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召公谏厉王弭谤》(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及要求:
1、训练学生借助注释自己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掌握本课训练重点中9个词语的意义和4个词的义项。
3、理解召公谏辞的明白透彻、深入浅出的特点,体会《国语》质朴平实的语言特色。
4、使学生了解“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民本思想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召公谏辞的分析
2、两处比喻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数:2课时
课前预习:
1、 借助注释,阅读课文,弄清课文大意;
2、 熟读课文,背诵召公的谏辞。
3、 划出不理解的字词。
第一课时
序:背诵上一课
一、简介《国语》
《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都是出于左丘明之手。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共二十一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起到东周贞定五十六年共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全书似乎是编辑各国旧存的史料而成,采择有多有少,以《周语》的记载最祥备,其余各国所记,都是侧重在某几个人物和事件上,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之称。
《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
二、齐读课文两遍,正字正音
三、请同学默读第一段,读后质疑
教师点拔 “谤”“堪”“以”“道路以目”
四、齐读第二段
师生共同讨论下面三个问题:
1、请三位同学分别口译三层意思。
2、请其他同学纠正。
3、教师点拔“障壅诀导”;讲解“瞽、史、师、螋、朦”
(师箴:教参与课本对“师”的解释不同)
辩析“亲戚”一词古今的异义
五、齐读最后一段,注意“流”字一词多义
六、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一、分析第一段
1、请找出描写厉王的词,分析厉王的性格特征
“虐、怒、杀”暴虐凶残、残忍昏庸
2、正由于厉王的行动,导致国人怎样?从文中找出原句。
谤王--道路以目
3、由此可见国家处于什么形势之中?
朝政混乱,君民尖锐对立
4、“国人莫敢言,国人真的沉默无语,俯首听命了吗?”
没有,而是即将“在沉默中爆发”,人民在沉默中孕育着反抗,这是高压下的沉默,是火山喷发前的死寂。
二、分析第二段
1、“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可见召公性格的又一什么特点?
昏庸愚蠢,一副蠢人说蠢话的自鸣得意样
2、给召公的劝谏之辞分层,看说了几层意思?
第一层:召公用概括性语句否定了厉王的弭谤措施
第二层:具体论述怎样对待民“谤”(怎样“宣之使言”)
第三层:从正反两方面论述,“民谤”直接关系到国富民强的道理。
3、此段话中,两处运用比喻,请同学们分析这两段比喻的本体、喻体各是什么?
第一处比喻,以江河堵塞必将泛滥成灾,比喻防民之口国家必将成灾。以“川”喻“民之口”。
第二处比喻,以“土有山川”和“原隰衍沃”来比喻“口之宣言”。“山川”“原隰衍沃”生产出人民赖以生存的“财用”“衣食”,可见“山川”“原隰衍沃”之重要,那么民之“口”能说出国家政事的善败好坏,推行人民认为好的,防范人民认为坏的,才是丰富财用衣食的关键,这是国家生死存亡,治乱兴衰的大事。
4、这两处比喻,分别从什么角度说明问题?
第一个比喻说明民“谤”不能消极被动地“防”。
第二个比喻说明“民”谤不但不能消极地“防”,还须积极主动地“宣”。
前一层从消极方面打比方,后一层是从积极方面进行比喻,看似两喻并列,实则后一喻乃是前一喻的深入。
三、利用《简笔与繁笔》中学过的知识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具有什么特点?
(问题:“道路以目”中的“道路”和“目”是什么词)
言简意赅,只有三句话。一句说厉王,一句说国人,末一句说明厉王和国人之间的矛盾终于爆发,这中间有多少事情都被作者略去,只把事实的结避告诉了读者,文章简劲到无以复加,而读来却余味无穷。
最后一段用语极为精炼,与第二段的反复阐述相映衬,形成笔法上的鲜明对比。
四、完成课后练习二,巩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五、总结文章的写作特色
1、 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2、 比喻生动形象;
3、 详略得当。
【《召公谏厉王弭谤》(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边城(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8-30
周厉王简介08-01
我的四季(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7-31
劝学(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08-25
谏太宗十思书 教案教学设计07-16
谏太宗十思疏 教案教学设计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