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不可同日而语用法之我见(教师中心稿)

时间:2024-10-08 08:13:2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成语不可同日而语用法之我见(教师中心稿)

新洲一中 操文专 操翠红 

成语不可同日而语用法之我见(教师中心稿)

“不可同日而语”是由“岂可同日而言之”引申出来的一个成语,它出自《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战国时,著名的游说家苏秦,主张六国联合抗秦,为此他积极奔走各国。公元前333年,苏秦来到赵国劝说赵王联合其他五国齐心抗秦。他对赵肃侯说:“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诸侯之卒,十倍于秦。六国并力为一,西面而攻秦,秦必破矣。今见破于秦,西面而事之,见臣于秦。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意思是说:咱们六国的土地面积,加起来等于秦国的五倍;六国的军队,加起来是秦国的十倍。如果联合起来向秦国进攻,一定可以打败秦国。否则,秦国将会把咱们各个击破,咱们只得向它称臣。灭掉别国或被别国灭掉,让别国臣服或臣服于别国,两者绝不能相提并论。赵肃侯听后,表示赞成苏秦的意见,并当即拜他为相,让他去约会其他五国,共同抗秦。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从“岂可同日而言之”引申出 “不可同日而语”这个成语。意思是说,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形容不能相提并论,不能相比,差距很大。

从这个成语的出处我们可以知道:“破人”“臣人”与“破于人”“臣于人”是不能相比的,前者要比后者好得多,强得多,这也是苏秦的本意。

汉代贾谊在他的《过秦论上》中也有含此用语的句子:“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契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这里的“不可同年而语”意同“不可同日而语”。这里是将山东之国的权势力量和陈涉的权势力量进行比较,很明显,山东之国要远比陈涉强大。

从《战国策》和《过秦论》等可以看出,“不可同日而语”中比较的两个对象前者具有强,优的特点,后者具有弱,差的特点,而且差距悬殊。

另外,从成语的定义和使用的特点来看,它是约定俗成的,因此,成语运用过程中必须遵守两个原则:一是成语结构的定型性原则,一是成语意义的完整性原则。所谓成语结构的定型性,是说成语的构成成分和构成方式比较固定,使用时不能随意改动。所谓成语意义的完整性,是说成语的意义不是它的构成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由构成成分的意义经过概括而形成的,带有比喻和形容的性质。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没有遵循这两个原则,就容易形成误用。试举几例分析:

例一:难和颠峰状态同日而语       杨扬难再“洋洋得意”

复出后的杨扬参加了2004-2005赛季世界杯的系列赛,但成绩和颠峰状态不可同日而语。杨扬说,困扰她的最大问题就是体能。

例二:与王楠怡宁不可同日而语     邓亚萍:出国读书非常正确

邓亚萍退役后,王楠接过了她的接力棒,成为中国女乒领军人物。近来,张怡宁又顶替了王楠,成为中国女乒的核心。对此,邓亚萍表示,她与王楠和张怡宁不可同日而语,没有可比性。“每个年代都有不同的代表人物,这是由竞技体育的特点决定的。究竟谁能成为某一个时代的代表人物,未知数很大。竞技体育更新换代很正常,不要拿王楠和我相比,这样比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我们属于不同年代,性格不同,经历也不一样。王楠的表现的确很出色。至于张怡宁能不能带领全队在2008年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现在也不好说,她未来的路还很漫长。” 

例三:肇俊哲:与汉时代不可同日而语   不会再丢脸

中国国家队与西班牙队的比赛,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去年阿里-汉所遭遇的0:6耻辱性溃败,对手就是西班牙联赛中的巴塞罗那队,谈到这场比赛时,还没等记者发问,肇俊哲肯定地表示,“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国家队与去年不可同日而语了,也无法作比较。但有一点,这次国家队热身赛,不会像上次那样丢人了。”

以上三例是使用“不可同日而语”这个成语的例子。例一,新闻标题中写做是“同日而语”,破坏了成语的结构完整性,而在新闻内容中又写做“不可同日而语”,将两者混同起来用。应该都写做“不可同日而语”。例二,错在没有把握成语意义的完整性。邓亚萍表示她“与王楠、张怡宁不可同日而语”,若按这一句理解,邓比王、张要强,而全文并没有这样的意思,反而有一些自谦,称赞王楠、张怡宁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故此处属意义的误用。例三是正确的,意思是说今年的实力要比去年强,符合语境。

结合“不可同日而语”出现的典故和成语使用的一般规则,我们在使用这个成语的时候要注意两点:一是“不可同日而语”是一个成语,去掉“不可”是错误的,也不能拆开,必须是六个字放在一起使用。(在《现代汉语词典》和《成语词典》中应查不到“同日而语”这个词,因为它不是成语)二是“不可同日而语”前面的事物一般具有强好优等性质,后面的事物一般具有弱差劣等性质。我们在使用这个成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持其结构的定型性和意义的完整性。 

【成语不可同日而语用法之我见(教师中心稿)】相关文章:

班主任工作之我见(教师中心稿)09-02

古汉语中之字的用法(教师中心稿)06-19

中心阅读原则的含义(教师中心稿)10-23

兜风(教师中心稿)08-07

中心阅读原则含义例析(教师中心稿)07-29

画眉深浅(教师中心稿)07-18

尊重>热爱(教师中心稿)07-12

元代文学(教师中心稿)09-02

母亲给的爱(教师中心稿)06-23

读书与做人(教师中心稿)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