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致橡树》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现代诗歌的一般特点,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
2、了解诗歌的象征手法,以及舒婷的爱情观。
二 教学重难点:
现当代诗的鉴赏,掌握舒婷诗歌的特点
三 教学过程及步骤
⑴导入课文
贝尔娃普莱恩在《爱情真义》中这样评价爱情:“爱是对别人的生命比自己更加关心。”革命导师恩格斯说:爱情是两颗心交织的火花。所以,为了追寻自己美丽的爱情,卓文君奔向了司马相如,孟姜女哭倒了万里长城,林黛玉含恨焚诗稿。
一代才女张爱玲说:“因为相知,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样的爱情又是什么样的爱情呢?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引出了人世间多少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恩恩怨怨……
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女诗人舒婷的新诗《致橡树》。这位新时代的知识女性怎样发表自己的爱情宣言呢?这位朦胧派代表诗人的爱情宣言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屏神静听那来自心灵深处的最真实表白:木棉的自白 。
⑵介绍作者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出生于福建泉州,当代女诗人.1971年开始写诗,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福建文学》围绕她的诗作展开关于朦胧诗的讨论,当时争议很大,影响颇广.1980到福建省文联工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福建分会理事.主要作品有《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她的《祖国,我亲爱的祖国》获1979__1980年全国青年优秀诗歌奖。
舒婷崛起于70年代末中国的诗坛,她和同代人北岛、顾城、梁小斌等以迥异于前辈的诗风,在中国诗坛上掀起了一股“朦胧诗大潮。他们的诗一改新诗明白如话、几近分行散文式的传统特点,意蕴深厚而不显露,变诗的单一形象为多层次的意象迭加,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阐述的余地,使许多诗失却传统的明朗色彩,蒙上了一层朦朦胧胧的氛围.他们用朦胧诗表达了一代人对国家命运的反思,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审慎思索和批判.舒婷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
与同时代的朦胧诗人相比,舒婷独特的艺术个性就在于她不是以理性姿态正面介入外部现实世界,而以自我情感为表现对象,以女性独特的情绪辐射外部世界,呈现个人心灵对生活溶解的秘密。对自我价值与尊严的肯定确认,对人格独立和人生理想的追求与张扬,构成了舒婷全部诗歌的核心思想。
--《中国现代文学史》
⑶朦胧诗简介:
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人概念,涌现于80年代左右。其特点是:
1.内涵上意蕴深厚,不求显露.思考人的本质,探索人的自我价值,体现诗人的主体意识
2.艺术上意象迭加,扑朔迷离.一改新诗明白如话的特点,以普遍的暗示来代替过去的直接体现.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有:舒婷的《致橡树》、《墙》,顾城的《一代人》、《远和近》,梁小斌的《雪白的墙》。
他们是一群在十年动乱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带着被伤害后的浓重的愤恨和茫然的失落感,带着从生活底层而来的严峻的深思和对于追求的深沉渴望,表达了这一代人对国家命运的反思,对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审慎思索和批判。
⑷现当代诗歌的赏析要点
诗歌创作的过程就是诗人的心与外物相感,而后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诗人以语言为手段为我们留下了心灵的密码,那么我们欣赏诗歌便首先要对这些密码进行破译,才能想像出诗中所状之物,体味出诗人之心。
--《诗歌鉴赏》
1.品诗的语言。从分析语言的准确性、形象性、抒情性进而分析语言的音乐性和图画美。找警句---诗眼。
2.揣摩诗的意境。意象包括两方面的范畴:客体描写对象,主观感受体验。诗歌是诗人情感激流的表现。诗人写诗总是通过某种景物或事件,表现自己强烈的主观感受,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或托物言志,或借古咏怀。我们欣赏诗歌就是要理解诗人如何借助抒情个体来表现自己鲜明的个性色彩的,表现自己爱和恨、痛苦与欢喜、希望与追求的。
3.,深入解剖诗的形象。不同的时代因素给了抒情主人公特定的时代影响,因而欣赏新诗中的抒情对象就不能不注意时代的亮色。同时还要注意抒情主人公的个性特征,因为诗人写诗时,感情的涌发、提炼和倾注总是以个人为基点的。欣赏中,我们既要看到风采豪放、气度飘逸,也要看到沉郁深厚、苍老悲凉。一句话,不同的主人公有着各自独特的精神个性。
4.充分分析诗的感情。
⑸分析课文
1.听录音朗诵课文,并思考问题
在诗歌中,她是怎么样对橡树发表自己的爱情宣言?她的爱情宣言是什么? 橡树、木棉、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又分别指什么?
具体分析:
2.第一层:由开头至“不,这些都还不够。通过六个意象历数自己所否定的爱情模式。
老师提问:诗人一开始就表明了她的爱情观的吗?是不是直抒胸臆?
那她用了什么手段?
诗人通过六个意象想表达了什么?
作者对这些意象持什么样的态度?
◎老师分析:这是一首爱情诗,但它不象常见的爱情诗,直抒胸臆,用火热的诗句表达对爱的焦灼和渴望,对意中人的热烈追求与赞美,或抒发失意的爱情带给自己的悲苦与煎熬.它跳出一般爱情的窠臼,摆脱情网中人的意乱情迷,以局外人的身份观照爱情,对爱情的本质进行一番理性的考问与判断.----“我如果爱你不应该怎样“爱?应该怎样“爱?诗人循着这样的思路,以“不,这些都不够把这首诗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传统认可的爱情模式的批判、摈斥,后一部分抒发了作者对心目中理想爱情的渴望、憧憬。
在前面讲过,朦胧诗的特点是不是单一意象,而是多个意象的迭加,使读者有广阔的想象有空间。这首诗舒婷在表达对爱情本质的思考和理解时,不是以单一层次的形象来示人,而是巧妙地以橡树象征女性所爱恋的男性形象,通过作为女性形象象征物----“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木棉“橡树不同的对应、配比关系,营造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明确在告诉人们自己所批判的,所礼赞的爱情格式。
a攀援的凌霄花。
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炫耀自己),为了追求高贵的地位,不顾一切地向上爬,完全置自身的人格尊严于不顾,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
所以,这是一种“攀附型”的爱情。木棉对这种爱情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坚决予以否定,课文中有三个字:绝不像!昭示诗人对着种爱情模式的蔑视和摈弃
b痴情的鸟儿
为绿阴重复单调歌曲的鸟儿,木棉树又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呢?绝不学!
因为这种鸟儿是一厢情愿式地频频示爱,只知为对方歌唱,却忘了用自己的歌喉为自己歌唱。遭橡树冷遇可仍要死缠着不放,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幼稚可笑,她意识不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不知道在爱对方的同时“我是我自己的”,只知依附在橡树的阴影之中,却不愿飞出橡树的庇护,不愿飞向属于自己的自由天空,丧失女性尊严的爱情
所以,这是一种“痴恋型”的爱情。
c 诗人又分别列举了“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这些事物在其他文学作品中大多属被赞美的对象,那么本诗中木棉对它们的态度呢? “也不止;不,这些都还不够!”
虽然不象前两种全盘否定,虽然是世俗认可的甚至赞扬的种种女性对男性忘我奉献式的爱情,但诗人也用“不,表示了自己的遗憾。这些都明确宣告自己的不认同和批判.。
不管是“泉源对橡树似的不求回报的“长年“慰藉?还是“险峰似地满足于增加、衬托橡树的高度、威仪的默默支撑和铺垫,甚至“日光“春雨式地对橡树无止境的忘我奉献.在诗人看来,这都残缺的、不圆满的爱情。这种自我牺牲精神固然可嘉,却也难免令人遗憾。
所以,这是一种“奉献型”的爱情。
d 小结:在这几种爱情模式中,作者是持否定、批驳的态度的。在作者看来,爱情不是一方的攀附,也不是单方的痴恋,即使由衷的奉献,也是不够的。女性被爱迷乱了心智,丧失了主体意识,只顾把所有的爱、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对男性的帮助上,忘却了自身也需要汲取养分,不断强壮、完美自己的筋骨。最后导致人格的萎缩,不自觉地自降男性一等,匍匐为奴。假使一种爱情不能使一个女性的人格更趋健全、完美,而是走向了他的反面,这种爱情还有什么价值可以称道呢?
3.第二层:“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至最后.表达作者对心目中理想爱情的渴望、憧憬。
诗人从现代女性觉醒的角度出发,利用诗中的意象,为自己争取女性尊严、独立地位、人的价值的抗争决心跃然纸上。这义无反顾的决心,似一声惊天动地的呐喊。从意义上讲,这是诗人对旧的传统强加于女性身上的枷锁突破。在诗人眼中,这些爱情是不具备爱情的应有之义,那么,作者向往的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样呢?
a 首先,作者强调的是爱的基础。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理想爱情中男女双方应是彼此独立的,处于爱情中的女性应以独立的人格、高贵的尊严为前提,才可以论及“爱情”, 保持自己精神世界的完整性,保证自己仍是一棵能够独立支撑自身身躯的高大挺拔的树,也即强调了爱的基础应是“独立、平等”。
b其次,强调了爱的双方应紧密结合、相亲相爱、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依存的。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c理想爱情中的男女双方应在心智、能力方面旗鼓相当。
◎男性有橡树的刚勇、果敢、锐利
(男生):“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作者在此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理想中的男子汉比作刀、剑、戟,枝干像铜、像铁,得出理想中的男子汉形象应是伟岸挺拔、坚强有力的。
◎女性便应该具有木棉的热烈、柔韧、厚重
(女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红硕的花朵),形容女性外表的健康美,完美的女性形象应该是青春秀美的,充满生机的。
有了美丽的外表,还必须拥有丰富的内涵。
后面两句:“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有点难以理解,
作者叹息谁?叹息自己吗?
我们有必要联系自古以来中国女性及其遭遇加深体会。
◎(老师分析)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展现女性的大多是一幕幕悲剧。她们中的一部分意识到了社会强加给自己的不公正待遇,她们也试图反抗,改变这不公正命运带给自己的屈辱,然而常常是以悲惨的结局告终。她们中的另一部分不仅丧失了做个“人”的权利,只能像一种依附品从属于男性社会,而且她们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无疑加浓了她们自身的悲剧色彩(孔雀东南飞,祥林嫂)。
女诗人作为新时代觉醒了的女性,她为此感到难过、沉重,因而发出沉重的叹息。由此可知,作者认为女性,尤其是觉醒了的女性,除了外在美之外,应该具有如此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这也正是女性的内在美成熟之美的体现。
而“英勇的火炬”则突出女性更需具备像男子汉一样的勇敢、顽强的品质和热情友爱的态度,能给别人带来力量、光明和温暖。所有这些加起来,构成了理想中完美的女性形象。
d 那么,真正的爱情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在人生的台上,爱情剧中的男女双方演的应是对手戏,同为主角.这样,戏才能演得趣味横生、高潮迭起。如果女性唱、念、做、打的功夫太弱,只能演配角,让男性独领风骚,一个人去撑台面,最终男性会激情衰退、唱得兴味索然,这出爱情戏也会在单调、清冷中草草收场,难以善终。
e最后,诗人大声表白: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爱,不仅爱你的外表,也爱你的事业,你的一切。
作者与众不同的爱情观是什么样的?
(在独立、平等的基础上,)
f小结:第二层是诗人阐述了自己心中爱情观。诗人以阴柔的木棉自喻,对阳刚的橡树倾诉内心的幻想:“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致敬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相互平等相互独立的基础上,共建新型的现代的爱情观念。诗人对爱情的要求和憧憬,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婚姻关系的认真思考,流露出一个现代女性内心的期待和渴望。
4.修辞手法
象征:是诗歌重要的形式和特点。不是从整体上孕含象征意义,而是在具体的形象上直接在表达象征意义.橡树和木棉分别象征男性的阳刚和女性的阴柔.体正是意象诗大显神通的地方。这首诗就是一首意象化了的诗。橡树的铜枝铁干?木棉的红硕的花朵,正是阳刚和阴柔的具体形象。
对偶:是诗歌语言形式的核心内容。本诗继承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大量整齐匀称的语言对应形式。如第1句至第3句/第4句至第6句;第7句,第8句/第9,10句;第11句/第12句;第16句/第17句;第22句至第24句/第25句至27句;第28句/第29句;第30句/第31句,它们在字,音,义上严格对应,在行上宽泛对应既有古典诗歌的整齐划一,又有新诗的自由奔放,表达了诗人既继承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的诗风。
四 总结全文
理想爱情中的男女双方应是互爱着的,女性热烈的爱应该得到男性积极的响应;它即不该是女性的一厢情愿,如鸟儿之对橡树;也不该是女性对男性单向、忘我的爱的奉献,而男性只是心安理得、无动于衷地享有,如山泉、险峰、日光、春雨之对橡树。理想爱情中的男女,应该如并肩而立的橡树和木棉,用根的紧握,叶的相触,风中的互相致意传递、回报彼此的爱,以此共同强健爱的纽带,使双方能够在漫长的岁月中,终身相依,共度人生,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建立在这样的基石上的爱情才是鲜活、圆满的,这种本真的爱情,才是值得追求的。
◎举例: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英国,一位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就在小说《简爱》中向我们点明。
《简爱》片断:如果上帝赋予我美貌和财富,那么我将使你离不开我,就像我现在离不开你一样。但上帝没有那么做。然而我们的灵魂是平等的,就像我们穿过坟墓将同等的站在上帝面前。
女主人公简爱深深爱着她的主人罗切斯特先生,然而当她的爱情遭到社会不平等的对待时,她毅然选择了“放弃爱情”,她要为自己争取平等、独立的权利。为了维护自身的人格和尊严,她发出了自己的爱情宣言。这宣言,无疑是女性要求独立、平等的人格宣言;即使爱情也不能使她们放弃自己高贵的人格和尊严。
易卜生的《娜拉》(即《玩偶之家》)也同样表现了这样的主题(同学下来可以看看)
所以,诗人的爱情观可以说:追求独立平等的爱情。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有爱情可言。单纯的追求爱情,是得不到爱情的。作为女性要想得到真正的爱情,必须独立,有自己发展的空间。爱既要心灵相通(根,紧握在地下,),更是人格的相映(你有你的铜钢铁枝,我有我红硕的花朵)。爱情要忘我却不能丧失自我。
诗人以女性的温情,真挚细腻、缠绵悱恻地抒发自己内心的梦想,像小溪流水潺潺,如一株木棉在清风中摇摆。
◎意义:舒婷以她的敏感、清醒和深刻喊出了女性对独立人格、健全心智、男女平等的向往和追求。她不被世俗所羁绊,表达了一个成熟的知识女性对理想爱情的憧憬。这在当时十年浩动刚刚结束,国人亟待在文化的空地上重铸民族精神之魂之际,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感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已经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平等。是不是现在真的平等了?(现在女性中,有些人愿做金丝雀,有的人为了家庭放弃工作,失去了独立的经济基础,附属于男性。)但是,我们更多的应该看到。有很多的女性在社会的各行各业发挥了作用,女白领、女经理、女市长,女首相,女国王,当然,还有女校长。(撒切尔夫人,赖斯……)
同学们,是否有些感触?(大家讨论)
作业:同学们下来看舒婷的其他作品,还有同时代的其他朦胧诗代表。运用今天所学知识来进行鉴赏分析。
◎板书:
攀援的凌霄花 “攀附型”的爱情 攀援、炫耀;
作者是持否定、批驳的态度的 痴情的鸟儿 “痴恋型”的爱情 痴情、单调
世俗的爱情观 “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奉献型”的爱情
送来、慰藉;增加、衬托
a 首先,作者强调的是爱的基础 并肩站立的树
b其次,强调了爱的双方应紧密结合、相亲相爱、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相互依存的 根相握、叶相触
平等独立的爱情观 c理想爱情中的男女双方应在心智、能力方面旗鼓相当 举例:《简爱》
( 女主人公 ) 《玩偶之家》
枝干像刀、像剑、像戟;橡树的刚勇、果敢、锐利;
红硕的花朵、沉重的叹息、英勇的火炬木棉的热烈、柔韧、厚重
d 那么,真正的爱情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 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e最后,诗人大声表白:“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独立、平等的基础上)
【《致橡树》教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边城(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8-30
致橡树教案教学设计(精选6篇)09-30
劝学(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08-25
我的四季(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