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公开课教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14 13:52:31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声声慢公开课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声声慢公开课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1、 了解作家个人的生活遭遇与创作的密切关系;

2、 了解词作中各意象的特定属性;

3、 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教学重点]

1、 知人论世,结合词人生平及词作背景理解作品;

2、 分析词作如何以意象传“愁”。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鉴赏体会词人“一般愁字别样情”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课前播放由李清照《一剪梅》改编的歌曲《月满西楼》,引出词人的“愁”)

好,歌曲听完了,知道这首歌的词作者是谁吗?对了,是李清照。词作当中,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哪些句子呢?如“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就是说,这首词传达的是词人怎样的情感--愁,而且是相思之愁。初中时候,我们学过李清照一首词,也是写相思之愁的--《醉花阴》。一起把它背一下。李清照的相当多作品都涉及到了“愁”,那么,她的愁是不是都是相思之愁呢?她又是不是由始至终都是以愁的形象来出现在世人面前呢?要知道这一些,我们就要了解词人的生平,以及词作的创作背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人论世。接下来,请一位同学简单介绍一下他所认识的李清照。

二、 知人论世

(学生简单介绍李清照生平,教师相机补充并出示幻灯片)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后: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三、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1、 生齐读《声声慢》;

2、 请两三位学生个别朗读;

3、 师范读,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跟读,并结合以下内容品味词作情感--

A、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品读;

B、抓住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来品读;

C、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

四、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1、整体感知

在情感上,与《醉花阴》相同,词人表达的是一种“愁”绪。通过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以及她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内心世界(或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

2、找出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B、“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点拨:首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直接抒情,表达的感情哀婉凄切,为全词奠定了凄清的基调。尾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与之相呼应,使全文都笼罩在一种凄凉、低沉的氛围中,体现了女词人晚年寡居时凄清孤独的生活感受。

详析首句:“寻寻觅觅”写词人的神情、动作,反映了她内心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这丢失的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太平生活,也可能是丈夫在世的爱情,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别的什么。“冷冷清清”写的是环境的“冷清”,更衬托出词人心境的“清冷”。这般的寻觅不仅没找回失去的东西,不但没减轻词人内心的伤痛,反而让她在这冷清的环境中产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的情感来,“凄凄惨惨戚戚”三组叠词反映出了词人内心世界的巨大伤痛。这七组叠字的使用虽后有来者,却绝对是前无古人的。使用叠字,一方面可使词作读来琅琅上口,增加作品的音乐美,另一方面也使词人的悲凄感情进一步增强。

3、间接抒情--抓意象分析愁情

(学生找出词中主要意象,师详析一二,余者由学生自行分析,当作业处理)

明确:主要意象--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

A、酒--“愁”的象征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曹操曾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感慨,但这种功业难就的苦痛并不是几杯酒可以消融的,以致于“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也正如“斗酒而出百篇”的“诗仙”李白所言“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之所以说是淡酒,则更突出了词人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B、雁--象征“离愁”

雁声凄惨,本就容易勾起人的愁绪,成群的归雁更显出词人的形单影只来;此时的大雁向南飞来,而词人当时也正在南方避难,不禁让词人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并且,雁属候鸟,可随季节变化而南来北往,而词人却无法再次北归,这更勾起了她的国破之痛、怀乡之情;在《一剪梅》中,词人写道:“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可见,赵明诚生前,李清照与他经常鸿雁传情,而此时,斯人已逝,这“旧时相识”的大雁反而勾起了词人的丧夫之痛。

4、结句分析

“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等情景,浸满了作者凄苦的哀愁,然而哀愁又何止这些呢?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苦等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概括得尽呢?!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眼前这一切使词人的哀愁重重叠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形容,于是词人也不再铺垫、渲染或对比,而是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而更具神韵。

五、拓展延伸:比较《醉花阴》与《声声慢》两种不同愁情

  (机动处理,若时间不够,则处理成课后作业)

六、小结

通过对比,我们清晰地看到了词人早晚期词作迥然不同的风格。由此可见,个人遭遇和文学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抓住词中所选择的意象,在这些意象背后,我们看见了一个一生都被“愁”所困的女词人,“愁”是她作品的主调。早年的“愁”是“闺怨”、“离愁”、“相思之愁”,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晚年的“愁”则是在经历了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后的“欲说还休”的愁,是一种沉甸甸的深沉的愁。

七、作业

1、分析“淡酒”、“过雁”以外的其他意象;

2、以“初识愁滋味”为主题,搜集古人写愁的名句。

 

【声声慢公开课教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祝福》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三)04-14

故都的秋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04-14

美美与共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一必修三)04-14

雨巷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04-14

沁园春长沙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04-14

李商隐诗高一必修教案设计03-04

《声声慢》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03-03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一)04-14

《声声慢》教学简录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声声慢(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