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教案26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14 13:04:4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与地坛》教案26 教案教学设计

《 我与地坛》教案26

《我与地坛》教案26 教案教学设计

 

作者:dingzipi…  

我与地坛

教学目标:

1、 理解、体悟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

2、 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体会景与情的关系。                                             

3、 品味作者沉静、绵密、抒情的语言。

教学难点:

如何体悟生命的意义。

教学重点:

如何通过语言解读文章主旨。

教学步骤:

一、 课前预习:

1、 通读课文,给生字词注音并了解其意义。

2、 圈点令自己有所感悟的词句并试作理解。

二、 教学导入:

记得有这样一个秋天的黄昏,我的一个学生跟我闲聊,他告诉我,他常常在痛苦至极时对着窗子大吼一声,然后,让那种痛苦的滋味继续浸着心脾默默生活。我听着,我的心里流着酸楚:他还是一个孩子,他是在怎样承受这份磨难啊!的确,一个人独自咀嚼痛苦是一份悲壮,那么,我们还能从痛苦中再咀嚼出一些别的什么吗?然而,历史上有些人的辉煌是用苦难铸就的,今天的史铁生就是一例;文学史上有些作家的生命本身就是一部用苦难铸就的作品,史铁生便是一例。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用自己的轮椅代足,爬出了一条曲曲折折的道路,向艺术的极限攀登,达到了常人难以取得的高度。我们说他从生命的磨难中体悟出了生命意蕴,读他的书,读他这个人,依然令人感动,富有启迪。

让我们先来粗略地了解史铁生这个人。

三、 作者简介:

(出示幻灯片)

史铁生,人生经历比较简单,其内涵却极为丰富。1951年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21岁因腿疾住了医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做了7年临时工后转向写作,1983年因为《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他的作品还有《插队的故事》、《合欢树》、《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答自己问》等,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日、法等语种,在国外出版。史铁生是用生命来写作的。面对残疾,他曾一度彷徨苦闷,甚至于想到了自杀,但最后还是勇敢的活了下来,并拿起了笔走上了中国文坛,从残疾到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史铁生经历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们一起来读他的散文《我与地坛》,体味他对生命、对人生意义的参悟。对生命展开思考,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有时我们需要这份沉重,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沉重解读生命,解读史铁生。

四、 整体感知。

阅读“自读提示”。(齐读)

五、 教师分析第一部分:

史铁生对生死的感悟,是和一个特殊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的,这个特殊的环境就是得天独厚的地坛。的确,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仰赖地坛,在心理上迷恋地坛。文章的第一部分说的就是史铁生和地坛这一环境之间的关系,即人与景的关系。

1、跳读第一部分,思考:(找出文中关键字词和关键句)

 

讨论:

(1)地坛给了我什么启迪?(找出关键句)

“一个人,出生了, ……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

……             

(2)其实,这一段议论性文字实际上是史铁生在园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总体线索,也正是史铁生 “追寻”的“问题”,即

第一、 我的身体是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呢?也就是说,我该不该死?

第二、 我为什么要生?

第三、 我应该怎样活?                                              

(3)同时,这一段文字也告诉我们追寻的答案,是什么呢?

人生就是一种不可捉摸的命运的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残酷与伤痛也都是不能选择的必然,人对于由超越个体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设定的事实显然没有任何改变的余地,因此生命就应顺应自然,不应消极。当一个人能够豁达地面对死亡的时候,他自然就获得了坚强活下去的自信。行文至此,作者便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园中景物给我的启示。

2、那么,古园的景物是怎样使作者产生这样的启示的呢?

   讨论:

  (1) 文中有一个词语概括了地坛景物的总体特征(请找出文中一个关键性的词语)

宁静

 在人口密聚的、喧嚣的大都市,这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不仅衬托了作者的心境,也是作者当时需要的环境,它为作者提供了特定的情绪背景。'在那样一个安谧、沉寂荒芜的背景上,最容易展开对生命的思考。

(2)(一学生朗读文段,同学体味语言)思考:这段景物描写是用什么方法描写的?写出了景物的那些特点?

明确:用了拟人手法且极富有新意。一系列动词(剥蚀、淡褪、坍圮、散落)的运用描述了地坛的荒芜冷落,败堵残阳。比较:A、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  B、门壁上朱红的油漆淡褪了

   (3)“这时候”指什么时候?为什么说它“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明确:(1)指地坛褪去了昔日的荣耀,尽显沧桑时,而一下子失魂落魄的我来了,正与它相怜相惜,因此地坛似乎是特意为他准备的。

  (4)接着,作者引用了小说中的景物描写,这段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学生默读第5段)思考景物描写的特征:

小昆虫   卑微            不衰败

草木     竞相生长

园中的小昆虫和构成昆虫生长背景的草木,它们全很卑微,,可是它们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法则生存着,它们不在意自己栖息地的"荒芜",反而是由于它们的存在,倒使这里不再衰败。正是这些宁静,虽然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古园景物使作者获得了对生命新的理解。

(5)所以,景物的描写在表现任务情感上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能说说这些作用吗/

A、 有衬托作者心境的作用。

B、 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情绪背景”。

其实,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的解读,因为世界本身、景物本身也就是生命。让我们来看最后一段景物描写。

3、(教师配乐朗读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写)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目的?

肆意雕琢    不能改变

历久弥坚    充满活力         以景写味,洋洋洒洒

   正是这样充满活力的景物使作者勇敢地面对痛苦,有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也正是这个永恒的景物,使作者获得了生命的永恒,于是,作者在这15年中“常常”要到那园子里去。于是,在古园中,他又看到了许多别样的人生,对于母亲,他说;他自己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是翻了倍的;对于一个漂亮却又弱智的少女,他说: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他还描写了一个练长跑的年轻人,他虽然很努力了,但却怎样也得不到他想要的,当他跑了第五名的时候,橱窗里挂的是前三名的照片,当他得了第三名的时候,橱窗里挂的是第一名的照片,而当他得了第一名是,橱窗里挂的是全体队员环城赛跑的全景,命运总是跟他们开着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然而史铁生在这样苦难的命运中塑造了最后的形象:他静静地坐在园子的一角,在融会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融会了死生的时刻里,看到了包容任何孤独的个体生命在内的更大的生命本相,即“以最真实的人生境界和最深入的内心痛苦为基础,将一己的生命放在放在天地宇宙之间而不觉其小,反而因背景的恢弘和深邃更显生命之大。”同学们,当我们面对挫折,面对不公的命运时,你又该如何呢?

三、 让我们继续带着这份思考阅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第三部分),从语言、内容上圈点评价,

如果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当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黄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乐器来对应四季,我想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圆号和长笛。要是以这园子里的声响来对应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以园中的景物对应四季,春天是一径时而苍白时而黑润的小路,时而明朗时而阴晦的天上摇荡着串串扬花;夏天是一条条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阴凉而爬满了青苔的石阶,阶下有果皮,阶上有半张被坐皱的报纸;秋天是一座青铜的大钟,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曾丢弃着一座很大的铜钟,铜钟与这园子一般年纪,浑身挂满绿锈,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以心绪对应四季呢?春天是卧病的季节,否则人们不易发觉春天的残忍与渴望;夏天,情人们应该在这个季节里失恋,不然就似乎对不起爱情;秋天是从外面买一棵盆花回家的时候,把花搁在阔别了的家中,并且打开窗户把阳光也放进屋里,慢慢回忆慢慢整理一些发过霉的东西;冬天伴着火炉和书,一遍遍坚定不死的决心,写一些并不发出的信。还可以用艺术形式对应四季,这样春天就是一幅画,夏天是一部长篇小说,秋天是一首短歌或诗,冬天是一群雕塑。以梦呢?以梦对应四季呢?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烟斗。

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

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

本教案转载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 

【《我与地坛》教案26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08-18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07-29

我与地坛心得体会07-28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15篇10-30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18篇09-25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15篇09-21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15篇)11-06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15篇)12-05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精选15篇)01-08

《我与地坛》读书笔记(汇编15篇)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