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桥边的老人(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庆元职高 杨阳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海明威及其代表作、“冰山原理”
2.把握课文主题
3.掌握叙述视角的分类并能正确区分。
重点难点:
1.掌握叙述视角的分类并能正确区分。
2.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方法:老师指导下的学生研读,读、思、议结合,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歌曲《老人与海》导入
二、作者介绍
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23年发表处女作《三个短篇小说和十首诗》,随后游历欧洲各国。1926年出版了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初获成功,被斯坦因称为“迷惘的一代”1929年,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长篇巨著《永别了,武器》的问世给作家带来了声誉。 30年代初,海明威到非洲旅行和狩猎。1935年写成《非洲的青山》和一些短篇小说。 1937年发表了描写美国与古巴之间海上走私活动的小说《有的和无的》。西班牙内战期间,他3次以记者身份亲临前线,在炮火中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并创作了以美国人参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1940)。1952年,《老人与海》问世,深受好评,翌年获普利策奖。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卡斯特罗掌权后,他离开古巴返美定居。因身上多处旧伤,百病缠身,精神忧郁, 1961年7月2日用猎枪自杀。 海明威去世后发表的遗作,主要有:《海流中的岛屿》(1970)和《伊甸园》(1986)。他那独特的风格和塑造的硬汉子形象对现代欧美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研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
1、自渎课文,说说你在课文中看到了一件什么事情。
明确:“我”在侦察敌情的时候在桥边偶遇一位老人,并与之攀谈的事情
2、侦察敌情,那么当时的情况是什么样子的
明确:紧张。人们急于奔命。“尘土”、“浮桥”、“车辆”、“人群”,一幅战争来临前慌乱的景象。
(二)精读课文
1、人群逐渐稀少、远去,战争迫在眉睫,我们都知道战争的残酷性,可是却有一个人很特别,这个人是谁?
明确:桥边的老人
2、人们竟相逃命,老人在做什么?
明确:休息
3、在休息的过程中,老人遇上了我,我们攀谈了起来,我们都谈了什么呢?
明确:老人的家乡、老人的动物
4、在谈到家乡的时候,老人的反映如何?
明确:“露出笑容”、“高兴起来,微笑了”。
5、描写战争时写微笑,往往是为了表达人物对未来充满信心,那么课文的目的也是这个吗?
明确:不是的。是为了表现老人对战争的无知,老人的朴实、憨厚。
6、战争来了,老人担心吗?他担心什么?
明确:担心。为自己家的动物担心
7、老人为什么要担心动物呢?
明确:老人无亲无故,动物就是他的伴侣,他的亲人。表现了老人的孤独与善良。
8、但是就是这点温暖老人还能拥有吗?
明确:不能。因为战争,老人将要失去自己的最后一点温暖,失去自己的家园。
9、回过头来,我们思考一下,老人急着逃跑吗?何以见得?
明确:不急。“一动也不动”、“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圣卡洛斯的”、“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终于又在路旁的尘土中坐了下去”
10、老人为什么不急着赶路,即便在“我”的一再劝导之下也不赶路。
明确:①他太累了,走不动了。“衣服上尽是尘土”“疲惫不堪”
②老人的家没了,他不知道该去向何方
③对家乡的留恋,对动物们的不舍
11、战争迫在眉睫,人们争相逃命,可作者却未把重心放在疲于奔命的人身上,反而放在了一个老人身上,一个无知的连逃命都要人来教的老人身上,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揭示战争的残忍、罪恶。
(三)分析艺术手法
1、学生再次对比初读课文的感受,谈谈上过本课后有何收获
明确:知道了课文描写的老人,用意是揭示战争的残忍。海明威作品的语言简洁,但是含义却很丰富。
2、“冰山式”写作原则
把一切不必要向读者传达的东西删去。
3、本文的语言特征
明确:语言简约,不事渲染,淡化主观色彩,内容丰富,含义深远
四、叙述视角和人称
1、自渎课文第八页,说说什么是全知视角,什么是有限视角
明确:全知视角:讲述人﹥人物,先知先觉,清楚的了解作品中的人物,但自己不是作品中的人物,只是偶尔跳出来说话,评论。
有限视角:讲述人≦人物,讲述人就是文中的人物,但知道的东西并不多,有时甚至更少。
2、说说视角与人称的关系
明确:全知视角--第三人称
有限视角--第一、三人称
3、《桥边的老人》运用了什么视角来写
明确:有限视角,第一人称。故事显得真实可靠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
2、预习《墙上的斑点》
【桥边的老人(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桥边的老人教案07-05
燕歌行(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7-18
将进酒(粤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6-03
消息:带着露珠的新闻(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7-20
拟行路难(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