的情况下,仍毫不犹豫地把仅有的一点青稞面送到无名战士的嘴边,这不能不说是对同志的一种无私的爱。学习此文,教师要让学生体会这种精神,让他们懂得:只有主动关心爱护别人,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关心爱护,整个集体、整个国家、整个世界才会充满爱。

    此外,由于现代学生与社会直接接触很少,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里度过,而在学校,大部份学生也只是埋头苦学,疏于交往,造成许多学生性孤僻、不善言辞,因此,教师应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多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益的集体活动,如辩论会、演讲比赛等。也可开展多种语文课外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既学到知识,又学会做人,学会与他人交往。

    五、从行为实践上巩固对个性的培养

知、情、意、行是一个整体的不同侧面,其中,行为实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有助于学生在亲身实践的体验中强化对事物的认识,深化对事理的理解。比如,结合教学革命历史题材的课文,就可以组织学生瞻仰烈士陵园,诵读烈士诗文,讲述烈士故事,还可以考察本地哪些地方是以烈士英名命名的。所有这些实践活动,都会给学生以震撼,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激起为中华腾飞读书的志向。

    学习《美丽的大公鸡》一文,可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指点,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虚荣是肤浅是无知的表现,是对无聊和无聊的掩饰,只有勤奋踏实的劳动,才是创造和积累财富的唯一途径。通过这样的分析和认识,就能培养学生踏实、求实的心理品质。

  综上所述,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世纪之交的语文教学理应责无旁贷地分担这一重任,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进行有效渗透,以充分开发个性潜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为塑造跨世纪的一代新人作出应有的贡献。

1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相关文章: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07-08

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09-16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感的培养(教师中心稿)10-10

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发问10-12

在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07-02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八年级必修)10-05

课堂培养学生习惯教学总结01-16

学科教学中能力培养的误区及解决办法07-10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培养(网友来稿)05-25

教醒学生的耳朵--中学语文教学语感培养初探(网友来稿)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