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语文版《中国当代诗二首》(我遥望,麦地)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绷私庵泄当代诗歌发展简史。
2绷私庠卓、海子的简历及创作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1毖盗费生吟诵、感悟和理解能力,感悟这两首诗的思想感情。
2卑盐樟绞资中的意象。
3币导学生学会朴素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三、德育、美育渗透点:
1比劝生活,热爱人生,热爱自然。
2闭湎人类美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教学重点:
1卑盐帐人的思想情感和作品内涵。
2绷私馐作所创造的意象、意境和主要表现手法。
二、教学难点:
对诗中意象的把握。
由于时代的剧烈变迁,有一些意象,今天的中学生不易透彻理解并把握,有一些形式,今天的中学生也不一定人人都认同。
三、解决办法:
对当代诗的品读与理解,应允许学生见仁见智,教师应以参与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去吟诵、感受、领会,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理解,只要他们能言之成理。
[教学安排]
两课时。
[师生活动互动设计]
一、按照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到图书馆或网络上查阅“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简史”的资料和两位作者的资料。
二、组织诗歌朗诵会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也可以补充其他作品。
三、讨论各自对这两首诗的理解,或口述,或写成200-300字短文在全班交流。
四、了解并运用必要的创作方法、技巧,尝试创作新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看到音乐的三种成分:脆弱、力量和痛苦。”这是波兰当代著名诗人扎加耶夫斯基的一句诗。而在扎加耶夫斯基和曾卓的诗中,就流淌着这种来自肖邦音乐的血液和禀赋。因为爱、善良和敏感,也因为在历史的强暴下对一种精神价值和语言价值的坚持,所以,他们“痛苦”“脆弱”,然而这种脆弱如此深刻感人,并富有尊严。让我们在诗与音乐的结合中,再一次与人类灵魂中那些最好、最深刻感人的东西相逢。
二、放朗读录音(配乐朗诵)
三、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
指名学生介绍曾卓生平及创作,教师相机补充。(由于学生对曾卓不太熟悉,教师可适当多做些补充)
1弊髡呓樯
参见“课文说明”。
2毙醋鞅尘
该诗写于1981年3月,诗人被“平反”已有一年多,并被恢复武汉市文联副主席的职务;同时,历尽沧桑的老诗人已接近六十岁,已接近暴风雨后晚年的港口。他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写下这首诗的。
四、鉴赏分析
(一)引导学生诵读全诗,把握整体内容。
(二)让学生分组讨论,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
(三) 鉴赏品味内容:
1痹卓的诗总是在历史的沧桑中来展开对人生的沉思,《我遥望》从漫长动荡的人生中提取的两种不同的“遥望”分别指的是什么?
明确:
在这首诗中,诗人展开了对他整个一生的遥望和沉思。诗中的两种“遥望”之间,显示了一种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如果说生活像海洋,诗人的艺术概括力就在于他从岁月中提取了两种不同的“遥望”:前一节是年轻时对“六十岁”的不无好奇的猜想,对未来的遥望;后一节是一个惊涛骇浪中的“过来人”在其“到达”后对过去岁月的回望和反思。
前一节的“遥望”写出了年轻时代的可爱,而后一节的“遥望”给全诗带来了无尽的重量和感慨。对漫长而充满磨难的一生的超越和感叹都产生在这“回头”的一瞬,正是在这一瞬,“遥望”被改变了方向,漫长的一生变得清晰,年轻时代那个向未来热情遥望的自己又出现在视野里,遥遥在望而又遥不可及,因为在两个自己之间,已隔开了一道茫茫的历史的海洋。
我们不能不惊叹于这种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两个不同的“遥望”既连接了此岸与彼岸,以极大的跨度,写出了一种阔大的人生的沧桑感,同时又使不同阶段的人生呈现出来,历历在目,让人不能平静。只要读者细心体会就会感到,这两种不同的“遥望”,已在诗中成为一种相互的遥望,过去与现在之间因此而展开一种不无艰难的自我辨认和对话。
2蔽什么诗人在第一个比喻“港口”的前面使用了“异国”的字眼?为什么第二个比喻中的“故乡”会消失在“迷雾”中?
明确:
诗人在第一个比喻“港口”前面使用了“异国”的字眼,那是因为年轻时遥望未来,颇有点“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感觉,对未来充满好奇,好像人生的“六十岁”是一个遥远的“远在异国的港口”。而在第二个比喻中,因为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人生,因为人生发生了巨大的难以置信的变化,所以回头遥望过去时,不免有一种难以辨认之感和迷茫伤感之情,因此“迷雾”一词会出现在诗人的视线中。还可以说,这里有一种人生如梦的至深感叹,从中我们听到了李商隐诗的某种回响。
(四) 品味语言:
与这种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相称,这首诗在语言上极其朴素,又极其有功力。如第2节的开始“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语言朴实无华,但读起来却有惊心动魄、一波三折之感,因为这其间充实着极其艰辛的人生内涵。另外,诗中的两个比喻也非常贴切,它们不仅把时间空间化、把时间意象化了(即通过比喻把时间变成可以遥望、可以看见的具体地点和意象),同时也恰到好处地传达了“彼时”和“此时”内心的情感。
曾卓的诗极其朴素、简练,又极其感人、耐读,正如诗人牛汉所说:“他(曾卓)的诗即使遍体鳞伤,也给人带来温暖和美感。”结合《我遥望》这首诗,请体会诗人是怎样在诗的语言和比喻上倾注他内心的情感的。
明确:曾卓的诗极其朴素,技巧从不外露,因此需要引导学生再三阅读,以体会诗人在语言和比喻上所倾注的情感。比如第1节的“偶尔抬头”与第2节的“有时回头”,字面上只有细微的区别,但包含的内在情感却很不一样。尤其是第2节中的这句“有时回头”,包含了极大的情感的张力:过去不堪回首,但有时还是要忍不住“回头”,因为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那样让人留恋;“而今我到达了”这一句,也是平白如话,但却包含了不知是喜是悲的复杂情感,十分感人,至于诗人选用的两个比喻中所隐含的人生感叹和情感,以上已分析过了。总之,《我遥望》这首诗的手法及境界,正如诗人流沙河所指出的:“白描抒情,如一缕轻烟薄雾,感慨至深。过来人语,非经历过,道不出来”。(《写诗十二课》)
五、拓展
建议找出诗人的《有赠》《悬崖边的树》和这首《我遥望……》,组织学生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这几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作业
课外选读曾卓的其他诗作并向同学推介。
第二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在我国当代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天真而单纯,他为诗而远离尘嚣,将一切的爱奉献于诗神缪斯,在一方斗室中过着孤凄的生活。精神上崇高的追求和现实中太多的负重使诗人在极度的愉悦和痛苦中煎熬。前行,去往理想的诗神王国荆棘丛生,迷雾重重,举步维艰;停步弃行,心中又难舍难分……25岁就在山海关卧轨自杀,绝尘而去。这就是--海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麦地》。
二、放课文朗读录音(配乐)
三、作者及相关背景介绍
指名学生介绍海子生平及创作,教师相机补充。(由于学生对海子不太熟悉,教师可适当做些补充)
参见“课文说明”。
四、鉴赏分析
(一)整体把握诗意,理清作品思路。引导学生诵读全诗,把握整体内容。《麦地》是海子1985年4月写下的一首诗,属于他的“早期”之作,但已展现出海子抒情诗的基本特质。全诗表达诗人对养他性命的麦地的回忆和想象、向往与赞美!
(二)鉴赏品味内容及写作手法。品读每一节的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参见“课文说明”。
1焙W有垂许多与麦子、麦地有关的诗,可以说麦地是海子诗歌的核心意象和元素。海子通过“麦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此题的设置是要学生通过“麦地”的意象来体会诗人所寄寓的情感。正如有的批评家所说,海子正是通过麦地“找到了自身生命与大地的对应关系”,由此进一步投入到民族的大灵魂之中,因为“麦地正是我们这个农耕民族共同的生命背景”(燎原《挛生的麦地之子》)。“麦地”因为诗人的再三抒写而成为诗的核心意象、成为一种灵魂的语言,诗人因为麦地而写出了他对大地的热爱,对生命本源的亲近和对家园的赞颂。
2焙W拥氖有一种直达事物核心的感受力和强烈、朴素的抒情力量,在《麦地》一诗中,他把浪漫主义的抒情自白和民歌、民谣的质朴结合为一体,有一种特殊的感人的艺术效果。例如“家乡的风/家乡的云/收聚翅膀/睡在我的双肩”。请找出诗中你所喜欢的句子和意象,并说明诗人在写它们时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明确:此题的设置是要引导学生把握海子诗歌的表达方式和抒情风格。海子的诗充满了激情、想象和灵气,有一种直达事物核心的感受力和强烈,朴素的抒情力量。他从不刻意地运用修辞手段,然而着笔之处,处处闪现生命的光辉。他的语言目击了创造。在这首诗中,他把浪漫主义的抒情自白和民歌、民谣的质朴结合起来,如“家乡的风……”十分亲切动人,而又富有诗意;他的比喻不落俗套,新奇而又自然,如“月亮照我如照一口井”“月亮知道我/有时比泥土还要累”,等等。
五、总结与拓展
现实中的海子长期过着清苦得让人难以置信的生活,极度贫乏的物质沙漠上却疯长着纯粹而高远的诗歌精神。海子的诗歌大多纯粹、大气、想象丰富、意象纷纭,在透彻的抒情中充满了对人类精神和命运的深层探究和深切关怀,这是诗人的气质和责任心所至。
海子的许多诗都为年轻人所深深喜爱,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黑夜的献诗》《四姐妹》《日记》《询问》《九月》《春天,十个海子》等。建议学生课下阅读,想想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作业
1笨瓮庋《梁W印⑹骀玫仁人的作品,为开朗诵会做准备。
2笨瓮庑匆皇仔∈,表达自己的某种感情。
要求:
(1)表达真情实感,不要无病呻吟。
(2)要构思巧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语文版《中国当代诗》(我遥望,麦地)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中国当代诗四首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木兰诗》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木兰诗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木兰诗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木兰诗 教案教学设计04-14
木兰诗 教案教学设计04-14
《诗五首》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04-14
《送别》诗鉴赏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04-14
童诗教学 教案教学设计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