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广》

时间:2024-08-18 09:30:3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李广》

读《李广》

兰 晨

天下之大,竟无他李广容身之地,百姓容下了他,但皇帝弃了他。试问,除了引刀自刭,他还可以有别的出路吗?

空有一心忠肝义胆,却因皇帝和众臣的忌贤妒能而遭到排挤;徒有满腔热血,却与军门无缘,终不曾得到半个侯位。这叫他怎能不喊冤?

他的死可以有“天妒英才”来描述。一个人的死要是可以像他那样举国同悲,也算是百姓给凶他最好的评价。虽然他没得到功名,也算是有些收获吧!

我想,李广也只是当时众多忠臣的一个代表,一个时代,不会只是一个李广,司马迁最同情他,所以写了他,也许也是因为他的死最可惜,皇帝不惜他,还有百姓爱戴他,最重要的是,历史记住了他:封侯自短暂,英名万古传。

***********************

读《李广》有感

刘 擎

人生在世,难免有不如意的事。李广就是一个例子。但我认为,当遇到不如意的事时,应该仔细考虑一下,是否有其它更好的办法。

犹太人曾经说过:“最聪明的人是卖豆子的人。豆子卖不出去可以磨碎了卖豆浆,豆浆卖不出去可以晒干卖豆腐干,豆腐干卖不出就干脆把豆腐干腌起来做成腐乳。另一种方法,豆子卖不出去就让它长长点,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出去,就干脆再让它长长点卖豆苗。如果豆苗还卖不出去,就把豆苗移到盆里卖盆景。如果盆景还卖不出去,就把豆苗拨出种在土壤里,等到来年冬天,就会又长出100多粒豆芽。这是一件多么划算的生意呀!

李广不是犹太人,没有经商者圆滑的头脑,长远的打算,李广迷路,获罪后,想不开就自杀。他怎么就不像张骞呢?我们似乎该学学犹太人了。

***********************

读《李广》

雒 予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人对我为公。我绝不对人人不公”。这是我做人的标准,而被誉为“汉之飞将军”的李广,却因无法忍受卫青等人对自己不公平而引刀自刭,这又是何苦呢?

在右北平战役中,李将军面对成千上万的胡兵,那是何等的神勇,意气自如,用自己的才能和谋略,等到了援兵的到来,并击退了匈奴。

像这样一位文武双全,才智过人的大将,却又在一点小折挫面前做出意想不到的举动,甚至违抗军令,最终引刀自刭,这是何等的不应该啊!

李将军的死不仅给自己的军队带来极坏的影响,而且是毫无意义的,他为何不冷静下来好好反省一下呢?

敢死未必真英雄,大丈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

读《李广》

张无迪

读过《李广》一文,不由为他感到惋惜,作为一个非凡、勇敢、机智,且能与士卒同甘苦,功勋卓著的“飞将军”最后竞以行军中迷失道路获罪,愤恨自杀,这是因为什么,卫青说是由于他的“数奇”就李广认,最后说:“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开哉!”其实这都不是要本原因,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统治者,上层统治集团,他们刻薄寡恩,且妒贤害能,最终造成了李广悲惨命运。

司马迁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来形容李广,来赞美李广行为方正,他正如鲁迅所形容的“中国的脊梁”他虽然遭到统治者的迫害,                                                                 但他的光辉是盖不住的,作为方正之人永远都会在历史上刻下自己的姓名。

***********************

读《李广》

赵 爽

李广者,汉之飞将军也,是令匈奴兵闻之丧胆的大将,但终以自刎了此生,细想之下,这与李广平日处事作风有很大关系。

其实,古代社会与现代颇有相似之处,一个人,如果太锋芒毕露,大都不会有所善终,一个人不能融于集体,毕竟不能算是一个成功的人,李广之死,究根结底,与其性格之自负,为人处事之异于同僚,有很大关系。作为一位具有非凡勇敢和机智,且能与士卒同甘共苦的将领而言,如果没有得到皇帝的认可,赞同,且被官宦形成的圈子所排斥,即使得民心,又能如何?

李广一生与匈奴进行七十多次战争,却未被封侯,就是最好的证明。做人虽然应该正派,刚正不阿,但大丈夫亦需要审时度势,把握机会,便自己不致于落伍于时代。

俗话说得好“枪打出头鸟”,因此,做人应该不要锋芒太露,但也不可太过低调,“中庸”之说,应该就是为人之道吧!

***********************

读《李广》

陈广葸

读《李广》一文后,颇有感受,认为李广之死,实属不值。

李广生平英勇无比,但却没有被封侯,的确是当时圣上妒贤害能,刻薄寡恩。在抓单于之战中,卫青把李广的军队并入右将军的军队,因为皇上的告诫和自己的私欲,李广很有骨气,不屈从,但后来被迫遵从,后因迷路而被治罪。他因不肯被司法的官吏审问治罪和对卫表的愤恨,所以自杀。他的自杀太不值得了。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何况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不应该就这么死了,怎么连这么小的挫折都忍受不了。就算被贬为庶人,还可以重新开始嘛!张骞和右将军有大丈夫的气慨,不因一点挫折而自杀。

李广应具有一点能屈能伸的大丈夫气慨,这样自杀岂不是很可惜!

【读《李广》】相关文章:

《李广射虎》教案06-06

《李广射虎》说课稿04-14

三年级下册教案:李广射虎08-02

读茨威格10-12

多读会读巧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初探07-20

读《窃读记》有感07-02

读《窃读记》有感08-03

读沈从文《边城》10-29

读幼师的总结02-03

读忆秦娥赏析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