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古注训释文言词语
张志仁
目前中学文言文词语教学,教师大多主要依据课本下面的注释,以及当今流行的种种教参和今人作的译文。如果只停留在此,往往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误解、漏解、望文生训、浑同古今。长此以往,很难提高中学文言文的教学质量,在训释词语时,如何做到胸有成竹、持之有据,知其所以然呢?最好的办法就是阅读古注。在汉代就产生了训释词语的专著:《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这些专著用“以形说义”和“因声求义”的方法,从形音义方面分析了词义的来源,揭示了词义的概括义、理性义。我国古代还有很多随文而释的注释书,如汉代的郑玄《毛诗笺》、赵岐《孟子章句》、王逸《楚辞章句》,魏朝的何宴《论语集解》,唐朝的张守节《史记正义》、颜师古《汉书注》等等。随文而释的注释书与训释专著不同,它往往是采用“据文正义”的方法,揭示词语在文中的灵活义、具体义和引申义。如果语文教师能够很好的利用这些古注,就能够发现问题,解决疑难。
例如,“学而优则仕”,多年来,认为孔子在宣传“学习好了就可以做官”的封建政治说教,但若认真地阅读古注,就会发现这种批判是没有道理的。且不说“学而优则仕”之上还有“仕而优则学”一句,只拿出一句来批判是犯了断章取义的毛病;仅就这一句而言,把“优”解释为“优秀”也是不正确的。在上古乃至中古时期,“优”是“优裕”、“富裕”的意思,它经常被解释为“宽也”、“裕也”。南北朝梁黄侃《论语义疏》:“优,犹宽闲也。”针对“仕而优则学”一句,何宴《论语集解》亦解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所谓“学而优则仕”是说“学而有余力则可以去从仕。”这里谈到的不是选拔人才的原则,而是学习与从仕的辩证关系。但是由于对词义的片面理解和其他的原因,使孔子这一思想长期被误解、被歪曲,同时也影响着语文教学。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汉代赵岐《孟子章句》:因王好战,故以战事喻解王意。
这一注释是对全句的串讲,不难看出,它的重点在于用“喻解”解“喻”,使读者不至于将“喻”误以为“比喻”之“喻”。
阅读古注还可以帮助教师正确使用工具书,准确理解工具书的对词义的解释,并帮助教师发现工具节中解释不恰当的地方。例如,旧版《辞海》“朋”字下写到:
“①朋友。《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
“朋”确实有朋友之义,但这是后起义,《论语》这句话中的“朋”不能当“朋友”讲。何宴的《论语集解》解这个“朋”为“同门日朋”。这是“朋”字在上古时期的常用义。古汉语中的“朋”和“友”是单独的两个词,其间存在着意义上的微别:“同门日朋,同志日友”,即出自同一师门或在一起学习的学友叫“朋”;志向和思想一致并能互相帮助的人们相互为“友”。“朋”在后代虽然可以作“朋友”讲,但引的例句不合适。如果教师有了阅读古注的能力和习惯,就能更加合理的使用工具书。从而达到知其所以然。
阅读古注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了解古代常识,避免以今人的“异想天开”,来解释古代专用词语。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一句:“床头屋漏无干处”。此句教材没有作注,一般参考书也不注释,往往给人一种不需要作注的感觉。因而一些人就把“屋漏”自然地解释为“屋子漏雨”。只要读一读古注就知道“屋漏”在古代是专用名词。《尔雅释宫》中写到:“室中西南隅谓之奥,西北隅谓之屋漏,东北隅谓之宦,东南隅谓之窔。”屋子四角名称各异,见图:
可见“床头屋漏”都是名词,表示了室内的位置。这样讲起来“床头屋漏无干处”才能通畅。
再如:“方连船舰,首尾相接”是《赤壁之战》中至关重要的两句,但是往往被人们忽视,教材历来对此不下注就是证明。其实,许多人对这两句理解是错误的。教参中也往往这样翻译:“曹军正在连接战船,船头船尾钉成一排,可以利用火攻使他败逃。”这样翻译,文从字顺,似乎无可非议;然而仔细推敲,则可以提出两个问题:第一,既是“正在连接船舰”,就说明还没有连接完毕。这样又怎能“利用火攻使他败逃”?第二仅仅是“首尾相接”(甲船尾与乙船头相接,乙船尾又与丙船头相接……)操军战船只是窄狭的“一字长蛇阵”,而不是防风止波、宽阔平稳的水上陆阵。这样连接战船,对“不习水性”的中原操军没有任何战术价值;对孙刘方面来讲,这样连接起来的战船根本无法施展其火战威势。这是为人们的常识所能理解的问题。
究竟该如何解释呢?关键在“方”字。查《说文》:“方,并船也。”王力《古代汉语》释“方”的第一义项就是“两船并行”。明乎“方”的本义,问题豁然而解:“方连船舰”就是头靠头、尾接尾,相互并列地把战船连接起来。“方”不是“连”的时间,而是“连”的方式状态。“方连船舰”言横,“首尾相接”言纵。即所有船舰,前后左右纵横相连,而绝不是“船头船尾钉成一排”。“不习水战”的“北方之人”想借此维持陆战的优势,却正因此给“难于持久”的南国之师提供了火攻的战机,导致全军损折“太半”。
《三国志》是这样记叙此事的: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资治通鉴》记叙此事时,文辞几乎全同《三国志》,唯在“首尾相接”前补入“方连船舰”四字。这不能不说司马光出于军事常识的考虑,对前人史书疏略处的重要补正。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落英缤纷”一语,“落英”两字课本及不少书都说是“落花”,其实,教师要知道“落”除了有“取落”之意,还有“刚刚开始”的意思。《尔雅》首篇就写到:“初哉首基肇祖元胎落权舆,始也。”用同训的方法把“落”解为“始”。《离骚》中也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句子。所以“落英”即可以解释为“飘落的花”,也可以解择为“初开的花”。《桃花源记》的作者刻意描绘了令人称羡的世外桃源,有着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满地落花,“西风调碧树”,凄凉萧瑟,怎么会是作者的本意呢?况且又如何与上句“芳草鲜美”相衔接呢?从现代汉语词语中也能找到“落”字“始”义的孑遗。某工程、某大厦落成中的“落成”意思是刚刚建成,“落”是刚刚、开始的意思。所以根据语境,“落英缤纷”即是“始花繁多”、“繁花满枝”,与上句“芳草鲜美”相配合,一地面,一树枝,而不是“落花满地”,芳草与飘落的花一同混在地上。
阅读古注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诗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有贸丝。
传:蚩蚩,敦厚之貌。
明白了“蚩蚩”的意思。全句的结构就明白了:“蚩蚩”是“氓”的谓语。我们还可以从中体会出正是“氓”在求婚时做出的那种忠诚老实温柔的样子,迷惑女方,使之上当。余冠英先生译文“那个汉子笑嘻嘻”,把这一含义基本上表达出来了。
古人训释词语往往围绕着“义”进行,这一统一的目的把各项解释有机地统一贯穿,形成一个整体,讲明了诗文的含义。如《诗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汉代郑玄为《毛诗》作笺:硕,大也大鼠大鼠者,斥其君也。女无复食我黍,疾其税敛之多也。我事女三岁矣,曾无教令恩德来顾眷我,又疾其不修政也。古者三年大比,民或于是徒。
在这段注释中解决了这样几个问题:重点词语的解释,如“硕”、“事”、“顾”等;阐明了诗句的实际所指,如“古者三年大比,民或于是徒”,这就解释了为何言“三岁贯女”的问题,而注释的大部分内容又是对诗句的串讲。这些内容统一在一起,其核心就在于把诗句的含义讲明白。
古汉语中还有许多现代汉语所没有的特殊的修辞表达方式,不明白这些特殊的修辞方式,也影响对文言文的理解。古人对修辞方式没有张设科条,标举品性,归纳出一整套理论体系,而是就例论例,星星点点地散见于历代注释中。例如:
《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宋代邢昺,《论语注疏》:为人弟与子者,入事父兄,则当孝与悌也,出事公卿,则当忠与顺也。悌,顺也。入不言悌、出不言忠者,互文可知也。
这里直接点明文中用了互文这一修辞手法。所谓“互文”一般是指并列的两个词组或对偶句中相应位置上的两个词或词组互为补充的修辞手段。《论语学而》这两句话应合在一起,意思才得完整。“入”指居家,“出”指出仕,居家时要孝敬父母,同样也应该尊重兄长,即所谓“悌”;而与“入则孝”相对的,本应是“出则忠”。文中所以言“入则孝,出则悌”,是为了用下句的“悌”补充上句,又用上句的“孝”发明下句,成“入则孝梯,出则忠梯”。这才是孔子所称道的弟与子应具备的完整的品德。社会上一些通俗翻译读本往往把此句翻译为:“做弟的,在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尊敬兄长。”这种错误翻译除了对“弟子”理解不准确之外,更主要的是不懂文言文中的互文手法。阅读《论语注疏》恰恰可以解决这个难题。
语文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木兰诗》中的一个注释就是由于没有很好地理解互文手法而造成注释不准确。
“雄免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教材注:据传说,兔子静卧时,雄免两只前脚时时爬搔,雌兔两只眼晴时常眯着,所以很容易辨认。扑朔,爬搔。迷离,迷着眼。雄雌两兔一起贴着地面跑。实际上,“脚扑朔”,“眼迷离”是兔子共有的特征,无论雄雌。在余冠英的“乐府诗选”中注明了这一点。诗中所以要分开写,是采用了互文见义的手法,以保证原诗五字一句的整齐性。这几句理解为“雄兔雌兔都爬搔着脚,迷着眼,两只兔子一起跑,你怎么能辨出哪个是雄,哪个是雌呢?”
古汉语中还有一些表达方式,从字面上看不出它们有什么特殊之处,但它们要表达的意义却不能从表面上反映出来。《左传》的语言在这点上就十分突出,尤其是国与国之间的外交辞令,常常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或意在言外,后代读者感到很费解。阅读古注会给我们很大的帮助。
如在《殽之战》中,秦师即将出征,力阻出征的蹇叔前来哭师,对孟明说:“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这时秦穆公立刻骂他:“中寿,尔墓之木拱矣。”从字面上看是说蹇叔若活到寿数就死的话,坟头上的树也长得能用两手合抱了,这自然是咒他该死不死。而更深一层的意思却是因蹇叔的话给这次出征带来不祥之兆,需要消除影响,所以秦穆公一方面表示自己的气愤,更重要的是希望用自己的话来避邪,使蹇叔的预言不能实现。这样复杂的含义和目的在字面上并没有显示出来,而晋人杜预生活时代去古未远,还了解古人的习俗和心理,所以在《春秋经传集解》中就把此句解释为“言其过老,悖不可用”,是说
秦穆公声明,蹇叔老糊涂了,他的话是昏聩之语,别信他那一套。这样就把秦穆公的意图揭示出来了,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原文。殽之战的结局是秦军大败,主将孟明等被俘。而晋襄公在母亲文赢的请求下又放走了他们,因而受到大将先轸的责怪,派阳处父急速追赶。追到黄河边上,孟明等人已经上船离去。阳处父假说赠马骗他们上岸拜谢以便擒拿,但孟明并没有上当,他站在船头高声道谢,并回答说:“若从君惠而免之(指免于一死),三年将拜君赐。”表面看来,话说得十分客气,但他的实际含义却不是这样。杜预注道:“意欲报伐晋。”杜预的训释帮助读者理解了孟明的言外之意。
在阅读古注时要注意古人注释时常用的一些专用术语。如“谓之”,常常用来沟通同一事物的不同名称,如“宫谓之室,室谓之宫”。“谓之”后面是被解释的词语,用来解择的话方在“谓之”前面。如《尔雅释宫》中的:“室中西南隅谓之奥,西北隅谓之屋漏,东北隅谓之宦,东南隅谓之窔。“谓”的用法与“谓之”不同。“谓”前面是被解释的词语,后面是用来解释的话,往往用较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解释较笼统、抽象的概念。屈原的《涉江》中有“阴阳易位,时不当今”的句子,宋代朱熹为此句作注:“阴谓小人,阳谓君子”。古人有时还用“言”来注释,朱熹在给“登昆仑兮食玉英”作注时写到:“登昆仑,言所至之高;食玉英,言所养之洁。”用“言”多用于点明文句的言外之意。行动饮食是虚,实际是在表明自己“高”而“洁”的品德。
古注是我们训释文言词语的重要工具,希望中学语文教师能够重视它、利用它,不断提高中学文言文的教学质量。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教育科研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