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蒋捷的人生三境界
宋代词人蒋捷在他的<虞美人>一词中,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三个境界: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从伴随人生的风雨中,提炼了“听雨”这个典型的情景。而同是“听雨”,三个不同时期,有着三种不同意境,深刻折射出词人由年少时的欢乐无忧,到中年的惆怅彷徨,进而到老年的凄苦无奈的心情,这是一种亡国者的哀痛,失志者的悲愤!抚今追昔,思绪万千,正如这绵绵不断的雨脚,一束束都从他心灵里绞出血泪。
蒋捷,字胜欲,号竹山,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南宋咸淳十年(1274)中进士,尚未一展鸿图,南宋便覆亡。一心想效力宋王朝重振山河的蒋捷,便退隐江湖,栖息于太湖中竹山岛,恪守气节,不肯出仕,过着飘零凄苦的生活。他的词作多以抒发亡国之痛,山河之恸,其感伤胜似长空雁鸣,其哀苦犹如寒泉低吟,共内蕴的激越难抑又如地火涌动,形成郁勃悲慨、清峻流爽的风格,读来意蕴深远,耐人寻味。例如他的《虞美人》,把自己少年的浪漫生涯,中年的颠簸流离,晚年的悲苦境遇刻划得入木三分.
蒋捷艺术触觉的敏锐,物感于心,情发乎衷。几乎是深入到每个事物、每种境遇的常人所难以触摸的地步。例如他的《声声慢秋声》: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 ,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作者以心灵敏感的耳朵,谛听秋天的各种声音,由远而近,层次分明地着力铺叙,天籁加人籁,组成了一曲悲凉凄婉的交响曲。
全篇采集了九种声音:雨声、风声、更鼓声、檐铃声、彩角声、笳声、砧声、蛩声、雁声,从深夜到拂晓,连续不断袭来。写是秋声,渲染的是秋天肃杀悲凉的气氛,抒发的是心中的悲声、痛声、恨声、愤声,以及“理不断,愁还乱”的无可奈何的叹息声。这一夜之间时间的推移,似乎是人生苦难历程的再现,特别是“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使他惊心,勾起作者的亡国之痛。当风声、雨声、更鼓声接踵而来时,留在心底那种印象犹深的声音会带动而起,击起思绪万千,心潮起伏,因而悲切之外,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感情。
这首秋声赋,通篇以“声”字为韵,一气呵成。声音不是拼凑,而是层层逼进,最后由蛩声到雁声,运用对话形式:“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长叹不绝,来个逃遁,跳到更广阔的空间,让你去细细品味。这种词尾,字尽言犹未尽。
蒋捷另首词也很值得欣赏:
一片春愁待酒浇。
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度与泰娘娇。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简析:
飘泊已久的游子,乘一叶小舟,路过太湖旁的吴江县。春寒料峭,岸边楼上的酒旗对他频频招手,故故撩拨。吴地方音软媚,边渡桥的名字也香艳。一阵风、一阵雨的恼人天气,添了游子的春愁。客袍早就脏了,到家就可以洗。到得家时,先什么也不干,且把银字的笙调试起来,把心字的香点起来,陪娘子好好坐坐,可屈指一算,到家该交夏令,樱桃颜色变红了,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
【蒋捷的人生三境界】相关文章:
蒋捷《虞美人·听雨》赏析07-28
人生三境界(教师中心稿)10-21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通用10篇)10-22
蒋子龙简介06-08
三个境界教案(人教版高三上册)06-08
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教案(精选8篇)07-14
等待人生初三作文07-12
史铁生:人生三件私人大事10-06
人生的日记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