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乡土情结》教案9 教案教学设计
乡土情结
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 姚孝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文中乡土情结的内涵和作者大量引用的古诗文的意思和作用。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本,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仔细朗读课文,结合上下文,探讨本文大量引用古诗文的意图及作用。
2.通过抓关键句,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文章结构和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乡土情结的时代内涵,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章,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体会乡土情结的时代内涵。
2.了解本文大量引用古诗文的意图及作用。
【教学手段与方法】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朗读、讨论、交流、体验。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导人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故乡的一切在每个人身上都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每个人对故乡都有一种特别的感情,这种感情是怎样的感情?又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人在离家时这种思乡之情表现得更加强烈?新时期我们对待故乡又该是怎样一种情感和态度?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学习现代著名作家柯灵的散文《乡土情结》。
二、解题释义
师:请同学快速查字典,看看“情结”一词是什么意思
生:“情结”指心中的感情纠葛;深藏心底的感情。
师:“情结”是比喻化的说法,形象地揭示这种感情的化解不开、浓重的特点。
同学们课前预习了课文,想一想,本文表现的仅仅是对乡土的思念之情吗?
生:从第5节开始,文中还表现了爱国、思国之情。
师:可见,本文的题目“乡土情结”包含故土之思、故国之情的丰富内涵,是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
三、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快速默读课文,说一说本文行文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生:文章引用了大量的古诗文、史料来表现“乡土情结”。
师:请大家快速找出来,结合上下文说说它们的意思。 、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用投影仪显示:唐代诗人王维《杂诗(其二)》、刘皂《渡桑乾》、韦庄《菩萨蛮》、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李贺《南园》及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和《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的“名言”,并作简要介绍评点。
师:此外,文中还大量运用了古诗文中经常出现的词语和景物,极富文学意境和文化内涵。如酒阑灯炮、良辰美景、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鸟恋旧林、鱼思故渊、胡马依北风、狐死必首丘、鹏举鸿飞、鱼游濠水等等。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大量引用古诗文、史料?
师生讨论明确:这样做既能生动、形象、真切地揭示乡土情结的丰富内涵和历史久远的特点,激发读者的联想、想像,激起情感共鸣,又能准确、简练地表达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还大大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情味、丈化内涵,增加了作品的知识性、生动性、可读性。
总之,这些古诗文、史料,成了作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师:文章叙古写今,旁征博引,也显示了作者丰富的文学底蕴,谁能简要介绍一下作者柯灵?
在学生介招和课本注释的基础上,用投影仪补充:柯灵少年因家贫失学,靠刻苦自学走上了文学道路。一生喜欢读书,有深厚的丈学功底,是一位世纪文化老人。1926年在上海《妇女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作品--叙事诗《织布的女人》。解放前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掠影集》,建国后主要从事电影创作,代表作品有电影剧本《腐蚀》、《为了和平》、《不夜城》、《春满人间》、《秋瑾传》(根据夏衍剧本改编)等,其他代表作品有散文集《遥夜集》、短篇小说集《同伴》等。
四、问题探究
师:下面请同学快速阅读课文,同座位互相交流,找出文中体现作者观点、标明文章行文思路的关键语句。
教师点拔,指导:关键旬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语句,它突出地体现文章的旨趣,标示着文章的思路,显示着文章结构的特点。从阅读的角度看,不把握它,就无从正确地理解文章。一般说来,关键句常常出现在文章和段落的开头或结尾,也有在段落中间出现的。关键句与非关键句,是就其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并不是说非关键句就不重要,更不是说可有可无。
学生讨论交流,在此基础上,教师明确:本文有两句话非常关键。一是第1节最后一句
“这就是乡土情结”;二是第6节开头一句“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这两句话都起到了总结上文、领起下文的过渡作用。
学生集体朗读1-2节。
师:“这就是乡土情结”一句揭示了“乡土情结”的由来,在上下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课文第1节与第2节都叙述了“乡土情结”的由来,但角度有什么不同?
师生讨论、明确:第1节侧重从外在环境角度(人“离得远了久了”,乡土情结就会产生或更强烈)揭示乡土情结的由来;第2节侧重从自身成长的角度揭示乡土情结产生的原因和乡土情结的特点。
师:在第2节中有哪几个词准确、形象地揭示了“乡土情结”的特点?
师生讨论、明确:“烙印”、“春蚕作茧”、“文身的花纹”等比喻揭示出乡土情结的永恒的、深刻的、轻易不能化解的特点。
师:从第2节看,乡土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
师生讨论、明确:(1)父母亲族的爱;(2)家乡的山水草木;(3)悲欢离合的家史;(4)邻里
乡情。
师:在第2节中,作者说到童年的故乡生活给人影响时,说“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虫一鸟,一草一木,一星一月,一寒一暑,一时一俗,一丝一缕,一饮一啜,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作者为什么这样不厌其烦地列举故乡的景和物,用“一切”、“所有”来代替好不好?
师生讨论、明确:不好。这貌似絮叨的叙述,实则满含深情,强化了童年的故乡生活对每个人影响之广、之深的特点。具体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出生地不仅给了他自然的生命,而且给了他文化,他之所以成为“这个人”而不是另外一个人,故乡的文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教师总结:对文章内容赏析、评点时,一般围绕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写得怎么样以及表达了什么情感,有什么深刻含义等几个方面展开。
师:再看第二句关键句“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这也是,句总结上文(3-5节),引起下文(第6节)的过渡句。请同学们快速查字典,说“安土重迁”是什么意思。
生:“安土重迁”是说留念乡土,不轻易迁居他地。这是中国人传统的观念,特别是过去,上年纪的老人受这种观念影响更深。
师:可见,当年三峡工程的开工兴建是一项多么艰巨的工程,党中央从大局出发,英明决策,这又是多么伟大的壮举。
师;虽然人们留念乡土,不愿轻易迁居他处,但事实上,生活中有许多不如愿的时候和事情。请同学们快速默读3-5节,文中叙述了离家的几种情形?
师生讨论明确:①为了理想离家闯荡;②为维持生计而被迫离家;③灾难和战争使人流离失所;④遭遇放逐使人有家难回。
师:“乡土情结”每个人都有,但它往往在人远离故乡时表现得更强烈。这儿所叙述的几种离家的情形,表现的是否仅仅是思乡之情?
师生讨论明确:在讲到战争和放逐时,引用古诗文和史料,表现了比思乡之情更深沉、更博大的爱国之情、故国之思,使“乡土情结”的主题得到了初步的升华。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6节。第6节开头“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这一句,揭示了前文被迫离家的四种情形产生“乡土情结”的民族文化背景和原因。在此基础上,本节又重新对“乡土情结”进行探讨,从自然到人伦,从现实到神话,从历史到现实,很自然地说到近百年来无数爱国华侨飘洋过海,打拼天下;写至香港一个多世纪的沧桑巨变。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是不是闲散之笔?
师生讨论明确:这貌似闲散之笔既自然地照应了本丈的写作背景:为纪念《香港文学》创刊七周年而作,又把“乡土情结”的内涵上升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巧妙地完成了从“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写起到表现故国之思、爱国情怀的主题升华。作为“乡土情结”中最重要的一份情感,这种故国之思、爱国情怀决不会因时间的悠远和空间的阻隔而褪色。
师:请同学们集体朗读最后一节,说说这段文字有什么意义和作用。
师生讨论明确:本节揭示了新时代“乡土情结”的内涵:人不必为家所累,但又要拥有自己的家,既走向开放,又有心灵的归宿。归结全文,进一步点明主旨升华主题。
五、作业设计:
散文《乡土情结》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请联系自身经历,追寻童年生活的印记,以“我的章年生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教后反思】
从阅读的层面上来说,阅读分为识记性阅读、理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从本文的实际出
发,宜侧重从理解性阅读的层面来组织教学,同时适当引导学生对散文的语言进行鉴赏评价。在施教过程中,本课着重突出以下三点:
1.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
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在课堂教学过程的改革,课堂教学过程的改革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来说,就本课教学就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文章结构和内容出发,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环环相扣,层层相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从而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进行学习。
2.学法指导渗透于教学过程。
阅读文章首先要从作者思路上理清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内容。本课从抓关键句的角度,指导学生阅读文章的一般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筛选和概括文章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教给学生对散文语言进行鉴赏的常规方法,将学法指导真正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
3.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大课堂教学容量。
本文行文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大量运用古诗文和史料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古诗文原文,加以评析,并联系作者作简要介绍,简洁、直观、便捷,增加了教学的容量,加快了课堂的节奏。本课在培养学生提问质疑的思维习惯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本教案转载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
【《乡土情结》教案9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乡土情结教案设计08-30
《乡土情结》教案07-30
江南的冬景教案9 教案教学设计09-09
《秋天》教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10-12
教学设计教案05-19
《落日》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08-22
《夏》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8-21
《心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5-28
《松鼠》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6-11
《心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