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 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 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二)、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散文的能力。
2、 品味本文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三)、德育目标
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二、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2、 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
1、 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2、 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四、教学方法
1、 美读法。有感情的朗诵,体味意境。
2、 组织讨论法。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3、 研究性阅读。如对“黄酒之于白干……黄犬之于骆驼”中四对喻体的本体的探讨。
4、 比较赏析法。在与《荷塘月色》比较阅读中理解本文的重点难点。
五、课时安排
2 课 时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在《春》里,朱自清给我们留下“花枝招展”的天真活泼美丽可爱的小姑娘形象。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所以漫步“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康桥,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先生要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则给了我们一个没有风声、温暖而响晴济南老城,从中透出了丝丝春意。那么,秋天呢?又是一种什么感觉。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从杜牧的笔下,我们看到了秋天那朝气蓬勃的生命。那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又能告诉我们什么呢?让我们走进《故都的秋》,共同欣赏郁达夫先生笔下故都美丽的秋景吧。
板书: 故 都 的 秋
二、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省富县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十年异地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激发了他的爱国热诚。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先后编辑了《创造月刊》《创造季刊》《洪水》等刊物。后流亡到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斗争。1945年9月17日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主要作品有:
《沉沦》《春风沉睡的晚上》《薄奠》《出奔》《他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的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出版有《达夫文集》(7卷)《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集》和《郁达夫选集》等。
三、写作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去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在家吃点精致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意将行动和平时有所移易;总之是懒得动。”(引自郁达夫《住所的话》)在这两三年间,郁达夫的确花了不少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同时也写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
《故都的秋》就是他在1934年7月“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写下的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一)、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大体内容,把握作者感情。
(二)、具体分析课文:
1、解题(对文题进行语法分析,揣摩文题旨意):
明确:从结构来看,本文的题目是一个精致的偏正短语,其中,“秋”是中心词,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是写秋景;“故都”是修饰语,它暗示了所写之景是故都所特有的景。“故都”,即过去的国都,一个“故”字,就点明了作者对北平的秋的眷恋之情,同时还有一种深深的自豪感(除了故都,再也找不到这样的秋景了)。这也是作者为什么不用“北平的秋”或“北京的秋”,而用“故都的秋”的原因。
2、文章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如并列、递进、总分、分总、总分总等形式,本文在结构上属于哪种形式呢?试说明原因。
明确:结构: “总(1、2)--分(3-12)--总(13、14)”
原因:文章开头总写南北国的秋,结尾又进一步深化这一问题,中间则是对北国的秋景的具体描写。
3、诵读课文第一部分,指出北国的秋和江南的秋的特点。
明确: 北国的秋的特点:清、静、悲凉
江南的秋的特点:慢、润、淡
4、 大家为什么一看就知道北国的秋的特点是“清、静、悲凉”?能说说经验吗?
明确:散文的眼有的居首,有的在尾,有的位中,只是首尾居多,所以常说瞻前顾后是快速把握散文要义的诀窍。本文开头的“清、静、悲凉”确实是全文的眼。好的散文一般是开宗明义,点出文眼或主线,所以读散文开头句特重要。如《荷塘月色》开头的“心情颇不宁静”就是这样。
5、文中具体描写故都秋景的是第二部分,这也是本文的写景重点,那么,作者是选择那些景物来表现故都秋景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呢?
明确:作者主要刻画了五种景况:
板书: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5、 根据课文第一段的提示及后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写作的目的。
明确:观秋色、听秋声、品秋味
6、从上一个题可知,本文的景物描写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写秋色;二是写秋声。据此提示,我们把以上景物分成两类,并试着分析它们所体现的北国秋的特点,可以吗?
明确: 凡带有颜色的静的景物都属于秋色,体现的是“清”的特点;凡人的听觉能感觉得到的是秋声,体现的是“静”的特点(作者用的是以静写动手法)。试想,在那无际的秋空下,连小虫、扫帚这些细微之声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之静吗?好比我们家里的闹钟,在人多喧闹时,你根本听不见它的走动声;你能听得见,那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王籍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就是典型的以有声衬无声。
板书设计:
秋色: 芦花、柳影、夜月、碧空 清
蓝朵、槐蕊、青布、秋果
秋声: 虫唱、钟声、鸽声、帚声
蝉声、风声、雨声、人声 静
7、 秋色、闻秋声,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观秋色,作者用的都是冷色调:芦花、槐蕊是灰白色,碧空、蓝朵、青布是青蓝色,柳影、夜月是暗黑色,所以说故都的秋是融灰白蓝黑等多种冷色调于一体。面对这么多冷色调,让人感到很冷清,很孤独。(也可回答有“枯藤老树昏鸦”之感。)故都的秋好冷清哟!
闻秋声,故都的秋好寂静啊!寂静的秋空之下,更容易使人感到孤独、痛苦。环境越静,人的孤独、痛苦之感就越甚。
8、如果你身处冷清、寂静的环境之下,你会有什么感受?
明确:如果你既沉浸在冷清的秋色之中,又置身于孤寂的秋空之下,你心里将油然而生一种悲凉的情感。
9、好,这“悲凉”二字,便是故都那浓浓的秋味所在。不过,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闹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明确:因为作者不喜暖色,不好热闹。
10、为何不喜暖色,不好热闹?
明确:作者当时心境不好。(我们可以从写作背景中知道。如《荷塘月色》)写自然之秋,抒内心之愁,便是这篇散文突出的特色。这也是 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的表现。
11、请看12自然段并思考:这一大段的议论有无必要?从议论的落脚点上去考虑。
明确: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的文人最突出,而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一段议论,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又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12、写到这里,文章应该结束了,可作者为什么在后面再次提到了北国和南国的秋天,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文章最后一段该怎样理解?
明确:作用:总结全文,与篇首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味不及北国之秋味,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
理解:直抒胸臆,再次表明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这与苏轼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13、作者在文中展开联想,体现在哪里?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作者由故都的秋写到江南的秋,由故都秋中的槐树、蝉声、果树写到南国秋中的“二十四桥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由现实中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感受,写到外国著名诗人、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对秋的描写。
作用:在对比、映衬中,突出了故都的秋之“清、静、悲凉”的特点,表达了在这一时期作者的苦闷、忧愁的思想感情。
14、大家这堂课心情怎样?
生答:老沉浸在“清、静、悲凉”之中,心里感到压抑。
明确:要的就是这种感觉!有了这种感觉,你才真的读进去了,品尝到了故都的秋味。本文就是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作者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但我们又必须走出这种感觉,因为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是那个特定时代的写照,今日的北京、今日的中国早已进入改革振兴时期,崭新的时代,激发我们的当是壮志豪情。
板书设计:
北国的秋--清,静,悲凉
总起 向往、眷恋
南国的秋--慢,润,淡 (总写南北秋的特点)
芦花、柳影、夜月、碧空
秋色 清
分写 蓝朵、槐蕊、青布、秋果 悲凉
虫唱、钟声、鸽声、帚声 (分写)
秋声 静
蝉声、风声、雨声、人声
北国的秋--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
总结 抒发神往眷恋之情
南国的秋--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 (总写)
第二课时
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阅读
研究课题:
一、难点解析
1、作者为什么对北国秋天的那些著名风景只是点到为止(写面),而却着力去写普通院落的秋景(写点)?
点拨:一是由作者的思想感情决定的。他追求的是“清”、“静”,笼罩着淡淡的“悲凉”的情调。著名的风景处人多、热闹,不符合作者的心情,融情于景。二是著名风景已为人常吟之题,虽富秋色却难出新意。三是写普通院落突出秋意在北方的无处不在,也表现作者敏锐的观察力。
2、探讨景、情关系,体味文章主旨。
点拨:本文的抒情特色在于,文章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围绕“清”、“静”、“悲凉”这一主线,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做到了情和景的交融。
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笔下的秋色、秋味、秋意,也因之笼罩着“清”、“静”、“悲凉”的感情色彩。作者对富有暖色调的景物和那些热闹景象、繁华场面,均不作过多描绘,而对富有冷色调的景物却情有独钟。写牵牛花,认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写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写秋蝉,着意于“衰弱的残声”;写秋雨,着眼于“灰沉沉的天底”、“息列索落”的雨声、“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闲人”、“缓慢悠闲”的声调;写果树,将其放在“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而“枣子颗儿”,则“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总之,课文通过对作者故都秋色的描绘,运用一组组物象,不仅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而且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了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
二﹑对比分析
(一)﹑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中四对喻体的本体。
提问: 作者认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能否用一个字概括?而上句中的比喻又是从哪几个角度入手的呢?
明确:四个比喻都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让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浓、味久;而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让人感到味润、味浅、味淡、味短。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又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
* 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就会有不同的理解,以下是一些知名人士的看法,仅供参考:
贺诚章先生认为:“这段文字使用了比喻,多角度表达了对南北秋天的具体的体验:一是味道厚薄的差别(黄酒之与白干);二是充实程度的差别(稀饭之与馍馍,实际是感觉);三是肥美程度的差别(鲈鱼之与大蟹,还是味觉);四是规模的差别(黄犬之与骆驼,又回到了视觉)。”
而漆瑷先生则认为:“‘黄酒之与白干’,一个温和,一个刚烈;‘稀饭之与馍馍’一个稠润,一个硬实;‘鲈鱼之与大蟹’,一个细腻、秀美,一个粗壮、威严;‘黄犬之与骆驼’,一个机灵、活泼,一个沉稳、刻苦。”
复旦大学附中张大文先生认为:“作者把南方的秋同故都的秋味相比较,认为前者之与后者,有如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在这里,四对喻体作比较,目的是从四个角度说明一对本体的特点。第一对喻体说明本体的浓烈程度不同;第二对喻体说明本体的敦实度不同,这两者较为易解;第三对喻体是从鲜味说明深长度不同,虽然同以上两对喻体都是就实论虚,但要同‘浓烈’‘敦实’相区别,已有不少困难;第四对喻体说明什么特点呢?要从黄犬、骆驼的生活特点来考虑:黄犬走一段路,撒一泡尿,如此轻佻,而骆驼一步一个脚印,这般厚重。--这样,浓烈、敦厚、深长、厚重四个概念对说明故都的秋的特征,便各尽奇妙,又互相渗透。”
张宏星先生认为:“郁达夫连用四组比喻性的对比,目的是为了形象地说明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特点。具体来说,‘黄酒之白干’比喻南国之秋秋味平淡,北国之秋秋味浓烈;‘稀饭之与馍馍’比喻南国之秋秋味稀薄,北国之秋秋味厚实;‘鲈鱼之与大蟹’比喻南国之秋秋味柔软,北国之秋秋味刚强;‘黄犬之与骆驼’比喻南国之范围狭小,北国之范围广大。”
老师总结:对于这四对喻体是从那些方面来比喻北国和南国的秋天的秋味,我看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各有各的道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都想以此来说明南北国的秋天的不同,说明北国的秋天更让人留念。
(二)﹑《故都的秋》与《荷塘月色》的比较阅读中理解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老师再分析总结:
在阅读《故都的秋》一文时,我们不妨从文章的“文眼”、“感情基调”、“选材立意”等方面和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作一番比较,这样不仅可以重温旧知识,而且能较好地理解《故都的秋》一文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之一:
“文眼”的理解:通过《荷塘月色》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该文的文 眼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因为不管是文章的构思,还是材料的安排,或者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都是在它的统领下有不紊地展开的,它是该文的核心所在,也就抓住了文章的 “牛鼻子”。与之相同,《故都的秋》第一小节中“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 来得静,来得悲凉”这一句, 不管是在文章的结方面,都无可置疑地起着统帅全文的作用,是全文的“神”之所在。因此,可以明确地认定它是该文的“文眼”。
重点之二:
感情基调的把握。在学习《荷塘月色》一文时, 我们已经明确,朱自清“这几天”之所以“心里颇不宁静”,是因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一片黑暗之中,面 对腐败的社会现实, 作者“心里是一团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由此可见,“不满现实,并幻想超脱现实”构成了该文的感情基调。同样,郁达夫写作《故都的秋》那段时间,中国社会正处于一片黑暗之中,作者的心情也非常苦闷。郁达夫一家于1933年4月从上海迁居杭州, 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躲避白色恐怖的威胁,想找一个宁静安谧的地方。然而,迁居杭州以后,他的心境并非因此而宁静,有时甚至充满矛盾和痛苦,心中郁积着巨大的苦闷。1933年8月18日,他曾在一首诗的后面 写道: “近来生活为左右所夹,颇觉烦闷,精神躯体都不能自由……。”为此,他将寄情山水作为治疗内心烦恼和郁闷的良方。由此可知,“内心苦闷”并力图排解苦闷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写于1934年的《故都的秋》一文的感情基调。
重点之三:
也是阅读本文的难点:选材和立意的研究。 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荷塘月色》一文的选材和立意。作者在突出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以后,先是“忽然想 起日日走过的荷塘”, 于是信步来到荷塘边,并对“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作了一番尽情的描写。很显然,作者此时“忽然”想起荷塘,并不是因为他对荷塘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也不是特地为了对“素雅”、 “恬静”、“朦胧”的荷塘月色作一番深情的赞美,而只是想借“今晚的荷塘”来排遣内心的烦闷。当这一努力失败后,作者又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其实这是作者为排遣内心的苦闷再次所作的努力,结果是再一次失败了。这样的选材,这样的构思,深刻反映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充分体现了作者力图寻找解脱但又无能为力的心迹。在《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先从“清”、“静”、“悲凉”三个方面对“故都的秋”作了归纳,接着,作者分别选取了能体现这三个方面特点的景物如“蓝色、白色、粉红色的牵牛花”、“槐树的落蕊”、 “衰弱的蝉声”和“透着浓浓凉意的秋雨”等作了描绘。作者之所以要着力描写故都这些带有“清静感”和“悲凉感”的景物,而不去描绘火一般的香山红叶和明镜似的昆明湖水,其主要目的恐怕正是想借此来抒发内心的苦闷、寂寞与忧思,而并非像有些参考资料上笼统所说的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对故都之秋的向往和眷恋”等等,在这一点上, 《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作者为了排遣内心的苦闷。明乎此,本文的立意也就不难明确了。
板书设计(对比阅读二):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荷》
文 眼: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故》
不满现实,并幻想超脱现实《荷》
感情基调:
内心苦闷并力图排除苦闷《故》
阅读难点: 选材和立意(具体看课文)
作业:一、处理课后练习
二、联系自己的生活环境,以“秋”为话题,写一篇反映家乡的秋的作文,(注意观察家乡与众不同的秋景)。
贵州省贵定一中 刘平
【故都的秋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故都的秋(赛课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07-16
故都的秋教案09-28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07-01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07-12
《故都的秋》教案优秀03-20
(精)《故都的秋》教学反思07-06
《故都的秋》教案(精选17篇)08-09
故都的秋说课稿09-10
《故都的秋》说课稿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