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珠与珍珠》教学设计(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14 14:10:1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泪珠与珍珠》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泪珠与珍珠》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理、分析文章中所写的几种泪 体会作者细腻、真率的情感,欣赏清丽优美、富于含义的语言。 

2.体味作者对忧患与苦痛、亲情与人生的探询、评判。 

3.背诵课文中引用的诗句、名言。 

教学时数: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部连续剧叫做《橘子红了》,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它的风格很受观众喜欢。 影片比较唯美,故事情节一波三折,人物内心世界丰富,而这些内心都是通过演员的一个眼神,一丝神情透露出来的,且往往影响整个情节的发展。 大家对该片的演员,导演都很熟,但有多少人知道这部作品根据台湾一位非常著名的女作家、教授琦君所写的长篇小说《橘子红了》改编的。 

        琦君的写作风格就犹如《橘子红了》一样,她总能以最澄净安详的文字,静静地抒写许多理当惊涛骇浪的家庭事端,就如这篇散文《泪珠与珍珠》,用极为清新安静的文字表达了她内心的波涛汹涌,阐释了很深的人生哲学。

二、作家介绍

  先让学生来讲,然后我补充并明确:琦君,原名潘希真,1918年生于浙江永嘉县。受家庭熏陶,自幼酷爱文学,6岁时就由家庭教师讲授古典文学,中学时阅读了大量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品,并开始文学创作,高中毕业后成为之江大学词坛巨擘夏承焘的得意门生。琦君深受夏先生学识与人格的影响,在词学方面有精深的造诣。大学毕业后,正值抗战爆发,饱经忧患,深感国家毁之痛,1949年到台湾在司法部门任职,1969年自司法部退休,任教于中央大学和中兴大学中文系,教授新旧文学。本文作于1987年,选自《琦君自选集》,略有删节。琦君的作品兼散文及小说两类,而以散文的成就为大。多次荣获文学大奖,著有《泪珠与珍珠》、《桔子红了》、《琴心》等作品,深受海内外读者喜爱。有人评论其散文不是浓妆艳抹的贵妇,也不是粗服乱头的村妇,而是秀外慧中的大家闺秀。

过渡:今天我们要学的散文《泪珠与珍珠》,也是犹如“秀外慧中的大家闺秀”,她同样用极为清新安静的文字表达了内心的波涛汹涌,阐释了很深的人生哲学。通过学习琦君的这篇文章,我想我们也许会从中获取的更多。

三、整体感知

1、 我想问问大家:你们大都在什么情况下流泪?

泪珠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

那么珍珠又有什么特点?它和泪珠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进入这篇课文。 

2、朗读全文,找出文中写了那几个方面的泪,也就是从哪些角度来写泪的。

明确:诗文的泪,亲历的泪,宗教的泪;或:书中泪、分离泪、亲子泪、奋斗泪、慈悲泪、感恩泪。表明作者对眼泪、对人生社会的感受和认识逐步深化。 

 四、指导学生扣住对眼泪感受的心路历程,体会思乡怀人的情感和人生感慨

1.诗文的泪(1-5段)

①作者举了哪些诗文中的哪些句子写眼泪?

明确:《小妇人》中马区夫人、冰心散文、白居易《啄木曲》、杜甫《新安吏》、探亲文学

②对于涉及“泪”的句子,作者她是怎样来体会的?有着怎样的情感变化?

明确:少女时代,未能体会眼泪的真正意义,只是对文句的一种喜爱的感情,是一个文学青年喜爱句子本身的美,就仅如此而已。

作者对人生、社会的认识提高,从喜欢白居易的诗,到老师用杜甫的诗点醒她,到甚至探亲文学的眼泪为何那么多。几个引文之间层层递进,写出作者对泪水由浅入深的理解。随着岁月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便懂得: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理解泪水蕴含的深刻含义。 

    过渡: “纸上得来终觉浅,”在文章的第6~10段中,作者又写了在自身生活中感受过什么样的“泪水”?又感悟到了什么?  

 2.亲历的泪(6-10段)

由亲身经历的事例阐发作者对眼泪、人生的直接而真切的感受,这种感受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也才更加深厚。

(1)母子泪

由自己对儿子的流泪想及母亲对自己的流泪,表明这是一种真切感受,写的情真意切。

(2)忧患泪

第10段中,不管是哪一句,都是在告诉我们生活中有坎坷,有欢笑,我们往往需要饱经忧患,需要历尽坎坷。

联系题目,泪珠与珍珠,作者在这里才把两者相连,二者之间究竟有何关系?

明确:“天使的眼泪,落入正在张壳赏月的牡蛎体内,变成一粒珍珠。”这是说,眼泪,对人生社会的感受,因为饱经忧患而变得弥足珍贵;忧患和痛苦能化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就是说:“眼因流多泪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见温厚。”“我相信每个人心灵中都应有一粒珍珠,它就排除困难的毅力和智慧,这粒珍珠是随着人的年龄,学识与修养而逐渐长大,逐渐变得更晶莹圆润的。”

3.宗教的泪(11-结尾)

过渡:从文章的前一部分可以看出,作者已从泪水中探询到人间亲情的真谛,也已体悟到人生的境界。作者在引出珍珠后已经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了,为什么还要加上最后的三段?

明确:对眼泪,对人生,对社会有了深刻地认识:人需要有慈悲心,有感恩心,这是对人生最高境界的崇尚与追求。因而,泪珠就更如珍珠一样宝贵;也因此,文章深化了主旨。

(1)观音的泪--慈悲心:“眼泪不为一己的悲痛而是为芸芸众生而流,佛的慈悲真不能不令人留下感激的泪。”这是为普天下的人们而流泪,是为仁爱而流,是为真诚而流,这是伟大而崇高的爱。

(2)基督徒的泪--感恩心:深怀感恩之心,最为纯洁,最为真挚,最为动人,流泪的境界也最高。

在这里泪水已远远超过了人间个人亲情,是一种普天之爱,至高无上的泪水。同时作者对人生的领悟达到了最高境界,主题也随着升华了。

五、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手册中的生词、解释。

板书设计:

书中泪   喜欢、欣赏  --认识人间真情 

          思乡泪   思乡情   

     怜子泪   慈母心                                  

          奋斗泪   坚忍心     美、珍贵的化身             

          慈悲泪   慈悲心     神圣崇高 

     感恩泪   感激心     纯洁真挚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继续分析课文 

一、课文中的种种眼泪可不可以颠倒顺序来写?为什么?  

明确:不可以。这些眼泪的顺序安排有作者的深意。它们可以分为两大类:小我的泪,大我的泪。由小到大,由浅入深。 

二、假如把这些眼泪比做珍珠,那么贯穿起这些大大小小珍珠的线,也就是主旨句是什么?它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这几次的出现是不是简单的重复?  

明确: 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

① 引入话题,虽然喜爱,但并不真正理解  

② 再次谈及,贯穿全文,说明战胜苦难与忧患的韧性与意志  

③ 与开头相呼应,更深切的体会到我们应感恩这个世界。 

三、文章题目为“泪珠与珍珠”,可文中很少谈到“珍珠”,那“泪珠”与“珍珠”到底有怎样的关系,你是怎样认识的? 

明确:作者是巧妙地通过阿拉伯故事把二者联系起来的。 

①泪水均是人间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理解了泪水,便更能理解生活,真切领悟人生真谛,这份收获如同珍珠一样贵重。 

②每经过一次对泪水的感悟,自己洞识生活的能力便增进一步,从这个意义上说,给人启示的泪珠如同珍珠一样宝贵。 

③文末谈到的观音泪以及基督教徒的感激之泪并非为自我而流,而是为仁爱而流,为大众而流,为真诚而流,所以,它有如珍珠一样的珍贵。 

④珍珠贵重亦有价,纯洁真挚的泪珠凝聚的情义却无价。 

四、琦君是1949年到台湾的。她曾说:“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由此可见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这分情感是怎样体现的? 

明确:家园故土成了作者的梦中情怀。文中字里行间流露了对校园生活的回忆,对老师、亲人的思念,可见作者是在追忆当年在大陆的美好年华,寻找那失落的根。这种思乡怀人之情是借助泪水表达的。不仅如此,文章还借助泪水表达作者对忧患与苦痛、亲情与人生的探询、评判。 

五、谈谈本文最主要的艺术特点。 

明确: 

(1)小中见大的抒情手法。在课文中,一句话、一首诗、一个故事、一滴眼泪都引起了作者的遐思,浮想联翩。 

(2)巧妙引用古诗文,增加了表达效果。 

(3)文章题目中有“珍珠”,而文中很少提及,作者只是从种种不同“类型”的泪水,来演绎“珍珠”的内涵。文章写得含蓄蕴藉。  

六、总结全文 

    伟人有过流泪的经历,作为一名平凡的中学生我们也有过自己暗暗流泪的时候。我们是带着泪水步入知识殿堂的。我们应该深深领悟到:流泪的过程就是不断奋斗的过程。只有从奋斗中我们才能得到最珍贵的收获。所以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泪珠就没有珍珠!

七、布置作业

泪珠晶莹透亮,浸润着我们的欢喜、悲伤、忧愁和痛苦,你有过最动情的流泪体验吧?你对“眼泪”有过深刻的感悟吗?请以“泪珠”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泪珠与珍珠》教学设计(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泪珠与珍珠》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泪珠与珍珠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泪珠与珍珠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泪珠与珍珠》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泪珠与珍珠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泪珠与珍珠(论坛原创)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泪珠与珍珠(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泪珠与珍珠(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泪珠与珍珠 简案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泪珠与珍珠》学习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