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常规(网友来稿)
杨盈川
在现实的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学校管理者无不重视教学常规的制定与执行。他们把教学常规看作是学校教学管理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保证,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把执行教学常规的好坏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教学常规是由教育史上的教学程序演变而来,教学常规究竟是什么?新课程需不需要教学常规?这是我们无法回避、必须思考的问题。追溯教学常规的源头有助于我们理清思路,把握问题的关键,以便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教学常规的历史与现状
自从近代普及教育运动以来,随着班级授课制的广泛采用,教育质量、教学效率一直是教育家们考虑的一个问题。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可看作是提出“教学效率”问题的第一人。他怀着“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们”的教育理想,积极地探索寻找一种“使得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的方法。夸美纽斯详细论述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即教学的便利性原则、彻底性原则、简明性与迅捷性原则,第一个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教学原则体系,也是第一次把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教学效率紧密地联系了起来。
19世纪初,赫尔巴特认为教师是艺术师、工程师,教师应采取符合儿童心理规律的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传授给儿童知识和品德,他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四个形式阶段:清楚、联合、系统、方法。后来赫尔巴特的学生把这四段教学改为“预备、提示、联合、概括、应用”五段教学,历史上称为“五段教学法”,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教育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教学原则到教学程序,更加明确地规范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操作性增强了,教师容易学习掌握。在19世纪后半叶教师素质还较为低下的情况下,“五段教学法”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20世纪30年代,前苏联经过对所谓的“新教学大纲”的反思倾向于赫尔巴特传统教育思想,其继承发展的成果之一就是著名的凯洛夫《教育学》的出版。凯洛夫把对教师教学规范的探求从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课前与课后,形成了著名的教学工作的“五环节”说。其在我国教育界影响深远,这就是至今仍在中小学中广泛流行的: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可以这样说,在国内权威的教育学著作中都包括这部分内容。而实践中,绝大多数中小学的教学常规也都包含了对这教学工作的五个环节的基本要求。
教学常规为何至今在我国大多数学校仍然经久不衰?原因之一就是长期以来统一的考试制度(尤其是传统的书面考试),并以此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学校只有依靠严格的管理,就像工厂中的流水生产线一样,生产的每一道工序划分越细、越规范、精确,整个生产流程的标准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保证产品的高质量。这样,教学过程被程序化、机械化、标准化了。这种管理严重扭曲了教学的本性。这种把活生生的个体进行“物化”的管理,使教学过程成了机械刻板的程式,教师失却了创造的热情,学生丧失了成长的活力。因为学校不是工厂,学生不是产品,教师也不是工人。
虽然对于教学常规是什么,至今国内权威的教育学著作几乎没有提及。然而在中小学管理实践中,管理者无不重视教学常规的制定与执行。而且,很多学校把教师执行教学常规的状况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为了使教学评估数量化,体现教学评估的客观与公正,教学常规有越定越细的趋势。 在我国,随着“效率优先”意识的加强,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我国按照科学管理的思路,提倡在学校中实行定岗、定编,工作职能定量化,奖金分配同工作量挂钩等措施,旨在提高教职工的责任感和工作效率。在教学随意性大的情况下,规范管理代替传统的经验型管理是一个进步。基于对当时教学工作各环节的分析,一批重点学校率先建立起可操作、可量化、可测评的教学规范。学校管理者按照既定规范实行教学管理,“在规范面前人人平等”,使管理客观化,减少主观的、人为的影响。这些措施确实加强了学校的科学管理,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要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学管理进行规范化、制度化是必要的。问题是,规范管理不一定是科学管理。
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出发,有不少学校在教学常规管理上存在着严重的误区: 第一,规矩越多越好。许多学校至少有二三十条教学常规,某个学校仅“备课”就有五条常规;而其中的一条“集体备课”,又要求做到“五统一”(即统一教学内容,统一目的要求,统一重点难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练习)。并且每一条常规都要进行评估。可见其烦琐的程度。这给学校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同时也严重制约了教师个人创造性的发挥。过多的规矩,异化成了束缚教师个性化教学的枷锁,教师的自主性一旦被扼杀,学生的自主性又有谁来调动呢? 第二,要求越高越好。有的常规要求过于笼统、抽象,更脱离实际,无法操作监管,事实上流于形式。譬如,一所学校的语文课上课常规之一:“既反对满堂灌,也反对满堂问;既反对虚无化的分析,也反对以练代讲的做法。”真不知这样的常规如何操作执行。 第三,每一项常规要求都配合量化评分和经济制裁。有的学校还制订了“教学常规检查扣分细则”,要求全体教职工严格按常规基本要求去执行,各项扣分按学期累计,作为对每位教职工考勤、考绩,职称评定、评优、聘任的依据之一。这样,教师成了管教的对象,领导变成了监工,“依法治校”变成了“以罚治校”。教学管理异化成了检查监管(以教案检查、作业批改检查最为典型)。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认真反思这些教学常规。传统的教学管理较多地表现为控制性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对教师采取管制、指示、命令等有强制性行为倾向的措施,并要求达到高度的统一。这些措施不仅使教师束缚过多,压力过大,疲于应付,更忽略了教师的个性和创造性,使学校失去了生机与活力。当某些办学理念先进的学校吸取经验教训,正尝试“超越规范”的管理的时候,还有很多学校却在步这些学校的后尘,制定学校管理各个方面的详细的常规,尤其是教学常规,试图达到所谓的“科学化”管理。这些学校全然没有意识到重蹈覆辙的危险,更没有意识到这种做法与正在推行的新课程理念是相悖的。
另外,在我国,教学常规的内涵也发生着变化。一般而言,中小学的教学常规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服从和遵守的基本的行为要求和准则。然而,我国大部分学校的教学常规不仅包括了教学规范,又包括了师德规范。而在赫尔巴特和凯洛夫那里教育和教学是分别论述的。关于师德规范,赫尔巴特用了“教学的教育性”这一术语作了精辟的概括,要求任何教学都具有教育性。而我们的教学常规除了教学要求以外,还有德育要求,例如“上课不会客,不接电话,不抽烟”等等,成了师德规范和教学规范的混合物。内涵的扩大,要求的增多,已经让教学常规不堪重负。教学常规偏离了原先简洁、明了的导向功能,不断地增强着控制的功能。教师们若固守这样的常规,不但无法真正接受新课程改革的种种新理念,而且会使教学的改革创新在课堂中消失,这必将严重阻碍新课程的推行。
新课程背景下重构教学常规的基本策略
当前,摆在所有中小学面前的共同任务就是实施新课程,这是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按照本次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生成的过程。一堂课很难预先设计得圆满,新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的不确定性:如教学目标上,倡导学生的多元发展;教学对象上,尽可能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教学内容上,充分利用一切课程资源;教学方法上,灵活地选择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新课程教学的灵魂是创新,它需要教师借鉴、融合各派教学理论,需要教师的智慧和教育机智,而不是墨守成规。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新课程下无常规,也不应有常规,循规蹈矩的教学是与新课程精神相背离的。
然而,在现实国情下,作为规范、引导教师教学行为的教学常规还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原因包括:(一)是新课程的实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才刚刚起步;(二)是传统的教学常规对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有着深刻影响;(三)是整个中小学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我们不可能短时间内就达到新课程的理想状态。
另外,由于教学条件、教师素质的差异,不同地域的不同学校推进和接受新课程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学校之间必然会有不同的教学常规。例如,我国大量的农村学校还没有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那么就不可能把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纳入农村学校的课堂教学常规中。而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则完全可以把“尽可能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作为教学常规。这就是我们必须承认的教学常规的“差异性”,即不同的学校应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教学常规。 与此同时,在“差异性”的基础上我们还要看到教学常规的“动态发展性”。教学常规的“常”是相对的,当一些常规已经成为教师的自觉教学行为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须寻求更高水平的教学技能了。一些名校在发展过程中正是通过新常规的建立,来带动教师转变教学行为、更新教学观念的。如上海育才中学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所谓“茶馆式”的教学,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均可看作是对传统教学常规的创新,推动了教学改革,提升了教师素质,换来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所以,只有以教学常规改革为切人点,以新课程的理念制定教学常规,让教师将新课程理念转化成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使广大教师真正走进新课程。为此,建立面向新课程的教学常规须有新的思路与策略:
(一)教学常规既要严格又要适度,更要便于操作、评估。表面上,规范越多,似乎秩序越强,越有效。实际上太多的规范是很难长期实施和监督的。所以要拟订简单明确、高度简约的教学常规。教学常规如果以“适度”规范为特征,则不仅可以保证规范的真正落实,而且能使教学管理更为有效。教学常规必须是明确、具体、可操作。这样,既能控制、调节教师的教学行为,同时又不过分地约束、限制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简化数量指标,简化操作程序,使教师容易掌握,也使课堂气氛较为宽松,课堂人际关系较为和谐。教学常规,不是要把人管死,而是要把人管活;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教学常规的制定,真正走出教学工作高效率的新路。 在此,我们建议,把师德规范与教学规范相分离。如“按时上下课,不能私自调课、缺课,上课不能使用手机,不能违反教育法,教师法”等有关内容应纳入师德要求,与教学要求相区别。这样才能避免教学常规面面俱到却又不能解决问题的尴尬,才能更有效地引导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二)教学常规要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教师的素质直接左右着新课程的推行,因此,制定教学常规须关注并致力于教师的专业成长。符合新课程精神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体现自主、创设合作、引导探究、注重过程”的,教学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知识传授与记忆的过程。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应该是接受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践学习的多样化统一。然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前提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必须转变。 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管理者、协调者、评价者、研制者和开发者,这多重的、内涵丰富的角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素质要求。新的教学常规应该是能够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激发教师的创造热情、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只有在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常规下,教师才能转变单纯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才能促使自身的专业成长,实现师生双方的可持续发展。
(三)变教学过程“五环节”为“三环节” 。“五环节”的教学常规是与传授系统知识的教学目的相对应的。其中,对各学科作业量的要求及课后辅导的规定导致教师将大量时间投入到课后,致使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大量的课后作业及教师大量的课后辅导和作业批改,形成了师生沉重负担的恶性循环。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标准在于学生的思维活动数量与质量。因此,教师的劳动前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新的教学常规要引导教师劳动前移,将时间投入到课前准备中去。上课是核心环节,同时抓好备课和课后反思两个环节,变教学“五环节”为“三环节”。
1、备课。总的要求是课前有思考、有思路,能说课。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如新任教师、成熟教师、优秀教师)可以有不同的备课要求,教案要因人而异;教案要留有发展的空间,注重实效。新课程下的教学常规应加大对备课组活动的管理,形成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备课制度。备课应该牢牢把握“个人领悟、集体研究、把握课标、重组资源”的原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最终能够形成具有教师个人风格的教案。譬如,在实践中,有人提出“备课”要做到“五有”、“五备”:即脑中有“纲”(课程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
2、上课。首先须把握总的教学目标:以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兼顾情意发展。关键在于教师要能激发学生思考,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将课堂是否体现接受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践学习作为考察教师教学能力和效果的重要依据。当然不是每一堂课都要体现所有这些特点,而应根据学科性质,达到学校现有设施条件下的最优化。也有人提出上课要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
3、课后反思。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极为重要,须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也可写下“教后感”。一般而言,一堂课可从三方面进行反思:教了什么、怎么教的、教得怎样?学生是否获得了“是什么”的知识(语言信息)、“怎么办”的知识(智慧技能)、“怎么学”的知识(认知策略)。通过课后自我评价、自我诊断,总结成功与不足,寻找问题,以便改进提高。 总之,每个学校教学管理者应该明白,教学常规是对教学过程中教师行为的一种“固化”。在今天,为了尽快建设一支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过多的“固化”了的教学行为,不仅对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利,更是束缚教师专业成长,妨碍创新型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枷锁。
作者邮箱: yyc5355452@163.com
【反思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常规(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新课程背景下的美术教学反思07-29
试论新课标指导下的古诗教学(网友来稿)06-12
《立足吟诵创设情境》--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文言文教学(网友来稿)08-07
漫谈诗歌教学(网友来稿)07-25
分层教学浅议(网友来稿)07-27
浅谈语文新课程与师生发展(网友来稿)06-13
鞠躬(网友来稿)09-18
红薯(网友来稿)10-18
乡愁(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5-13
蜡烛(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