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源头活水,生意长流(教师中心稿)
源头活水,生意长流
------湘潭市2006年中考满分作文点评
宋代大哲朱熹有诗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代语文教学大师于漪在教学生写作文时也强调“源头活水,生意长流”。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怎样从生活中取材、让妙笔流淌出汩汩活水来呢?一句话:日常积累。
(一) 阅读积累
湘潭市2006年中考满分作文中就有这方面的优秀范例。
湘潭市2006年中考作文题:读,有阅读、阅览、求学等含义;也有仔细地了解、研究、解读等意义。因此,“读”的对象可以是文章,也可以是人物、事物、社会现象┅┅请以“读 ”为题,写一篇文章。
满分作文一:读貂禅
⑴大爱,绚丽抑或壮阔。譬如“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的千古绝唱,譬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荡气回肠,譬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志雄心。
⑵她,却无奈为红尘女子,伊人独憔悴罢!念去去,将一抹红颜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用那倾国倾城之貌湮灭了一段暴政,用那青春年华拯救了一个江山。国爱,包含在静静的等待中。
⑶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乱世纷争,硝烟四起,董卓权倾朝野,野心勃勃。山河动荡,天下大乱,董卓登基指日可待。然而正义没有武力是无能,武力没有正义是暴政。董卓恰恰是暴政,恰恰就将成为置人民于水深火热的君王。
⑷她的容颜,仿佛是冥冥之中注定好的,注定要用容颜来瓦解一方暴政,拯救一方苦难,还百姓黎明。一个董卓,谋权篡位、阴险奸诈,又加一个吕布,一个莽夫,凶蛮残暴。容不得半点差错,来不得半点疏忽,一切全盘已定,一切又都是宿命。
⑸野心膨胀,一种邪恶的欲望在董卓醉眼朦胧中蠢蠢欲动--登基,他的登基意味着人间地狱。
⑹心,可以为地狱,亦可以为天堂。
⑺她日日身心疲惫,仍需强颜欢笑。一切的终结须等到董卓政权灰飞烟灭。
⑻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她的心却按“兵”不动,且静观其变。
⑼董卓登基,可谓兵临城下。然而却不料吕布一剑,蓦然,血染山河。这一切,全在她的意料中,却只倾城一笑。
⑽弑君杀臣使命已成功完成,她,却香魂一缕随风散。
⑾这样一个女子,没有用金戈铁马,没有用豪言壮语,仅用了容颜,仅用了青春,便征服了历史,绚丽了千年。
⑿纵使有倾国倾城之貌,也触及不到自己的幸福,繁华的皇宫也只是过眼云烟。她想要的平凡人的幸福却与她擦肩。完成了使命,本应该荣华富贵一生,她也放弃了。我想:她,貂蝉只是在向世人诠释着:
⒀大爱无言。
点评一:精读古典文学原著,积累创作素材
每一个初读此文的人,都无一例外地要惊叹考生对“三国”的熟悉程度。仔细品读此文后,我禁不住蠢蠢欲动地翻出《三国演义》,事实进一步证明作文中提到的许多细节和论述均源自于《三国演义》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和第九回“除暴凶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傕听贾诩”。 貂禅,东汉朝臣王允王司徒家的歌妓,有色,亦有智勇。所智者,能使吕、董二人玩弄于司徒股掌间;所勇者,竟敢做此连环一计,事若露,禅身危。她竟然能将此事办好,足见貂禅真乃巾帼英雄,可歌可泣!考生用夹叙夹议的语言娓娓道来,或高屋建瓴犀利一笔,或精描细画再现人物心理。字字句句无不显露出深厚的文学造诣。此非一朝之功,“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而且,可以据文揣测,这位考生应该还读过一些关于“三国”的文学评论。
点评二:涉猎影视歌曲,丰富写作内容
一个初中生只读《三国演义》,是断然写不出如此大气磅礴、细腻而又恢宏的篇章的。至少罗贯中就不曾用心安置过貂蝉的后路,她顶多只在第八回里义薄云天地跟王司徒说过:“妾许大人万死不辞,望即献妾与彼”、 “妾若不报大义,死于万刃之下!”再有,凤仪亭里貂禅私会吕布时说过:“自见将军,许侍箕帚。妾已生平愿足。谁想太师起不良之心,将妾淫污,妾恨不即死;止因未与将军一诀,故且忍辱偷生。今幸得见,妾愿毕矣!此身已污,不得复事英雄;愿死于君前,以明妾志!”如此贞烈女子自然当如考生所言“弑君杀臣使命已成功完成,她,却香魂一缕随风散。”小说中没有这样的交代,貂蝉的结局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另有歌词为证:《貂禅已随清风去》“说什么堳邬春深全不晓天意人心/受禅台反成了断头台/帝王梦何处寻/远离了富贵繁嚣地/告别了龙争虎门/辜负了锦绣年华/错过了豆蔻青春/为报答司徒大义深恩/拼舍这如花似玉身/从今后再不见儿的身影/再也不闻儿的声音/貂蝉已随着那清风去。”
点评三:巧用诗词典故,使文章流光溢彩
文章开篇即引用了当年荆柯刺秦王,乐师高渐离在易水畔弹琴高唱“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典故,把读者的思绪引向金戈铁马的历史长河。作者觉得渲染得还不够力度,于是又展现了汨罗江畔仰天长啸的屈原和伶仃洋上誓死明志的文天祥的形象。历史英雄的悲歌还如雷贯耳,第十一段却又笔锋一转:“这样一个女子,没有用金戈铁马,没有用豪言壮语,仅用了容颜,仅用了青春,便征服了历史,绚丽了千年。”多么巧妙的布局啊!
我敢断言,如此完美的文章,恐怕绝非考场上灵机一动所得。在网络游戏充斥的今天,很多学生认识三国人物往往不是通过读原著。这位考生不仅细读了,甚至品评的也不是三国中的核心人物。摒弃一切英雄豪杰,独辟蹊径的选择若隐若现的女子来研读,实在是用心良苦。这种用心用功的态度堪为所有初中生的楷模!
(二)生活积累
满分作文二: 读落叶的美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题记
春天,将她那最嫩绿的丝袍盖在了正茁壮成长的大树们身上,给它们绿色的馈赠;夏日,用她如火的热情将那树包围,促使它们枝繁叶茂,撒下一片浓荫,阳光透过叶隙,映下萤光点点,这条路就成了凉爽又怡神的林阴小道,美丽且吸引人。
又是天凉好个秋!
我独自漫步在林阴道上,一眼望去--那两行树依然昂首挺胸地伫立着,但失去了昔日的艳绿,还有些发黄,叶子也没有往日的稠密,我低头一看,它们铺满了林阴小道,仿佛一条金黄的丝带。
我捧起一片落叶,那浓绿的色彩还没有褪尽一叶稳重得近乎深沉的碧色,沿着叶脉,隐下去, 隐下去,慢慢走到了枯黄的边缘……
“一个曾经辉煌过的生命,就这样默默地凋零了,是否有些不近情理?”我自言自语。
“不,你抬头望,那满树的果实就是我生存的意义!”手中的落叶颤了颤,用那沧桑而平静的声音说着。我欣喜地望住它。
“一生的辛劳,一生的奋斗,难道就是为了别人一季的收获吗?”
“不!”落叶再次否定了我的不平。“初春时,我享受着树杈的呵护;花开时,我欣赏着它的美丽;盛夏时,我和兄弟姐妹们共享辉煌;深秋时,大地舒展了双臂,在拥抱我。我的一生都是幸福的!”
“可是那一抹生命的浓郁就从此和你告别了呀!”
落叶轻笑着。
“花再美,只能开到凋零的时候。花谢了,留下的便是日趋成熟的果实。我来到这世上,给人类带来绿荫;我回归大地,化作肥料,来年的花、果都会有我的踪迹。生命的祝福是永不逝的!”
“生命的祝福是永不逝的。”我的耳畔还在萦绕着这句话。那树将它的一生献给了世间,却不求任何回报,它的无私,让我肃然起敬!我的眼前突然浮现了一些身影,是老师,是父母,还是……模糊了……那落叶已随着一阵风飘落,飞到树下,义无反顾地投向大地。
我读懂了落叶,那令人向往而追逐的美!
(原题为“落叶告诉我--金色路上的感动” 稍有改动)
点评一:抒写生活中真实的感悟,以小见大
凉爽的秋日,片片金黄的落叶飘零,作者偶拾一片,轻轻摆弄,妙手偶得:落叶→落花→无私奉献→老师、父母……回想日常生活,这样真切的感悟很多人都有过,所以不少语文老师要求学生写随笔、随感,实为上上之策。
点评二:援引平时的写作内容,移花接木
这位作者曾经以这段感悟为题材,写过一篇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原题是“落叶告诉我--金色路上的感动”。原文中还有两个小标题“金叶凋零” → “落叶下的遐思”。用小标题是为了使行文脉络更加清晰,有些文章不用小标题反而显得更紧凑。
原文的结尾这样写道 :顿时,那条金黄的丝带仿佛在闪闪发光,闪烁着那叶的祝福与微笑。“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明白了这句话的真谛。
考场上,作者把原文的点睛之笔化作了题记,可见龚自珍的诗句就是她抒写感悟的触发点。考场作文再以“我读懂了落叶,那令人向往而追逐的美”收束全篇,首尾呼应,虎头豹尾又极富匠心。
事实上,在考场那样严肃又严峻的氛围中,要做到镇定自若、文思敏捷,尤其不易。倘若平时学习生活中有比较丰富的阅历和几篇得意之作,审题之后只需从记忆的仓库里提取素材重新组合,生意盎然的篇章自然水到渠成。
【源头活水,生意长流(教师中心稿)】相关文章:
中心阅读原则的含义(教师中心稿)10-23
兜风(教师中心稿)08-07
中心阅读原则含义例析(教师中心稿)07-29
画眉深浅(教师中心稿)07-18
尊重>热爱(教师中心稿)07-12
元代文学(教师中心稿)09-02
母亲给的爱(教师中心稿)06-23
读书与做人(教师中心稿)06-21
论机遇(教师中心稿)10-10
走进生活(教师中心稿)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