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教师中心稿)
课程标准理念下的
语文课堂教学例谈
由于工作关系,前不久听了几节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课。师生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著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这套教材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2年审查通过。教材的《说明》部分说:这套教材“是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编写的”,没有说到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关系;但从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编写体例,单元《导读》要求,课文的《预习》提示、《阅读提示》《思考练习》设计,以及《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看,还是体现出了《课程标准》的一些基本理念。鉴于此,下面从《课程标准》理念,主要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融合统一理念与语文课堂教学实际相结合的角度,谈谈自己听课后的一些感受。本着“优点不说跑不了,缺点不说改不了”的原则,本文谈成绩较少,谈问题较
多,希望能得到各方人士的谅解。另外,这里谈到的一些问题,不唯小学,初中和高中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似乎也应该引起他们的注意。
这次听课的课文有如下4篇:《十六年前的回忆》《詹天佑》《草船借箭》《将相和》。
一种生动的教学形式
这四篇课文都是记叙性文章,都有时间、地点、场景、事件和人物。学生学习这类课文,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将课文的语言文字变为具体活泼的形象,去感受、理解、分析和评价。这里需要展开想象。请看下面的文字:
①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楚。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曹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草船借箭》)
②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的工程最艰巨。居庸关的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八达岭隧道长 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外面两端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詹天佑》)
学生从文字上读懂这两段话并不困难,但在阅读中形成具体形象,包括方位、次序、经过等,并不容易;而只有形象地理解了这两段文字,才能更深切地认识到诸葛亮这位古代军事家和詹天佑这位近代工程师的过人智慧。教学时,教师采用了先引导学生想象,再画出示意图的办法,效果很好。下面是学生画的示意图:
北
(《草船借箭》)
八达岭 居庸关
(《詹天佑》)
这样的教学,既有思维训练,又有动手训练,学生阅读课文,实现了由语言到形象的转换,由形之于脑到诉之于口再到显之于手,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去感受形象,理解意义,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符合阅读文本的一般规律,也符合《课标》的要求。《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享受审美的乐趣。”因此,在上面提到的这几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尽管教师不同,学生不同,但由于这种学习方式运用得好,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学生趣味盎然,课堂生动活泼。
一种被忽视了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该支持学生的个性化解读,鼓励学生探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质疑问难,从小培养多问几个“为什么”的习惯。即使是小学生,也应该根据学习内容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探讨某些问题。明代学者张载说:“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学生形成了问题意识,能从阅读材料中去发现问题,哪怕不能解决,也是十分有意义的。当然,在起始阶段,教师可以做一些示范工作,激起学生兴趣,指导学生方法。很可惜的是,在这几节语文课里,我们很少看到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
是不是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没有值得探究的问题呢?答案应该是否定的。我们认为,学生的文本阅读可能会出现两类问题。一类是不能理解文章内容,或不能进入,或解读错误;另一类是文章确有某些令人费解甚至错漏的地方。对于这两类问题,教师在备课时要“胸有成竹”,在教学过程中要宽容地、积极地支持学生去查阅,去思考,去争辩,去提出他们言之成理但不一定十分正确的看法。长期作这样的训练,学生的探究意识可望逐渐形成。
下面举例来进一步谈谈这个问题。
《草船借箭》中有这样的记叙:“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船已经靠近曹军水寨……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叫二十条船驶回南岸。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
细心的读者阅读这段文字,往往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诸葛亮的部队(孙刘联军)在长江南岸,曹操的部队在长江北岸,为什么诸葛亮指挥船队返回时“驶出二十多里”(应该说还没有到达营寨),长江哪有那么宽?而且《三国演义》中讲,隆冬季节,当地刮的大都是西北风,焉谈“顺风”?船过对岸,并不是顺流而下,焉谈“顺水”?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地理知识、想象能力,以及对赤壁之战有关知识的了解。一般史书都说,赤壁之战时,孙刘联军驻扎江南的赤壁(今湖北蒲圻),曹军与之隔江对峙。其实,这只是说的一个大概情况。据《辞海》引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说,赤壁北对乌林矶,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也说,周瑜在赤壁乘大舰破魏武兵于乌林。另据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地图集》,乌林即湖北洪湖县南长江北岸邬林(也作乌林)。查《湖北省地图洪湖县》,洪湖县面对赤壁沿江有四个小镇,从上游到下游依次为:中沙角、老墩、么口、青山,乌林在居中踞长江大约10公里的地方,就方位而言,恰与赤壁隔江相对。既然如此,《三国演义》为什么那样写呢?一种可能是罗贯中在细节上出现了失误。还有一种可能:当时,孙刘联军5万人,曹军20万人,虽分为水军和陆军,但都沿江而驻,绵延几公里甚至更长都是可能的,这样,两只部队,特别是指挥部就不一定是正面对面了;另外,船队过江,都要借助水势,不可能垂直渡江,今天的机动船尚且如此,更何况古代的木质帆船;还有,长江流入今洪湖和赤壁并不是标准的东西流向,长江入湖南、注洞庭湖是西北--东南流向,然后折转流入湖北,是西南--东北流向。所以《三国演义》说诸葛亮的船队返回时“驶出二十多里”,并且“顺风顺水”,都是可能的,甚至可以说是细节的真实。
作以上的研究探讨,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似乎难了一些,但探究学习的目的主要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动手能力(包括查找资料、安排研究程序等)、合作能力等。学生能探究哪个方面就探究哪个方面,能探究到哪个层次就到哪个层次。比如学生可以查一查地图,找一找赤壁、乌林在哪里;或者在地图上看一看长江流经湖北洪湖和蒲圻时的流向;还可以想一想、算一算5万军队和20万军队需要多大的地方驻扎;也可以画一画诸葛亮指挥船队返回时顺流而下的路线。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学生读书、做事乃至做人都是有益处的。可是,在上述几节课中,竟然没有一节课,甚至没有一个教学环节在指导学生作这样的探究学习。这说明,在我们的课堂上,师生都缺乏探究意识,《课标》的理念还没有树立起来。
一个亟待改变的现象
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语文教育的全过程都应实践这一点,课堂教学更应如此。要回归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要师生平等、生生平等,要创造民主、宽容、接纳的课堂学习氛围,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之中,学有所得。
可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很多课堂(不唯小学,初中、高中亦如此)却成了“学习精英”们的论坛,一个班四五十人,一节课四五十分钟,只有少数几个学生在那里朗读、答问、讨论和演板,多数学生成了学习的听众和看客。笔者有个大致统计,某教师教学上述课文中的一篇,其中有26人次以个体形式参加学习活动,这个数量应该说不算少,可是全部集中在少数几个人(共8人),发言(包括读书)最多的一个学生达到6次。
为什么说课堂教学少数人“表演”的现象不好?主要因为没有面向全体学生。那些在课堂上参与不踊跃的学生,往往有两种情况。一是学习问题,学习能力较差,基础较差,不善于理解,不善于表达。二是心理问题,或者胆小,不敢“抛头露面”;或者羞怯,怕说不好;或者内敛,觉得心中有数不一定非得表现出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这一批人,为他们创造机会,帮助、指导和促进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和学习氛围中来,养成大胆表现自己的好习惯,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不然,长期当听众和看客,会减退学习兴趣,淡化学习意识,成为课堂学习的边缘人和弱势群体,最终甚至会成为人格不健全、学习无长进的“淘汰者”。不良的课堂教学带来的不良分化,从此可见一斑。
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保护“优生”的积极性,二是鼓励“差生”并为他们创造条件。对于课堂学习参与积极、发言踊跃的学生,既要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展示才华,又要引导他们学习用“笔”去表达自己的见解,把自己的心得写在书上--表达本来就有口头和笔头之分,还可以设计一些高难度问题让他们去攻关。同时也要让他们明白,即使自己有了很好的见解,也要给别的同学发表意见、得到锻炼的机会,学会接纳、学会包容,学会关爱,这是现代人的良好素质之一。对于课堂学习参与比较被动的学生,一是要创设一个宽容的课堂学习环境,鼓励参与,谅解错漏;二是要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活动和学习情境,使胆小内敛的学生敢说愿说,使基础差、能力弱的学生也力所能及。而要做到这些,教师除了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的意识,还要确立“教学过程”意识。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结果、学习结果固然重要,但教学过程、学习过程更为重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地把“过程与方法”作为学习目标之一;而且,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都离不开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而我们有些教师,常常是“结果唯一”观念在作怪,所以有时即使是上公开课,课堂上也往往有少数“精英”包打天下的情况。教师害怕学生解读不到位,害怕教学环节搁浅,害怕时间不够用,只好由“精英”们这些高速火车头带着跑;那些基础比较差、能力比较弱的“车厢”是否跟得上,也就顾不了了。这些教师,只图自己的课堂教学“方便”、“精彩”,须不知这种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课堂教学正是违背新课程理念,也违背学生的学习规律的。
一个关注不够的问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以往的语文教学大纲不同的地方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确立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对于这两个维度,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关注得怎么样呢?从这几节课的情况看,是不够理想的。下面仅谈谈“方法”与“情感态度”方面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意志、学习方法,这些所谓“非智力因素”,是十分重要的。在这方面,我们每个语文教师都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学习能力强、成绩好的学生,一般非智力因素比较好;而学习比较被动的学生,往往非智力因素比较差。因此,培养学生爱学习、会学习的“情感态度”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各种观念、经验、方法形成的主要场所和途径,鉴于此,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方法 ”的关注就义不容辞。例如:
对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的调动和鼓励;
对于学生课堂学习中始终保持振作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学习热情的引导、指导、调节和激励;
对于学生阅读文本时圈、画、注、批的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的培养;
对于学生课堂学习中大胆发表见解、质疑问难和虚心倾听别人意见、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鼓励和要求;
对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倾听他人意见时和发表自己见解前认真记录和准备的指导与督促;
对于学生端正坐姿读书和听讲,端正立姿、手持课本或卡片发言,端正握笔姿势写好每一个字的指导和强调;
对于学生如何用好课本的“天头”、“地头”、“旁眉”,如何作好课堂笔记的指导。
所有这一切,都是课程标准学习目标的内容,也是课堂教学的题内之义。很可惜的是,在这几节课上,在一些初中和高中的语文课堂上,我们的老师们并未给予足够的关注。学生在低学段没有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就难免染上一些不好的学习毛病,这对于学生后期的学习影响极大。在高中学段,对于有些学生,教师最为难的,倒不一定是他的基础差,而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不好,因为习惯之类的东西有一种心理和行为的定型倾向,一旦形成坏习惯,改起来很不容易。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既要关注教学内容,又要关注学习的主体学生;既要关注学生学了多少内容,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以及学习经验的积累。教师首先要有这个意识,同时还要设计一些具体的活动和情境。这是一项事半功倍的事情,一定要做好。
一种语文教师必需的意识
这次听的几节课,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请看下面几则板书(在课堂板书的基础上略作删改):
《十六年前的回忆》
紧张工作 慈祥
被捕 镇定
在法庭上 坚定
《詹天佑》
受命
杰出的 勘测
爱国工程师 两条隧道的开掘
“人”字形铁路线
《草船借箭》
诸葛亮 知天文
懂地理
神机妙算 识人心
《将相和》
完璧归赵 蔺相如:有智有勇
渑池会 心胸开阔
负荆请罪 廉 颇:知错能改
这几则板书的共同优点是简洁明了,要点突出。但问题也是明显的:对于内容以外的东西关注不够,比如结构、写法、语言等。板书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正是教学过程和教师意识方面存在问题的显形化。
语文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一个最根本的区别是:其他学科主要学习文本内容,语文学习则重点学习文本内容的呈现方法。比如历史课,在讲到现代史时,也会讲到李大钊,了解他的事迹和精神,以及有关背景和意义等;而语文课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不仅要了解李大钊被捕前后的英勇行为和伟大精神,更要理解作者选取了哪几个典型事例,怎样通过描写李大钊的语言、神情和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的,首尾呼应的结构安排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哪些语句表达了女儿对父亲的尊敬和怀念之情。这样的教学才是语文教学,才有语文的味道、特点和情趣。不然,只注重文本内容,与政治、历史、地理乃至数、理、化学科的教学有什么不同?上面提到的几篇课文,各自有其语文特点:《詹天佑》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草船借箭》故事的生动曲折,设悬和释悬的巧妙;《将相和》人物的语言和行为描写,抓住这些内容去组织学生解读文本,课堂教学就会实在一些,语文特色就会鲜明一些,学生的语文收获也就会大一些。
要言之,解读文本一般有三个侧面:一是“是什么”,二是“为什么”,三是“怎么样”,即:文本是什么内容?为什么会这样?是怎么样表现这些内容的?一般学科教学主要关注前两个问题,语文学科教学则在关注前两个问题的前提下,更着重关注后一个问题。作为语文教师,要牢固树立这种语文意识,真正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到“语文”。只重内容,不重语文特点、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既不符合语文教学规律,又使语文课堂教学“空洞无物”,学生学无所获,不能积累知识、提高能力,也不能应对考试,这种现象一定要杜绝。
一个影响课堂学习效率的问题
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属于比较好的课堂教学?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思维的角度不同,评价的标准也就不一样。但我想,不管标准怎样不同,学生思维活跃、训练到位这两条总是必需的。思维和训练各有其内涵,但它们又是辩证统一的。思维需要训练去推进拓展,训练需要思维去指导引领。语文课堂教学,要始终抓住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这两项工作。
语言的品味,内容、结构、写法的理解、分析和概括,都有哪些途径?从吸纳来看,主要是听和读;从表达看,主要是说和写。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着一种倾向,听、说 、读较多,“写”则严重缺失。前面提到的几节课,学生在课堂上朗读、默读、答问、讨论,每节课都不少,可学生动手不多。笔者认为,这种“君子动口不动手”的课堂教学现象,或者叫做课堂学习现象,是影响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大敌。
学生的课堂学习,首先要自主,要有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但在自主阅读中形成的见解,明于心不一定能明于口,明于口不一定能“明”于手,这里有一个由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言语,语言和思维由模糊到清晰、由零乱到连贯再到规范“定型”的过程,如果不对阅读的心得及时记录,一则难免稍纵即逝,二则很难确切规范。
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还需要倾听和吸纳,教师的讲解,学生的见解,都是自己学习的内容,听过之后,要及时记录下来,便于课下加深理解,也便于与自己的思考相对照,比较异同优劣,如果听而不记,过后再去理解和比较就难以进行了。另外,口头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应该先写个要点或者提示语,作好充分准备,这样讲起来才有可能内容完备,有条不紊。
此外,课堂多动手,对于牢固掌握知识和培养学习习惯,都是十分必要的。一个字的字音和字形,一个词的阅读和理解,仅看一看,听一听,读一读,印象往往是肤浅的,顺手在书上、草稿纸上写一写,印象就会深得多,这里有“运动记忆”的原理在起作用。为什么在讲到读书方法时,专家们都提倡圈画注批?把重要的或生、难的的字词圈下来;把重要的、优美的句子画下来;把不懂的字词查一查,注下它们的读音和意义;把阅读感想和评价以及疑问批下来,一是可以促进读书专注和用心,二是可以与同学、老师讨论,有利于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种学习习惯养成了,终身受用。
很遗憾的是,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热闹多,沉静少;说得多,写得少。有的课堂,学生如同坐茶馆,听一听,说一说,就完事了,学生不需要动笔。长此以往,我们只能培养一批批纸上谈兵的赵括先生,甚至还有可能养成学生怠于动手的懒惰恶习。为什么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不高?为什么学生课下作业负担繁重?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不能应考?从那些“君子动口不动手”的课堂教学中也许可以找到部分答案。
因此,笔者建议:语文课堂教学,学生必须有“三个一”--一本书,一支笔,一本草稿纸,随时要写要画。要充分利用课本的“天头”、“地头”和“旁眉”,去指导和促进学生记录自己的思考和别人的见解,把那些字形、字音的辨识,词语的抄写、解释,句子的理解,内容的概括,语言和技巧的鉴赏,文言词句的翻译,都在课堂上、课本上、草稿纸上训练训练,这样做,学生课堂参与的状态会不会好一些?课堂学习是不是会扎实一些?学生的课下作业负担是不是会轻一些?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会不会高一些?读者诸君可以去思考和实践。
作者:程良焱
单位:武汉市江夏一中
电话:027-81824097
13707120716
邮编:430200
邮箱:cly@52.163.com
【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教师中心稿)】相关文章: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案设计:《荔枝图序》(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9-23
合作学习理念下讨论教学法中讨论结果呈现方式浅探(教师中心稿)10-14
学习课程标准 改革语文教学(一)(讲演稿)(教师中心稿)10-29
中心阅读原则的含义(教师中心稿)10-23
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反思06-23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影片作文教学模式初探(教师中心稿)09-11
兜风(教师中心稿)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