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古诗鉴赏的创新能力培养(教师中心稿)
古诗鉴赏的创新能力培养
夏光才
中学生喜欢读诗背诗。有一次我们班举行古诗竞背活动,从下午两点到晚上七点,整整进行了五个小时。同学们仍意犹未尽,只好再延长一小时,大家争先恐后,一展自己的才华。有一位女生,一气背了古诗一百零五首,诗歌受学生青睐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但另一种现象却并不鲜见:诗歌鉴赏课上老师在那儿眉飞色舞地赏析诗的语言如何精巧、手法如何高超、意境如何优美、形象如何丰富、情感如何真挚,而学生却有的表情淡漠、毫无反映,有的则早已进入梦乡。同是对待诗歌,态度一冷一热,反差如此强烈,究其原因,乃在于教师没有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积极与文本和作者对话,没有情感的参与,没有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是游离于诗外,被动的接受老师支离破碎的理性的赏析,感情处于一种冷却的状态。如果我们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他们的创造力,则整个教学就会别有洞天,佳境迭出。笔者曾在古诗鉴赏教学中做了一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尝试,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去感悟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于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现不揣谫陋,略作陈说,就正于专家。
一、以写激趣,激活创新的因子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阅读只有成为一种心理需求时,阅读者才会感情专注,精力集中,阅读才会具有主动性。教师应从阅读的这一特征出发,将诗歌的鉴赏变成学生的心理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激活他们的创新潜能,整个教学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试以品味诗歌的语言为例,比较自己的两种教学,说明如下。
(一)阅读材料
1、《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至,公:“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撤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此则故事虽是文而非诗,但其中的两个比喻与诗中的比喻有相通之处,为增强趣味性不妨一用)①
2、一天晚上,云淡风轻,苏轼和黄庭坚对月赏梅。苏轼的妹妹苏小妹走过来,看着他们俩,笑着说“我有一联诗,只是有两个关键字未找妥,想请教你们。一联是:轻风细柳,淡月梅花。”苏轼知道妹妹喜欢出难题,但又不能拒绝,只好仔细琢磨起来。黄庭坚稍一思索,便回答道:“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小妹摇头说:“太俗了!”苏轼接着说:“轻风扶细柳,淡月映梅花。”小妹还是摇头。黄庭坚着急的说:“加何字为妙,愿洗耳恭听!”苏小妹笑着轻吟道:“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②
3、《唐才子传》记载:诗人齐己写了一首《早梅》诗请教好友郑谷,诗的第二联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友郑谷读后说:数枝,未若‘一枝’佳。”齐己深为佩服,便改‘数枝,为‘一枝’,并称郑谷为‘一字师’。附齐诗如下:
早 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③
(二)两种教学处理
1、原教学 印发阅读材料,学生阅读,思考问题,回答老师提问:①是谢侄子的比喻好,还是谢侄女的比喻好?为什么?②苏小妹的用词为什么比苏东坡、黄庭坚的好?③“一”字为什么比“早字好?老师问,学生答,整个教学就在一问一答中完成,没有波澜,学生没有情感的体验,缺乏同文本和作者的对话与交流,没有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只是消极被动的应付,整个课堂枯燥沉闷,了无生机与活力。
2、现教学对整个教学作了全新的处理:第一步,分发阅读材料,但作了艺术处理,分别隐去谢侄子和侄女的比喻、黄庭坚和二苏的遣词、齐诗中的“一”字。这样处理,首先给学生一种视觉刺激,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心理好奇:为什么要留下空白?空的都是什么内容?有了疑,就有破疑的愿望,也就有了阅读的心理需求。这时的学生处于“愤”“悱”状态,只待教师引发。第二步,老师因势利导,投石激浪,将全班分为两组,男生一组,女生一组,男生扮演谢侄子、苏东坡、黄庭坚的角色,女生则扮演谢侄女和苏小妹,擂台创作,补出各自空缺的内容,并为齐诗选上一个熨帖的词,看哪方完成的最好。教室一下沸腾起来,群情激昂,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立即进入状态。(老师的本事就在于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第三步,各组内部交流,共同研讨,然后选出优秀答案准备全班交流。第四步,分组交流,互相驳难:男生交流时,女生提问、质疑,男生阐释、答辩;反之亦然。课堂生机盎然,灵气溢动,时时碰撞出思维的新火花。男生选出五个比喻,二十多个动词,女生则选出十余个比喻,十多个动词(例略),答案丰富多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就是齐己的诗,全班也有“数”“几”“一”“千”多个答案。尤其令人欣喜的是质疑、驳难、答辩时大家旁征博引,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互相启迪心智。例如,男生有一个比喻是:“白盐颗颗空中坠。”女生批评道:以盐喻雪,虽色似,但形、神、韵俱失。男生不服,说他们在网上搜集的咏雪诗很多,大诗人都是以盐喻雪的。如白居易“盈尺白盐寒,满炉红玉热”,李贺“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女生反驳道:“白、李两位诗人描摹的是颗状雪,而谢胡儿咏的是片状雪,因为谢太傅说的是‘白雪纷纷’,以盐喻之不当。再说,‘坠’字力感太强,缺乏神韵和美感。”男生听后含首称妙。又如女生以为齐己的诗用“数”“千”也行,并以王安石等的诗为佐证。“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男生也指出王诗咏的是不畏严寒之梅,而齐写的是“早梅”,“一”字更能突出其早,更切合诗题诗意。通过论辩,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词语的遣用要符合具体的情景,切合诗人所要抒写的情感。这样学就把语言学活了。第五步,老师出示原文,让学生比较自己与名家的差别,也允许发表独到的见解。有一位女生认为她选用的词可以与苏小妹比肩。她挑的两个词是:“抚”和“亲”。她的理由是:“抚”写出了“轻风”的温柔,“亲”写出了“淡月”的多情。对她的勇气与自信,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样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核心,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互相合作为主线,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独特的见解,教学层次分明,节奏张弛有度,课堂活而不虚,实而不死,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二、挑战权威,培养创新的勇气
我们有时缺乏的并不是创新的能力,而是创新的勇气,特别是面对权威的时候,我们往往是俯首称臣。我们需要创新的勇气,而我们的中学教育习惯于用标准答案来统一学生的思想和认识,严重禁锢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的发展。我们要大胆培养学生创新的勇气,发展他们创新的能力。古诗鉴赏为我们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其一,“诗无达诂”,见仁见智,权威也只是一家之言,应允许各抒己见,只要合乎文本,言之成理即可,这有利于学生发表见解。
其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及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对同一首诗,可能会有新的解读。权威之论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罗隐的《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忙?”人们就作出了合乎新时代的解读:借蜜蜂歌颂辛勤的劳动者,讽刺不劳而获的剥削者。这与借蜜蜂讽刺那些汲汲于功名利禄的阐释就大相径庭,但它又合乎文本,而非臆断,是允许其存在的。
其三,有些权威之论,并不“权威”,甚至错误;即使“权威”也还可发展、补充、完善。
让学生与权威对话,班门弄斧,挑战权威,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勇气和创新能力,都大有裨益。
笔者经常进行这方面的训练,示例一二如下:
1、柳宗元有一首《渔翁》诗:“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苏轼认为最后两句诗“虽不必亦可”④,我让学生针对苏轼的观点发表看法。有赞成苏轼的,认为最后两句实为蛇足,以“ 乃一声山水绿”结篇,诗意已足:有山有水,有声(“欸乃”)有色(“绿”),且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余味无穷。也有反对苏轼之说的,认为最后两句以广阔的背景来烘托渔翁的形象:广邈无边的天际、浩淼无垠的江水中一叶扁舟,一位渔翁,显得何其渺小,何其孤寂!而无心追逐的云何等自由自在!这正是独来独往、孤芳自赏的渔翁的写照。因此,这两句诗对塑造渔翁的形象不可或缺。双方各执己见,互难说服,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不惟权威,敢陈己见。
2、杜牧名诗《江南春》中的“千里莺啼绿映红”,历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但明人杨慎却对它提出了批评:“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⑤尽管杨慎是明代著名的作家,但他以科学论诗,显然有悖文学特性,是站不住脚的。课堂上我先让同学们赏析这句诗的佳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它所写的景很美,红绿相间,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充分展示了生机勃勃的江南春景,给人以美的享受。有的说作者的手法很高超,运用夸张的手法,进行高度的艺术概括,把江南的春景如画一般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正当大家意兴盎然的时候,我抛出杨慎的观点,教室一下子炸开了锅,惊诧声、反对声四起,我因势利导,让大家冷静思考,把自己的想法形诸文字,写一篇短评。由于是有感要发,有话要说,第二天全班50多位同学一个不落的交了卷,比起平时的作文,简直是霄壤之别!
挑战权威,是有所创新的重要条件之一,很多重大的科学成果,都是在挑战权威中诞生的。伽利略挑战亚里士多德,才有了物理科学的伟大变革;布鲁诺挑战《圣经》,才有了天文学的革命。凡此种种,不可尽举。耶鲁大学的教师授课,就是要学生不停地对老师发问,直到没有问题为止。正是它注重培养学生的不惟权威的教育,才使它成为世界的一流大学。这也许能给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乃至大学教育一些启迪吧。
三、从实研究,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创新不是否定一切,不是标新立异,不是主观臆断,创新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无创新可言。譬如怀疑某种观点、学说,就必须占有大量的材料,进行认真的研究,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否则轻言创新,只会贻误学生,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恕我妄言,现在有的人把创新搞到了十分庸俗的地步。有的学生在谈学秦观《鹊桥仙》的体会时说:“‘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夫妻离别,一年一聚,那样的爱情不会长久,不如好分好散,各自寻找新的幸福的爱情”这种脱离文本,悖离作者原意的无知妄说,让听课的师生,满堂皆惊,而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授课老师竞对该生大加赞赏,说什么有现代意识,敢于创新,简直是误人子弟!(此为笔者亲历之事,决非杜撰)
我们虽不是让学生搞科研做学问,但其理相通,不容忽视。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经常给学生推荐这方面的范例,让他们于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举一个耳熟能详的炼字炼词的掌故。讲锤炼语言的文章,大凡要援引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必要讲他如何锱铢必较、呕心沥血炼得“绿”字的,必要袭用南宋人洪迈《容斋续笔》中的一段话:
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自南宋以来,皆信是说,而今人北大教授吴小如先生却对此提出了质疑。据吴先生考证南宋李壁《王荆文公诗笺注》录原诗为:“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自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本人也很喜欢这首小诗,他在日后写的《与宝觉宿龙华院三绝》的第一首的末尾还亲自加了一个小注:“某旧有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自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两处皆为“自绿”,而非“又绿”,据此吴先生认为洪迈的记载值得怀疑。⑥他以为如王确有改诗之举,应改的是两个字而不是一个字。他还认为“自绿”好于“又绿”,颇具新见(限于篇幅,恕不详言)。
当我把吴先生的文章推荐给同学们时,大家受到很大的震撼:一是深深钦佩他的不拘成见、深入探究的精神,一是无比景仰他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
像吴先生这样的范例很多,如果我们经常向学生评介,就会在他们的心中播下实事求是的治学的种子,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让我们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吧!
【注】①昊承学《“拟盐”与“咏絮”漫议》(《古典文学知识》1997年第三期)
②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
③《唐诗鉴赏词典》
④⑤(同③)
⑥吴小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和<韩子>》(《古典文学知识》1997年第三期)
【古诗鉴赏的创新能力培养(教师中心稿)】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07-24
如何在自主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中心稿)09-08
诗歌鉴赏专题讲座(教师中心稿)07-07
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论文寻找创新的源头活水 --浅析创新能力的培养09-05
让学生在试错中学习创新(教师中心稿)06-24
创新教育呼唤教师的现代素养(教师中心稿)08-15
强化语言训练 提高语言能力(教师中心稿)10-22
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中心稿)07-14
发展学生语文创新思维初探(教师中心稿)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