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人教版高三必修)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要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还担负着激发情感、开拓视野、发展个性、健全人格、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任务。为此,积极探索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一致追求的目标。
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十几年的语文教学改革辉煌与遗憾并存,少数成功者的经验与大面积的以备考为目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要形式的语文教学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量见诸媒体和各种学生会议上先进的语文教学思想,与受制于应试评估标准而依然我行我素的语文教学现状形成强烈的反差。“沉重”仍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学习过程是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一点感觉,以师生的情感交流为基础,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那么教学效果无疑就是比较显著的,这也许是教学成功的一种重要标志。
学生学习的感觉有浅层和深层次之分,它至少包含了由浅入深的新鲜感、轻松感、自信感和成就感。
一、新鲜感--犹抱琵琶半遮面
“包装”一词在当今十分流行,有许多人主张语文教学也应该适当来一点“包装”,这话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且语文课和其他学科相比,更强调人文因素,也更“需要”包装。如果我们的教学始终是以同一种面孔示人,采用的永远是单调,刻板的教学形式,时常机械地重复固有的教学程序,那么不要说是学生,恐怕就连教师自己也会产生一种厌恶感,这样的教学怎么能谈得上有明显的效果呢?因此,结合教学内容的具体实际,不断引进新的教学信息,变换教学形式,更新教学手段,创设一种新的教学情境,营造“新鲜”的教学氛围,不断给学生以新的刺激,充分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兴奋起来也就显得很有必要的了。
让学生有一点儿新鲜感,要求教师要善于“吸引”学生的目光,而不应该只局限于一根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事实上教师死守三尺讲台,一手捧书,一手捏粉笔的呆板式教学方法学生最反感。
比如我在给学生上《过万重山漫想》时就没有死守以前上散文的那些老方法,划分层,概括大意,写作特色,而是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关键的能体现作者思路的句子,然后出一个题目,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来联想,结果那次课上得很成功。
二、轻松感--这里的黎明不能静悄悄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单元才会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才会敏捷;而在压抑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就会受到抑制,只有在轻松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加快学习的进程,所学知识才能得以巩固并快速转化为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营造一种相对宽松的教学氛围,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在这种时候,我们就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知识,练习技能的主体,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方面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而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时间至少要达到2/3,这就要求我们“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变“问答式”为多种方法交错进行,变单纯灌输为启发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如幽默、游戏、表演等,均是行之有效的手段,根据不同的教学实际灵活采用,都可能使课堂充满生机。我个人认为,语文课堂应该常闻笑声。
三、自信感--自信是成功的一半。
教育教学首要的任务不是传授知识,而是授人以兴趣和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学生拥有了自信我们的教学目标也就完成了一半。一位哲人说过:“自信+努力=成功。努力与否,主要的是靠学生自己;而他们能否自信则主要在我们教师身上。所以我们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一定要夯实“兴趣”和“自信”的“双基”,要让学生带着自信上路。多给学生一点儿信心,多说几句“你能行”这样是学生才有自信感。学生一旦有了这种自信,无疑就会变压力为动力,对学习以及前途也就会信心满怀。举“口”之劳,受益良多,何乐而不为?
教师要敢于放手,把读书、质疑、讨论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培养他们三种能力。课前教师要多投入时间和精力,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选准重点、难点、设计有价值的若干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发言,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对踊跃发言,对问题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应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对回答错误的学生应尽力帮他们分析错误,同时尽力指出他们的极其细微的进步,使学生树立信心,看到光明前景。
另外,要千方百计地使学生成为受教育和学习的主人,不仅要继续强化学生当主人的愿望,而且要提高学生当主人的能力,使学生比过去更想当主人,更会当主人。比如成立四人小组,建成一个个语文学习小群。我就把我们班的同学编成十二三个组,有人当写作组长,有人当演讲组长,有人当背诵组长,人人有负责的工作。让学生感到自己有长处,扬起自信的风帆。
五、成就感--兴趣的最好老师。
学生学习的最在乐趣,莫过于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成就感。成就感就是促成学生创造力自我“引爆”的巨大精神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要使每位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并且我们对摘到桃子的学生予以高度热情的评价,教师要学会欣赏,积极肯定学生取得的一点儿成绩,使他们在努力的同时,能够产生一种成就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使得到鼓励的学生在学习兴趣越来越浓。自信感能促成成就感,反过来,成就感又能完善自信感,这就是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所以,教师在给学生自信感的同时,更要给学生成就感。人在受到激励和赞许的时候,往往精神振奋,信心倍增,学生的学习亦然。我的又一浅见就是,在语文课堂上,应该常闻掌声。请不必吝啬我们的掌声,因为掌声是激发学生成就感的最普通的也是最好的方式。
当然,激发学生的成就感的方式还远不止于此。曾经有一个学生很反感作文。但当有一次谈到他父亲对他的爱时,他告诉了我一件很感人的细节,我要他把这个细节写成作文,我发现他的这篇作文情真意切,使帮他反复修改,在班上当范文念,使他对作文有了一种成就感。从此以后,他便爱上了作文,各类竞赛也屡屡获奖。这件事告诉我,给学生一点儿成就感,对我们的教学显得多么的重要。
请多给学生一点时间、一点自主,多给学生一点儿新鲜、轻松、自信和成就感吧!这应该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目标和追求。如能这样,善莫大焉。
【在语文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高三必修)】相关文章: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学反思08-07
语文必修教学计划09-01
语文必修一教学计划06-16
必修三语文教学计划05-19
在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07-02
多方激发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07-27
对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反思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