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之美(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喜爱桥的原因。
2、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整体感悟
1、导入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a.在作者的眼中桥美在何处?请画出揭示“桥之美”的文句。
(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课文揭示“桥之美”的文句有以下几句:“‘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的发展,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矛盾的发展促成戏剧的高潮,形象的重叠和交错构成丰富的画面,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这些文句揭示了“桥之美”的含义。 )
b.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子?
(举了四个例子:乌镇苇丛上的石桥;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水天间的长桥--颐和园
的仿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形式独特的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雨桥。)
3、比较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不同?
(本文是一篇带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它的说明性体现在文中先点明在画家眼
里桥美在何处,随后举了一些具体的例子。但是与《中国石拱桥》这种较为规范的说明文不同的是,在举例时,作者并不是用科学、平实的语言向读者解说,而是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感情,文字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4、揣摩语言,体味本文语言的个性色彩,体味下列句子的情味。
(1)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苇丛是不会感到“发闷”的,也不会做“深呼吸”,这只是人的感受投射到它身上而已,这表现了作者已全身心融入周围环境,或者说自己已成为环境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
(2)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杨柳拂桥是江南常见的景色,作者将时间限定为杨柳刚刚返绿发芽的早春天气,将桥限定为石桥,两种景物之间的反差与对比,形成特殊的美感。“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宋人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这里说“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是强调细柳与石桥构成的美景本身已够动人,不再需要别的东西来烘托了。 )
(3)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
(这句话的意思是,桥横跨在水面上,与桥下的流水在平面上形成交错;同时,桥的颜色与流水的颜色也相互映衬。桥与流水如一支乐曲一样是一个整体。 )
(4)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桥的美就是对桥的存在的一种大声宣告,桥的美也像乐曲一样有着和谐的韵律,这吸引着画家总是追寻着桥的身影。 )
二、堂上训练:阅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后回答下列问题:
1、本段的说明内容是什么?(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2、作者在文中提到了桥下的湖水、急流,桥边的芦苇、柳丝,桥上的廊与亭,为什么?
(这些都是桥的周围环境,正是在与这些事物的相映衬中,“桥之美”才表现出多样性。)
3、“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拟人。把无生命的苇丛生命化、人格化,显得苇丛更有生机、更有活力。突出了石桥的作用。)
【桥之美(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桥之美(人教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9-26
桥之美(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7-05
桥之美(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8-07
《桥之美》教案设计09-02
《桥之美》教案07-15
桥之美教案07-27
《桥之美》教案05-05
初二上册桥之美教案10-18
关于《桥之思》的教案设计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