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水忧患良心--《泪珠与珍珠》的另类解读(高二必修)

时间:2024-07-15 21:48:5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泪水忧患良心--《泪珠与珍珠》的另类解读(人教版高二必修)

 《高中语文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在《泪珠与珍珠》的“鉴赏指要”关于“领悟作者究竟说想什么”的回答中说:“琦君是一个的深受民族文化熏陶的传统型作家,他周身涌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血液,他的感情体验和情感表达也完全是中国式的。远离故土家园的生活境遇,使他对故土产生深厚的眷恋和怀念。所以,“实质上,思乡怀人才是文章的主题”。(102页)文章的第五段固然流露了她对故乡故土的眷恋与怀念,但如果从文章的整体来看,这实在是一种管中窥豹、以偏概全的误读。 

泪水忧患良心--《泪珠与珍珠》的另类解读(人教版高二必修)

我认为,《泪珠与珍珠》的中心是用自己亲身的经历体验见闻,以温馨平静的笔调阐释了一个令人深思的人生道哲理:是什么使人变得温和、宽容、淳厚、善良?是泪水,是饱经忧患。怎样的心灵才最最真挚纯洁、最崇高?善于感激、感恩的心。 

文章一开头,就叙说了作者少女时代读到奥尔珂德的《小妇人》中“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这句话时,因为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没有经历过曲折坎坷;所以只能欣赏其“句子本身美”--句式工整的文学美,却不能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其实,奥尔珂德写的这句话,把眼和心并列起来,两相对照,形成互文,说明了“多流泪水”就是“饱经忧患”,告诉人们的是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只有历经人生的艰辛,饱经世间的坎坷的人,他的心灵才会清纯、真诚,温和、宽厚。接着再举读冰心的散文时,因为同样 的原因,也只会欣赏“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句中清新鲜活的比喻美,“不知愁”的少女又有谁会去探究“良心”与“泪水”之间的关系呢。作者觉得,这样的读书,只能给人“有趣”的感觉和“在作文的描写方面,多了一层领悟”,并不能给人增添人生的启示。 

文章展开后,作者一层层叙说了许多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 

第一,抗战期间,“尝尽生离死别之苦,辗转于上海、永嘉等地,避乱穷乡,经历了许多惊险”,感受到了国破家毁的哀痛,才体会到读书时对白居易《啄木曲》中诗句“莫染红丝线,徒夸颜色好。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莫近烘炉火,炎气徒相逼。我有两鬓霜,知君销不得”的喜欢,也只是停留在对诗句表达技巧的欣赏的层面,才体会到读书时对“老泪横流”理解的肤浅可笑,懂得了老师“但有多少人能体会老泪横流的悲伤呢”这委婉的批评中的言外之意。那时,也才真正理解了杜甫《新安吏》中描写的“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写的是战争带来的无法形容的苦难和刻骨铭心的痛楚。这才体会到战争带来的眼泪是最凄惨的泪水。 

其次,1949年琦君到台湾后,远离故土的生活境遇,“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而且,海峡两岸没有来往,隔绝太久,真是“锦书万里凭谁寄?过尽飞鸿矣。柔肠已断泪难收,总为相思不上最高楼”。一直到“海峡两岸政策开放。”亲历了“骨肉团聚,相拥而哭,任老泪横流,一抒数十年阔别的郁结”情景。也曾为“家园荒芜,庐墓难寻,乡邻一个个尘满面,鬓如霜”而伤心。而“外子”则比我更可悲--亲人遭罹磨难,“欲思老泪横流而不可得”。这些“于忧患备尝之余”“眼枯见骨”哀痛使作者领悟到“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的离别之泪是最伤怀的泪水。 

再次,琦君中年在法院工作多年,见到了世界和人性中丑陋,“领略到人间炎凉与温暖的滋味”,“懂得,人要挣扎着生活下去是多么的不容易”。(《写作回顾》)因此,常常为儿子的“冥顽不灵气得掉眼泪”,联想到幼年时自己母亲也同样为 自己流泪。那眼泪是一个母亲为孩子的前途担忧,是欲诉不能的最温存最恳切的泪水。作者历尽了人生的艰难曲折,这才明白 “泪水”为什么而流:泪水因忧患而流。泪水流得多,是因为经历的忧患多,经历忧患越多,心灵就越善良。 

由此,作者联想到阿拉伯诗人编的关于天使眼泪落入牡蛎体内变成珍珠的故事,慨叹“生命在奋斗历程中,是多么艰苦!”然后巧妙地用“这一粒珍珠,又未始不是牡蛎的泪珠呢” 点题。明确地告诉我们,生命奋斗历程中的眼泪,是历经磨难的最晶莹最宝贵的泪水--珍珠。 

最后,写作者因为观音“为芸芸众生而流”的慈悲“流下感激的泪”,想到基督徒对耶苏为背负人间罪恶滴血而死“常常感激得涕泪交流”,认为“满怀感恩的心,是最最纯洁真挚的。” 感激的心情就是善良的心--良心,感激的心情多少正是鉴别一个人真善美和假丑恶的尺度。良心怎么来?作者在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人经历的忧患越多,感激的心情就越多,心灵就越清纯、越朴实、越淡泊、越温存、越宽容、越敦厚。 

学习本文,我们首先应该学习的是作者巧妙地运用自己广博的学识,把古今中外的 小说、散文、古诗、词、现代诗、故事等,融于一炉,营造出一个柔和温馨的艺术境界,达到了动人心魄的表达效果。其次是学习作者善于筛选自己亲身经历的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体验,以“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为线索,将不同层面的材料精心贯串起来,来表达自己感悟到的一个深邃的人生哲理:温厚善良的行动,崇高的道德,高尚的心灵来自泪水,来自经历磨难和忧患。 

 

【泪水忧患良心--《泪珠与珍珠》的另类解读(高二必修)】相关文章:

《泪珠与珍珠》备课资料08-09

泪珠与珍珠(论坛原创) 教案教学设计10-02

来生嫁给苏轼(人教版高二必修)07-10

渔父(苏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07-10

《边城》教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精选11篇)10-09

关于《杜甫传》的评价与赏析人教版高二必修06-19

《雨霖铃》教案 (苏教版高二必修四)10-08

《我为什么而活着》高二必修教案设计10-03

守财奴(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07-29

《虞美人》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三)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