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梅馆记》 教案教学设计
《病梅馆记》两课时合案[总第 、 课时]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引导学生认识作者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
2、理解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
3、提高学生诵读和欣赏文言文的水平。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旨意。
教学方法:诵读、点拨、研讨。
教学流程设计
一、引出新课
二、介绍背景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又为什么要这样写?我们先来听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书生,一天他正在读书,突然一阵清风袭来,书生来了雅兴,随口吟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件事传到朝廷,结果书生被砍了头。罪名是攻击朝廷统治者不懂文化(同学们很快就会反应到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朝。“清风”中的“清”与清朝中“清”是一个字)仅仅这样的一件小事,就足以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的思想文化专制达到了一个怎样的残酷境地。龚自珍就生活在这样的年代里。由于清政府长期以来大搞文字狱,压抑、摧残知识分子,堵塞才路,形成了“万马齐喑”的局面。作者以先觉者的敏锐预感到清王朝的危机。他认为要使国家振作起来,靠的是一场变革,而变革则需要大批的人才。龚自珍要疗救社会的病态,要拯救天下的英才,要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病梅馆记》正是反映这种思想的代表作。 然而,作者在当时的社会又不能直言,于是他就巧妙地借用于梅,以梅喻人,托梅议政。这也正是我们熟知的-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强调读音、释义:欹、鬻、斫、垢 →自由诵读(快慢不拘,大小声皆宜,但绝不可默读)→ 引姚鼐语“大抵学古文者,必须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自悟。若但能默看,那终生做外行也。” →集体诵读(掌握节奏、控制语调、字正腔圆,抑扬顿挫。朗读水平与语文能力成正比)
四 分析课文
有了诵读基础,我们可以进入课文的分析了。这篇小文不足三百字,寓意深刻、写法独特。要把握文章的要点,首先要明确三个问题
1、梅的病态是什么?象征了什么? (参考答案:曲、欹、疏,象征对人格的扭曲。)
2、致梅成病态的手段是什么?这又象征了什么? (斫、删、锄,象征对人才的压迫摧残) 3 疗梅 的决心是怎样体现的?
A、先有行动:购梅、辟馆; B、具体办法:纵、顺、埋、解、复、全
(困难与苦衷:来自文人画士的垢厉,暇日与闲田不多,身单力薄) C、态度愿望:不怕打击,置垢厉与度外;穷其后半生,将疗梅事业进行到底。 其勇气、其魄力、其意志,令人钦佩、令人敬慕。
五、引导学生明确文章中的托物言志:梅--人才;病梅--畸形人才;文人画士--清朝统治者。作者谴责摧残梅花的举动,实际上抒发了作者对清朝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才的愤慨与痛恨,表达了要求改革的心情。
六、理清思路 体味情感
--无限同情,满腔悲愤。引导学生从课文找出表达悲愤情感的语句
1、“泣之三日”为病梅而泣,其实是为人才惨遭摧残而痛心疾首“夭其稚枝、遏其生气”如泣如诉何其悲凉,激起读者的共鸣。
2、皆产梅”与“梅皆病”遥相呼应,写出病梅之广、数量之多、语气之沉痛。“文人化士之祸之烈至此哉”更是义愤添胸;一声“呜呼”更是令人荡气回肠。要拯救饱受压抑摧残的天下英才,岂是一人一时能做得到。尤其让作者忧心忡忡的是,病态人格普遍存在,人们没有感到这有什么不正常,无人提出疑义,这是一种可怕的集体沉默,这也正是时代的悲剧。作者怎能不悲、不叹、不恨、不愤?这真是一腔悲愤寄梅中。
七、集体诵读(体味情感、领悟情感、读出感情)
八、比较阅读
这感情太沉重了,让我们暂时走出来。接下来我们来完成一个比较性的阅读;请看大屏幕,阅读上面的小诗,试比较一下它和《病梅馆记》在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盆 松
一样金色的种子,
一样绿色的生命,
恨不能成梁化栋,
却作这点缀的盆景。
成才也不能,
成灰也不能,
空有萧萧岭上情,
谁知我心中的不平?
参考答案,同:都反映了作者反对束缚人才、主张个性解放的思想,都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异:《病梅馆记》以梅喻人,借梅议政,比喻贴切,形象鲜明,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有力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旨。《盆松》是一首咏物诗,用第一人称的写法,直抒胸臆。
小练习:以梅喻己,体味梅的痛苦以及愤愤不平的情感,并用语言将之表述出来。
九、讨论问题
我们再试着把思维向前推进一步,讨论一个比较现实的问 题:怎样的环境有利于人才的成长?(激活思维,鼓励学生不拘一格地谈) 讨论中有可能谈到的问题:教育制度、考试方式、人与环境的关系、挫折教育、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的弊端等。(环境宽松,学有所用,允许人才流动;高考制度改革,面向所有人;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中的跑官卖官,毕竟是少数的,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法制制度的健全,这些问题逐步可以得到解决……)
十、教师小结
我们的社会,终于从万马齐喑的阴霾年代里挣脱了出来,它的兴旺发达需要建设者具有丰富多彩的个性和才干,它不再用笨重的模子铸出呆板的陶佣,不再用残忍的棕绳,绑出扭曲的病梅,它呼唤色彩、鼓舞个性,这些都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了最佳的环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科学技术的载体,没有人就没有科学技术。市场经济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本质就是人才的竞争。得人才者得天下,能用人才者无敌与天下! 还记得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吗?让我们一起来诵读诗中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作者呼唤和拯救人才的呐喊,如同冲天的惊雷,滚过神州大地,响彻历史的长空,震撼人民的灵魂,任何一个时代人才的成长都需要自由广阔的空间。我们永远期待“不拘一格降人才”。 本课已进入尾声,让我们在《己亥杂诗》中结束这节课。
板书设计
话梅(对象)→ 评梅(标准)--叹梅(揭露)→ 疗梅(救治)
教学后记:
【《病梅馆记》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病梅馆记》教案605-06
《病梅馆记》教案(一) 于慧琦_(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0-12
核舟记 教案教学设计06-30
《核舟记》教学参考 教案教学设计06-11
虎丘记(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8-17
梅花岭记点拨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07-20
《桃花源记》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06-23
变形记(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6-27
《夏》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8-21
《心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