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浅探(九年级)

时间:2024-09-13 04:17:2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浅探(九年级)

 

语文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浅探(九年级)

语文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浅探

             

学科:语文

单位:西安第七十中学  

作者:戴宇震

电话:13379022015

029-83091182

电邮:dyzxian@tom.com

语文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浅探

             

西安第七十中学  戴宇震

摘要:一个人的成长不仅仰赖物质的营养,更必须有精神养料的滋润和浇灌。这样才可以成长为一个具基本整知识架构的完全溶入人类社会的完整而健全的人。精神养料主要通过教育的方式浸入成长者的肌体,而语文教育在这种过程中担当何种角色,处于何种地位,发挥什么作用呢?本文拟就语文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进行初步探讨,澄清并明确自己多年来对于语文教育目的的体悟和反思,并欲借此强调语文教育在初中等教育中绝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语文 语言 人文 教育

一、“语文”一词的解释--学科的本源

《辞海》解释为“语言文字”;《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1)语言和文字;(2)语言和文学。”语文教育“三老”即叶圣陶先生在《认真学习语文》中说:“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吕叔湘先生在《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中指出“‘语文’这个词本身的意思就不清楚。可以解释是语言和文字,也可以解释是语言和文学。”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中指出“语文这门学问主要是语言文字之学。”1949年以来,语文教育界云云:“语文”就是语言文字;就是语言文学;就是语言文章;就是语言文化。

上述对“语文”这个词的理解和解释都有差异。到底怎样去理解和解释“语文”这个词语?新课标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主要性质,其工具性表现在(1)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2)语文是思维和想象的工具(3)语文是从事学习的基础(4)基础语文是今后从事工作的基础工具。其人文性表现在: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教育,即培养人文态度,陶冶人文素养。“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由此可见,语文学科涵盖的两个主要方面是:一、作为思维载体、交流工具的语言;二语言当中所承载的以文学为主的丰富人文内涵。

二、不可或缺的思维利器--语文的工具性

(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最有效的思维工具

墨子:言,出举也。举:意思。把心中认识的成果表达出来。

扬雄:言,心声也。

洪堡德:语言是构成思想的工具。

索绪尔:语言是表达思想的符号系统。

注意区分思维与思想。思维和思想不同,思维是人类大脑的一种机能,是动脑筋、认识现实的过程。思想是人们运用大脑机能认识世界的成果。

聋哑人的思维。有无思维,有无抽象思维能力?

大连一所聋哑学校的一年级教师魏华忠在《聋哑人的思维和语言》一文中提到一个很生动的例子:1963年班上收来一聋哑儿童,(12岁左右),经过半年学习,有一次作文造句,他写道:“我的爸爸是工人”,“我的爷爷是渔人”。老师用手势语问他:“你写的是真的吗?”他非常认真地表示绝对没错。从此,老师一有空就和他连作手势带画图,详细盘问他的家庭情况。他清晰地记得他丢失那年的前后经过,他也记得家里发生的许多住事,他爸爸每天拿着饭盒去上班;他爷爷怎样撑小船在河里撒网捕鱼;他家的炕席烧了个洞;他妈妈怎样厉害,打过他;他小时候淘气,被马蹬破了头;他也清楚地描述妈妈又胖又高,奶奶双目失明,妹妹天天背书包去上学;他还讲述了他家房子的样式,村外河对岸有堆积如山的炉灰渣,在炉渣山上有来日奔跑的小翻斗火车……。手势语、文字、图画打开了他的心灵,把多年闷在心头的住事一一说出来。1968年父母找到孩子时,老师将这些住事一件件说出来,父母惊呆了“哎呀,我家的事,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教师得出结论:聋哑人的脑子中有思维,它需要文字来促进其发展。如果掌握了文字,就促进了抽象的发展。

只要是一个正常人,他就得用语言进行思维。以正常人与聋哑人比较,虽然聋哑人有思维,并能用手势语表达一定的意思,但由于没有没有正常人所具有的语言工具,其思维受到很大限制,很多抽象的意思得不到正确表达,也无法自如地表示各种复杂的情感。以上聋哑人的回忆,应该说更多的带有思想的成分,其表述出来,也主要靠的是一些语言的辅助性交际工具。而掌握了语言的正常人的思维就不受到这种限制,既可以说古道今,上天入地,又可以表达深邃抽象的哲理。语言跟随思想纵横驰骋,任何非语言的工具都无法实现语言的这种功能。

(二)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语言与思维是不可分离的两种现象。

1.思维与语言不可分离

在讨论语言与思维的最初关系时,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个难题:思维在先还是语言在先。这个难题同先有鸡蛋还是先有鸡一样的困拢人。如果说语言先于思维而存在,那么就会有一种无目的意识即没有任何思想内容,不表达任何思维活动的“语言”;如果说思维先于语言而存在,那么,除非承认这样的论断,即最初人的思维活动不凭借语言(而后来又凭借语言)独立地进行,而这种独立进行的思维活动却又不能不对社会生活施加直接的影响(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并没有直接接触这个难题,他只强调了劳动创造了人,同时,也创造了语言。

当今流行的理论是:语言与思维同步性。即语言和思维是同劳动一起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例证:

(1)思维活动在语言材料基础上进行。苏波罗夫斯基搞的实验:用语言器官的电生理学搞,先用一个电流计,一电极放人的舌头或嘴唇下面,叫人心里想加减乘除,电流上出现电波,然后又大声讲,电波一样。又叫背诗,先在心里想,后大声念,电波也同。 

七十年代欧美研究神经的心理学,用电脑图机把心里想东西现出来。如rock(岩石、摇动)。如理解成岩石和理解为摇动波纹不同。思维活动是在语言材料基础上进行,如果理解不同,波纹也不同。

(2)语言在无声思维阶段与传讯思维阶级。

无声思维阶段即内部语言,传讯思维阶段即外部语言。这是心理学中的叫法,出声的说话,由声音这种物质材料传达出来,即外部语言。不出声的说话,听而不闻,感而不觉的,如默写,写作,思维等,都是内部语言,如“话已经到了嘴边,但终于又咽了下去”,这种被咽下肚子的“话”,也就是这种内部语言。内、外部是过去的提法,还是称无声、传讯较确切。

1974年,日本曾发现两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消失在国外的人──受武士道精神毒害的日本侵略者官兵。在漫长的岁月中,也没有说话。但事实上,他们不能离开语言这伙伴的,原因是他们不可能完全停止思维,只要思维没有停止,那么作为思维的工具的语言,也就仍然在使用着,因而他们仍然在说着话,这个话,即“内部语言”。

(3)人类与动物的区别:语言;直立行为。

狼孩──由狼抚养的孩子。本世纪以来,全世界共发现了三十多个在兽群中长大的孩子,其中有二十多个是由狼抚养的,当然也有由虎或熊抚养的。在人类社会中成长的孩子,两岁已经会说许多话,七岁时话已经说的相当好了,但是所有在兽群中长大的孩子,都不会说话。

所以,语文教育当中语言能力的训练所培养的不仅是语言,更是思维。作为思维载体、交流工具的语言,对于一个逐步溶入人类社会的成长者是何等的重要?遗憾的是真正的语言思维教育从婴幼儿时期就已经开始,这却是目前初等教育力所不及的。

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的广泛承载和无限外延

语言和思维紧密相连,所以语言承载了人类思维智慧和情感体验的结晶--涵盖广泛而历史悠久的各种族文化。

也就是说语言不仅是工具,不仅仅是空洞的意义符号系统。要尽可能详尽地掌握这个系统中地规则,就必须了解它所代表和承载的丰富的人类思维,体验它所记录和表现的多姿的人类情感,熟知悠久而驳杂的人类文化。正如外语教学中的“意义化情景”(Meaningful Context)这个理念中所强调的语言环境和意义化内容,语文教育中也必须强调语言范例(教学文本)当中所承载的以文学为主的丰富人文内涵,强化文化背景和民族底蕴的濡染熏陶。

人类的思维有多丰富,语言就有多丰富;人类社会有多宽广,语文教育的外延和涵盖就会有那么宽广。所以语文学科中涵盖了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逻辑思辨能力、科学实证精神、规则意识……当然语文教育过程中更应突显的是以文学为主的人文内涵:审美情趣、哲理感悟、情感体验、社会历史观、人生价值观等,这些方能展现语言的魅力和独特价值之所在,也是构建完整人格和实现幸福人生的根本。

教育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与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源,人文精神的重新树立有赖于教育过程中人文意识的觉醒,更需要以全新的社会发展的要求来充实传统的人文教育的内涵,实现人文教育的重建。

对于人文的概念,较为普遍的理解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所谓文化绝不单纯指知识,更不仅是自然科学知识,更特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显然,从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健全目标来看,人文教育就是基于此方面的人文科学的教育,它是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育并重的丰富的人类文化内蕴的教育。它同时也特指那种与唯科学主义相互补的,关注人生与人类社会的精神家园的终极关怀。可以说,人文教育内涵的丰富是人类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时代的进步,决定了人与科学密不可分的联系,决定了人们在科技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以科学的眼光看待世界,以科学的态度投身社会。这已经成为当代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从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二者的关系看,科学知识并不等同于科学精神,科学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等学科客观规律的总结,它属于知识体系,而科学精神是人们形成的一种正确分析、选择、判断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它毫无疑问应当属于人文科学的范畴,属于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文教育应是充分重视人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完善人格的教育,是一种对人的终身教育。

语文教学中具有人文内涵的学习材料种类颇具全面性,几乎覆盖了整个人文精神领域。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性。这种丰富的人文性必然会对学生的精神世界--情感、态度、价值观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学应该十分重视语文课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注意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四、相得益彰,唇亡齿寒

所以语文教育决不能理解为意义符号系统的规则的解读和学习。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最根本的一条原则是要以语言为本,以文学为先导,从语言学习的特殊规律与内在逻辑出发来实现人文精神的塑造。原因很明显,第一,从本质意义上看,语文教育是“语言”为本的,对此没有任何质疑; 第二,我们不满足于对“语言”的肤浅理解,想深刻一点理解并把握“语言”的本质。我们认为,“语言”并不仅仅是一种交际的工具,本质上与人的内在精神,就是一体二名,“语言”即“人的精神”,“人的精神”即“语言”;“语言”是人的精神本体,是世界的呈现模式,是文化本体,“语言”决不是只是什么工具性的载体。因而语文课也不仅仅是一门工具性学科,而是实现人的精神的过程。从上面两点出发,我们认为,语文教育本身就是语言的教育,是“精神教育”,“文化本体教育”,形成个性自我的主体教育;它决不只是一种如何使用工具简单的字词句篇的训练;语文教育必须深刻地建筑在“精神教育”“文化本体教育”“个性自我的形成教育”这样的基础之上,并以语言的内在逻辑为准则!否则,语文教育就贫血,就断绝了“人”的“精神”血脉,就离开了它自身的逻辑。

五、精神养料的主食

作为思维载体、交流工具的语言好比是构建骨骼的钙质,起到最为基础的支撑思维和心智作用,它使人真正成为人(狼孩不能算社会意义上的人);语言当中所承载的以文学为主的丰富人文内涵则相当于不可或缺的血肉,它使人鲜活、生动、仁爱,更接近于凡人和圣贤。

参考文献:

1.《试论语文素养的背景意义与现实价值》

赵宪宇2006年第5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肖峰, 人民大学出版社94年版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5.《语言学概论讲义》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网络课程资源

6.《让人文精神在幼小心灵发芽--农村小学文学教育的实践研究》  

潘善飞  北仑教科网

7.《由“语文”一词说起》 肖发新 三峡中学网 

 

【语文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浅探(九年级)】相关文章:

浅读教育叙事研究10-23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作用03-07

妙笔生花 魅力无穷--文学语言的锤炼浅探(教师中心稿)07-09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意义07-03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意义06-08

探刘基故里日记03-19

合作学习理念下讨论教学法中讨论结果呈现方式浅探(教师中心稿)10-14

《陈毅探母》教学反思09-29

浅读《包法利夫人》02-20

对于班级活动的总结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