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创新课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07 09:32:5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再别康桥》创新课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展开想像的翅膀   还原诗人的情感

《再别康桥》创新课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创新课设计

【定位】

1、课型--配乐朗诵鉴赏式 

2、学情:职高学生对诗歌接触不多,着重通过朗诵手段,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把握诗歌情感,培养其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教材:《再别康桥》是新诗中的名作,特别适宜朗诵,所以课堂上应少作分析,多多朗诵,进而把握诗歌的感情变化流程。

对这首诗的理解有两种说法:一是作者为了躲避与陆小曼的感情纠缠,再次到英国寻找以前与林徽音的旧梦,聊作排遣,另一种是说此诗就是表达对康桥的留恋与热爱。教学中,可以根据文本写景抒情的特点,采用第二种说法。 

4、目标:通过咀嚼、吟诵,学会鉴赏现代诗歌的“三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来感受诗歌的独特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5、教法:诵读鉴赏法、探究法 

【切入】

1、走近诗人。

学生自行上网查询徐志摩生平资料,有条件可以先看央视诗歌散文大赛展播片段。查找些写离别的诗作。

2、创设情景。

播放电视剧片段和央视诗歌散文大赛《再别康桥》章,展示作者头像,让学生陈述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感知其代表作的风格。

【探究】 

(一) 教学板块一:诵读入境(初读原文,整体感知) 。

    1、教师范读。放《神秘园》乐曲,教师饱含感情地朗诵,充分营造欣赏氛围,从而帮助学生入境。

    2、学生自由朗诵。初步指导学生读出停顿、节奏、重音。

3、把握全诗感情基调: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二) 教学板块二:想景悟情(播放音乐,充分发挥学生联想与想象,理解与吟诵双向并进)。

1、播放康桥风光片,请学生带着听乐感受再次小声读诗,注意重点字词读音与全诗意境。

2、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就是说在表情达意时,往往要选择典型的景物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你能从文中找到相关依据吗?

学生讨论、明确:云彩、金柳、青荇、清泉、星辉等自然景物。

3、诗是精当含蓄的艺术,我们不能仅停留在这四项事物上,应该通过这些形象的事物来想象在什么时间,在哪里,何人在干什么事,他又能想到什么。 

        ①以四人小组活动形式,让学生充分想象与联想,描绘出康河的美丽景色。教师多点拨、启发、鼓励。没有统一答案,鼓励创新。

          例如某生描述第二节:

       夕阳西沉,余辉给河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媚人的金黄,垂柳依依,仿佛是美艳温柔的新娘娇羞地立在那里,粼粼的波光中荡起了绯红的笑意,“我”似乎就是幸福的新郎了。不禁心头也荡漾起来。

          ②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具体指导学生诵读,体悟诗人流露的情感。

          诵读提示:(着重点析1、5、6、7这四节,其它内容相似留白让学生自行揣摩)。

第一节:“轻轻的”三个字须重读,节奏整体上呈轻微跳跃之感。读出诗人依恋、感伤之情。

           第五节:诗人情感达到了高潮,读时应投入,表现诗人豪情;突出个别动词(寻、撑、载、放),节奏加快。

第六节:诗人抒情格调陡转,此节读前要有较长停顿,语气突转后再一气呵成。

第七节:要将“浓得化不开”的离情充分表现出来,重读“悄悄的”,“云彩”二字可采用拖音或一字一顿,以显示结句的意味深长。

          ③总结诗人情感变化:依恋-欢欣-陶醉-执着-激动-沉默-平静

(三) 教学板块三:赏文品美(进一步通过诵读感受“新月派”诗歌的“三美”主张)。

    1、找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配乐朗诵,全班深入体会。

    2、通过以上的朗读、想景悟情,同学们认识到了作者独具的艺术匠心。请同学们欣赏诗歌之美。生讨论,师点评。 

           其一美在形式,即建筑美: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 字数相近、 回环呼应。

           其二美在语言,即音乐美:节奏感、  旋律美、  弹跳性 。

          其三美在意境,即绘画美:云彩、金柳、青荇、清泉、星辉等。

(四) 教学板块四:探异求新。

           中国诗词中写离别的诗作不胜枚举,请同学们举几个例子,拿来与《再别康桥》比较一下,大家看看《再别康桥》有什么特别新颖之处? 

     1、 离别的对象特别。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却是“西天的云彩”。 如: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山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 营造的气氛轻松。自古以来,离别总是免不了一种沉重愁绪,但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的”“悄悄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如: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柳宗元《别舍弟宗一》)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色轻轻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送李端》卢纶) 

     3、意象的选择新颖。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是“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物,这些物象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就好像作者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营造出的是一种清新之感。 

【拓展】

找徐志摩另外一首诗《偶然》进行自我朗诵鉴赏。

【实践】

1、找些散文进行比较阅读,说说散文与诗歌在写法和读法上的不同(层次较高的同学做)。

2、多读好诗,可试着配乐朗诵(其他学生完成)。

【创意说明】

①  用乐曲《神秘园》贯穿课堂,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②   教学组织形式一改传统的教学形式,采用“板块式思路”来   安排教学,本文用了四个主要步骤,即诵读入境、想景悟情、赏文品美、探异求新。

③   指导学生切己体察。着重指导学生抓住意象,创设情境,进行联想和想象,点爆头脑里储存的生活表象,唤起鲜明的“内心视象”,再现作者笔下的生活情境,切实做到领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旨,切实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做到声情并茂地朗读。

④   整个教学设计是为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唤起他们读诗的兴趣,教师充分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其入境;然后穿插读诗技巧以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朗读水平,以此培养其审美趣味。整个过程中,教师只起导演和引路人的作用。

【附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青 星

青     泉       辉        夏

                金     荇      执着      激动       虫

柳    陶醉                       沉默

           云   欢喜                                       云

彩                                          彩

            依恋            轻 悄                 轻 悄                  平静                                                             

轻 悄           轻 悄

                        地              地

                                     来              走

                                我

                               

   【附文】

 《偶  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再别康桥》创新课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再别康桥 教案教学设计09-07

阿Q正传(创新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8-08

《再别康桥》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10-01

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死水》《赞美》)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8-20

故都的秋(赛课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07-16

《夏》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8-21

《心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5-28

《松鼠》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6-11

《心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4-20

《邹忌讽齐王纳谏》创新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