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乡镇中学的开展(教师中心稿)

时间:2024-08-05 14:11:2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探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乡镇中学的开展(教师中心稿)

平湖市新埭中学  

初探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乡镇中学的开展(教师中心稿)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首次将语文综合性学习列为语文学习内容的五大板块之一,可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与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一样重要。然而,在乡镇中学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却存在着不少难题。通过四年来的实践,我认为只要能够利用好一些现有的条件和设备,积极努力地去引导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找适合他们的方法,终究会使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堂展现出她多姿多彩的本色。

关键词:乡镇中学   语文综合性学习   开展

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全国各地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掌握知识的综合性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都得到了大幅的提高。我作为新课改的第一批实践者,在乡镇中学语文教学第一线,伴随新课程走过了四年的风雨历程,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摸索新课程改革之下的课堂教学方法,随着教学经验的增长,积累了一些想法。我觉得,新课改的语文教学最有突破性的一个亮点就是 “综合性学习”单元板块的增加和增强。该板块不仅注重了语文教学在学生积累知识中的工具作用,反过来也突出了其它课程为语文服务,共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水平,不再单纯讲“听、说、读、写”,而是着重通过语文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知识面,增强了学生学习中学所有课程的横向联系,将本年级教授的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新课程在受到学生、家长及老师的欢迎和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由于缺乏成熟的教学方法和思路,一切都处于摸索当中,给老师上课和学生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正如课程专家吕达先生所说的那样:“在我国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化将给学校课程带来巨大的变化和新的面貌,但学校教育将要产生和遭遇的问题、难题也是空前的。”

身为乡镇中学的语文老师,我也深深感受到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是乡镇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更是乡镇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难点,其中有许多问题等待我们去深入探究并尝试解决。在此,我将这几年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关于语文综合性教学的一些想法提出来,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一线老师的思考和总结,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开拓教学思路,真正将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好处发扬光大,为培养我们祖国下一代主力建设军的基础知识打好基石。

一、乡镇中学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困惑: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江泽民同志也说过: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经验。因此,每一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都应该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并积极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通过综合实践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学习的广度与深度,从小树立起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思想。

然而,在真正的课改实践中,乡镇中学地处偏僻的小镇或乡村,受到各项基础条件相对落后的影响,语文综合性学习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感觉到无从下手,原本属于语文新课改革的亮点却无法点亮学生学习和热爱语文的热情。究其原因,主要有这么几点:

1、教育观念还没有完全改变,对语文的综合性学习认识模糊,不仅是大多数学生、家长无法准确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甚至是部分处于教学实践第一线的老师也对其一知半解,出现了“学生不知如何学,老师不知如何教”的局面。通过近四年的教学实践,我个人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语文学习的内容片面强调书本,特别是课本的学习;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和技能的机械训练等学习方法;听、说、读、写四项语文学习能力割裂失衡,语文知识、技能的学习与“人”的整体发展相悖离。虽说新课程的开展,给乡镇中学的传统语文课堂带来了很大改观,但是在综合性学习的理解上不够透彻,在教学思路中仍未跳出传统,依然运用原来的方法和要求教授内容,反而因新课程的灵活性和兼容性,导致教学的难度在提高和教学的质量在下降。

2、乡镇社区、家庭教育资源匮乏,家长的文化程度相对不高,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狭小,仅仅停留在课本上,外界新的知识难以获得。学生家庭缺乏书刊,也得不到家长适当的辅导和教育,家里没有电脑或有电脑家长也不让上网,缺乏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相互配合,也缺乏除了学校教育之外的一些补充获得知识的渠道;学校的图书陈旧或图书很少利用,甚至有的学校没有图书阅览室;学校所在的乡镇社区没有图书馆、展览馆等等。很多教学内容,老师在课堂讲解得口干舌躁,学生因接触面的狭窄而无法理解,难以形成“以点带面”的教学效果。客观条件的缺乏导致了老师和学生的教与学都只限于课本。

3、目前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不适应开展综合性学习的需要。主要表现在:(1)教师缺乏综合性学习课程的系统知识。综合性学习没有系统的教材,没有固定的教学套路,而且学习内容具有广泛性和不确定性,学生研究的问题很多都超出了教师的专业范围,教师几乎没有专业知识的优势。(2)不善于利用网络媒体等资源。综合性学习中的一些内容,例如《莲文化的魅力》、《马的世界》等等,需要通过网络去寻找大量的资料。又如《探索月球奥秘》、《追寻人类的起源》等等,又需要通过媒体去展示大量的资料。

4、以检查教案、作业本、作文本、出勤等为主的滞后学校管理,成了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障碍,使教师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时缺乏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时间的支持以及精神鼓励。语文教学活动还是被动的、孤立封闭的,无法很好地做到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和综合。多元化、多主体评价制度千呼万唤不出台,没有相应的鼓励措施和评价制度。

5、乡镇中学的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都非常有限。学生不喜欢去查资料,不愿意配合教师;基础水平参差不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正确的方法。例如《戏曲大舞台》教学中,乡镇中学中有些同学根本对戏曲没有感情,不懂得欣赏,甚至还有困倦的情绪出现,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乡镇中学的浅尝初试

作为一名乡镇中学的语文教师和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本着在探索中求进取的想法,我也一直在尝试着开展多样化的综合性学习。尽管面对的困难很多,但我认为,只要能够利用好一些现有的条件和设备,积极努力地去引导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找适合他们的方法,终究会使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堂展现出她多姿多彩的本色 ,达到语文新课程的目的。

1、对现有语文学习资源的开发利用。

要转变语文的课程观,拓宽语文课程的视野,培养识别语文课程资源敏锐的眼力,培养开发语文学习资源的能力,特别是要调动学生留意,并关注身边可利用的语文学习资源,使之成为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程。在中学的课本里引导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仅通过语文这门课来实现,同时也需要联系其它如自然、社会、历史等课程,利用语文的综合工具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学生学习知识的宽度,将本年级所涉及的内容进行横向的联系和扩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对其它课程的成绩提高也有较大的帮助。

四年前,第一次接触新课程改革,相比以前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新课程有了更多的亮点,激发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但是由于受到基础条件的限制,当时的学习资料甚少,镇上没有一家书店,学生也不知道到哪里才能搜集资料。于是,我每周利用兴趣课或者是午休时间,对其它自然、社会、历史等课程与语文教学相关联的知识进行整理,并带他们到图书室去借阅图书,对一些经典的好书进行推荐,安排阅读课、资料整理课,让学生能够体验到自主参与搜集资料的快乐。

而今的七年级教室,教学条件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配备了多媒体的教学设备,老师和学生可以直接上网查寻所需要的资料;学校的图书室也有了更多的新书,学生可以自由地到图书室翻阅材料,查找资料比起以前是方便多了。而作为教师的我,每天利用晚上的时间为学生查找信息、精心制作课件。现在的语文课堂内容更加精彩,学习的气氛也更加活跃,对于课标要求的教学目标也能轻松实现,更为关键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性。 

2、善于把握实践的机会。

经常说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生活之中处处有语文的足迹可寻。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就是重要的语文学习资源,本地的自然环境、风俗民情、传统文化都可成为有益的语文学习资源。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把语文学习引向社会生活与实践,把社会生活与实践融入语文学习。

例如:在上八年级上册《说不尽的桥》时,我于是充分利用本镇的资源(因为新埭镇是一个水乡老镇)和社会实践课上学生做调查报告研究本镇桥的契机,以及镇上王连瑜老人撰写的《泖水春秋》,引导学生走到老镇街上,与老镇的桥做了一次亲密接触,并拍摄了一系列桥的作品。在这次活动的展示课上,学生积极踊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认为,在对大自然的感悟方面,农村孩子会比城里孩子的体会更加丰富、更加深切。

3、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探寻适合他们的方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乡镇中学的学生确实有其特殊性:他们口头表达能力弱,写作水平低,基础差,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但我也深信这些都能改变,虽然这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但是,我力求能通过语文课堂的学习,培养他们的基础能力。

A、每堂课前设置一个小板块:课前三分钟演讲。讲演的同学可以谈最近的所见所闻、说说你喜欢的名人名言、推荐大家一本好书等等。既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可以让大家一起增长知识见闻。

B、每周的周记精心批改、讲评,只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练笔和赏析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C、针对他们的兴趣,提出每次兴趣活动课开展比赛、游戏,并以此为形式,穿插语文知识,例如《成语擂台赛》、《汉字知识知多少》、《智力大比拼》等等,这样既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又增加了课外语文知识。

坚持了一个学期,我发现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表达能力及性格都有了一定的变化。他们热爱语文课,喜欢和同学交流自己身上或身边的事情,喜欢和其他同学合作、共同探究,喜欢自己搜集一些知识或者材料备用,甚至还有同学为了能有新颖的题材和资料,能够主动到亲戚朋友家的网络上搜寻。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在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提高。

三、乡镇中学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一些设想

杜威说过:走出教室一点就意味着对学科的超越,选择了一种教育,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新的课程标准既然设立了综合性学习课程,就要求乡镇社区、学校和教师一定要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重新构建一种新的管理体系、新的校园生活和新的课堂教学方式,为综合性学习的展开创设良好的氛围。

1、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多让学生自己组织、主持活动,真正地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但是这不并等于教师什么也不用管了,放任学生自流,恰恰相反,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时候,仍然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者、参与者与合作者的作用,综合性学习需要师生双方互相合作,互相尊重,互相对话与交流。这是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学习情境,并协调组织好学生活动,使学生明确任务,有计划、有序地展开活动。另外,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教师除了给予学生有效指导外,还应给予学生多一些鼓励,特别是一些学困生,哪怕在活动过程表现出的一点点进步和收获,都应充分肯定。要努力适时地给予引导,多一些关怀,更需要激发、激励,而不要仅仅在活动结束后来甄别优劣。

2、本地文化也是语文综合性学习一个重要的知识平台。老师在教学语文课本的同时,积极引入本地的一些风土人情,把课本与当地的文化相结合,不再局限于课本、局限于口头讲授,通过参加当地的一些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热爱学习知识、热爱家乡的情怀。同时,政府部门也应该尽快完善乡镇社区的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基础设施,为学生搜集资料开设通道,共同参与到学校的综合性学习课程中。

3、学校的管理体制要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营造出综合性学习的氛围,在师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时,给予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和制度上的保障和鼓励。同时,校园文化建设也应该提升。校园文化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主阵地,要抓住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和契机来进行语文学习。让学生真正做到:课堂上,他们是激情飞扬的主角,演绎着课文中的每一个角色;生活中,他们更是学习的主人,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每一项活动,抓住语文学习的每一个瞬间,尽情释放语文学习的热情与活力。

参考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学校教育管理科学》陈孝彬著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11月第一版

《初中探究型课程实施指南》沈雪林主编学林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中的误区辨析及导正》黄伟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几点思考》浙江省义乌市教育局教研室  陈兴禄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现状与对策》海南省三亚市羊栏中学 张燕

《情悠悠,愁也悠悠──谈语文综合性学习》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大堰中心学校 李作银

【初探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乡镇中学的开展(教师中心稿)】相关文章:

发展学生语文创新思维初探(教师中心稿)10-02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 (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5-06

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 (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7-02

让学生在试错中学习创新(教师中心稿)06-24

开展学生说话活动的探索(教师中心稿)09-21

语文杂谈五则(教师中心稿)09-26

学校管理者与教师发生冲突原因初探(教师中心稿)07-20

自读、质疑、探究式阅读教学初探(教师中心稿)07-11

语文研究性学习选题的指导思想(教师中心稿)08-25

走进秋天--综合性语文活动(案例)无锡市惠山区前洲中学 余剑英(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