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教学思路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14 13:08:5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前方》教学思路 教案教学设计

《前方》教学思路

《前方》教学思路 教案教学设计

盐城市田家炳中学  仇玲丽

一、新课导入

请仔细观察课文前面的一幅照片,告诉老师你由此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我们盐城籍著名的作家曹文轩看到这幅照片后和同学们一样展开了一系列的联想,既而写下了一篇散文。

像这样既有照片,又有围绕着图片内容而写的散文,我们称之为摄影散文。

[投影] 摄影散文特点:直观性、自由性 

二、交流评点(这一环节结合本版块的特点让学生学会评点文章)

曹文轩由这幅照片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划出你认为精彩的句子。当文章精美的句子让你产生共鸣时,请在文章的对话栏下空白处写上你的想法,这就是评点的读书方法。

学生交流评点

三、研讨课文

思考:作者看了这幅照片,第一反应是什么?

明确:去哪儿?归家还是远行?然而不管是归家还是远行,都基于同一事实:他们正在路上。

小组讨论:在联想的这一部分中,曹文轩由这幅画面想到了什么内容?提出了哪几个核心的观点? 

讨论后明确:

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人的悲剧性实质。

进一步研讨:

1.为什么“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 

讨论后明确:

祖先们是在迁徙中生活的

先前的欲望依然没有寂灭

外面总在诱惑着

出自无奈

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

2.为什么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讨论后明确:

“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永远在路上流浪,永远处于一种寻觅的过程中,所以说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

3.“人的悲剧性实质”具体内容是什么?请用原话回答。

讨论后明确:

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惦念着正在远去的或已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悲剧的不可避免在于:人无法还家;更在于: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4.体会11节中的“家”到底是什么意思。

讨论后明确:

既实指那个实实在在的遮风避雨的家,又虚指精神上的一种寄托与归宿。这三句中“家”的意思,是在这两者之间不断地跳跃。

5.文中出现的一些双关词语:“家” “路” “流浪” “旅途”

[投影] 

双关词语:有两层含义,除了表层的含义之外还有深层的含义,有时就是哲学层面上的含义.

6.家、前方、路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讨论后明确:

 “家”是精神的归宿,精神的栖息之所。

  “前方”是理想,是精神的目的地;

  “路”是人生的征途,是追求理想的过程。

7.“前方”有什么?(结合几幅图片)

明确:好奇、疑惑、新鲜、希望

8.“前方”是什么

明确: “前方”在文中更多的不是空间上的概念,而是理想,是理想的召唤。

四、文本探究

(一)质疑讨论,品读文句

[投影]“人的眼中、心里,总有一个前方。”

     “ 即便是许多人终身未出家门,或未远出家门,但在他们内心深处,他们仍然有无家可归的感觉。”

     “我们不分彼此,都是苦旅者.”

   “人无法还家”

     “即便是还了家,依然还在无家的感觉之中.”

学生讨论,阐发自己的见解

(二)明确本文思路

[投影]

第一段由这幅画面切入;

第二段开始展开联想,写他的感想、感触;

最后一段,文章又回到了这幅照片上来。 

(三)小结

本文是从照片切入,然后展开联想,最后又回到照片。联想部分谈了三个内容: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愿望;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人的悲剧性实质。

     文章虚实结合,从现实中的家、路出发,扣住心灵远游、寻找精神家园来写,表明人在寻找精神家园时的漂泊感和对理想的追求。

五、作业:根据这幅摄影作品写一篇感想,要写得深刻一点.(200字左右)

 

六、作业交流

高一(13)班

片段

戚雪林:一个差不多该入学的儿童,应该背着书包快乐地走向学校,而这个男孩,为什么拎着瓦罐,满脸惆怅迷茫的走在干得开裂的泥土地上呢?他的父母长辈呢?也许是在别处和男孩一样苦寻着水源,也许因为缺水而病倒在床榻上,也许……

马秋悦:小孩,大地,简单的图景,扣人心弦的沉思,严重的问题,一双祈求的眼神,拿着盛水的白碗,望着你,发出求救的信号,他需要水,生命的支柱,他需要许多,连大地也口渴地张开嘴向苍天要甘泉.

张慧:原有的亲情,不会因为一滴水而改变多少,而在贫困缺水之地,这大概是最大的恩赐,会因为水而改变许多,人与人之间也因这生命的源泉而贴得更进近.

张青:曾经看过一条广告语:过去粮票,现在股票,将来水票,是的,等到将来没水的时候,水就是最无价的东西.

孙明慧:图中的土地早已干涸得龟裂,一道道硕大的裂痕看得人触目惊心,原本肥沃的土地为何变成这番模样?是自然灾害造成的?我们不得而知.

张清泉:他几乎还不到十岁.穿着绿色的衣服和短裤,但已经布满黑色的灰尘,他脸色泛白,全身似乎一点力气也没有了,但他依然用他那瘦弱的确小手提着一个空的水壶,他的嘴唇已经干裂了,可是他的脸上并没有感觉到一丝痛楚.

费凡:水,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语有云“上善莫柔水”,有水的地方就一定有生命的存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不都是依水而建城邦,富庶起来的吗?历史在岁月的长流中激进,许多东西都一改往日容颜,变得高高在上,不可一世.惟独水,默默为人们付出自己的身体,可自己却一日日消瘦.

戴春华:看到此图,我都不敢落泪,要落也要落入那在已龟裂大地上小孩手中有权的罐子里,一滴也不要撒下.

李燕婷:不知为什么,看了不得这张图片,有种心痛的感觉,大地如被撕裂,让人心颤,那个提着瓦罐的孩子,可怜的孩子,他到哪儿去找水呢?

袁媛:人类!请快从这盲目的意识中醒来吧!珍惜这生命之源.

这孩子他到底能不能找到水源呢?我在心中祈祷他能够找到这生命之泉.

顾钰:而我想到的也只有一个问题:水,你在哪儿?如此方圆怎会如此,真的连一滴水也找不到吗?为什么会让一个骨瘦如此的孩子来找水?

陈静:说了些许了,那么孩子,你的眼可是泉眼?看不到活水,看不到雨水,那么,你的唯一办法就是哭泣了,但希望你现在不是欲哭无泪.我,能够为你做的,只有祈福,愿那罐子可以载满些什么,或许是净水,亦或是污水,怎么样都好,只要是沉甸甸的.

李德洲:他在干什么?手拿一个水壶,走早一片干涸的土地上.

此时,那个小孩是多么渴望有一滴水.哪怕是一滴,就一滴足以让他欣喜若狂.在这时人才会有缺水的感觉,才觉得原来水是那样珍贵.

看着这幅照片,我思索着,不由觉得嗓子干涩,于是我端一杯水,此时我仿佛变成世界上最吝啬的确人,看着水杯中的确水,久久没舍得喝.最后嗓子快冒烟了,我一该往常一口喝掉半杯水的习惯,而是小口小口地品味着,仿佛是一道佳肴.

水,一个多么不起眼的东西,但在你需要时一滴都是珍贵的确.让我们携起手来珍惜每一滴水,让这幅照片里的现象从此不再发生.

高一(9班)

费凡:他在干什么?去寻水还是提水回家呢?然而不管是去寻水还是提水回家,都基于同一事实:他正需要水.寻水则说明他正在找水源,提水回家则说明他已经找到了水源.

干涸的土地更能说明他对水的渴望,细瘦的身体可以猜到他已经多少天未吃东西,没有喝水.也许不止他的村子正在闹干旱,可能周围的村子也都这样.

万兴年:那里发生旱灾,庄稼枯死,河流干涸.村子里的人都离开了这里,小孩子的爸爸因病走了,只剩下小孩和他的妈妈.不久,灾难再一次的降临了,小孩的母亲也病倒了.小孩看着妈妈虚弱的身子,有点不知所措.他只好静静的站着,守护着母亲.突然妈妈嘴里蠕动着:“水,水,水……”.小孩一惊,便拎着水壶奔向门外,可是那里除了干泥还是干泥.小孩绝望了,此时他连眼泪也挤不出来别说水了.他茫然了,拎着那只水壶,深情地看着远方.

徐如男:大地,像被在煎炸,裂开了条条很粗的缝,我稚嫩的小脚在上面蠕动着,我已经走过了多少路,翻过了多少座山,但手中的罐子依然一点水都没有.

姚丹:他在寻找什么?龟裂的土地象一张张嘴,在向上天乞求雨露,而他则在乞求生命,灰蒙蒙的脸上,镶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眼睛里流露着渴望生存,急切的目光.

卢万峰:干涸的大地上留下了一串串深深的脚印,展望远方一个瘦小的男孩受持一个瓦罐慢慢地走向远方寻找水源,镜头拉近一看,他的嘴巴干的裂了无数条裂痕.

教后感:学生的作业写得很好,说明他们从本课中学到了写摄影散文的一些技巧,虽然他们的文字还不是很优美,但是他们确实从照片中看到了图片背后的内容,有了自己的思考,作为老师的我也向他们学到了很多,我想这也是新课程所需要的吧!

作者邮箱:qiulinli@sina.com

【《前方》教学思路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前方高中作文01-14

导游词教学设计07-18

写人作文教学设计10-13

调研思路报告02-04

写人作文教学设计5篇10-13

写人作文教学设计(5篇)10-20

教学周教学总结03-08

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法写景作文教学设计06-17

思路决定出路心得体会12-24

教学实习报告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