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前方》教案2 教案教学设计
《前方》简案
一、导入
这篇文章与前面的有何不同?
二、看到这幅图片,你能想到什么?学生回答
【明确】如果给图片配上文字,写成一篇散文的话,那么还需要对图片本身进行再挖掘,那么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作者曹文轩对于这幅图片是怎么挖掘的,他又挖掘出了什么有深意的内涵。
三、1生朗读第一段,学生思考回答,这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主要是对图片本身内容的一种描述,或者说是一种揣测。
四、第二段:本文的文眼。着重写的是离家,与之前学的归家不同,这叫“反弹琵琶”,这也是本文的写作特色。那么,人们离家到底要找寻什么?
五、学生阅读第3~7段,概括“人为什么有离家的欲望”
【明确】1、如同动物,人有着离家与远行的习性
2、外面的世界诱惑着人们走出家门
3、由于外在压迫,人不得不离家
4、人的理想决定着人要不断向前走
六、如何理解第7段中反复出现的“前方”,学生评点、交流
【明确】象征性,“前方”在这儿更多的不是空间上的概念,而是指人的理想,是理想的召唤
七、1生朗读第8段,这段在文中有何作用?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承上启下;呼应前文,回到图片本身
八、阅读9~10段,学生评点,如何理解“人生是一场苦旅”,明确“家”、“路”等词语的丰富内涵
【明确】 “家”指人的精神家园,心灵的归宿
“路”指人生之路,是人们找寻、追求的过程
九、第11段,“人的悲剧性实质”在于哪些方面?如何理解?
讨论明确
本教案转载自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http//:www.oldq.com.cn
【《前方》教案2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前方》教案5 教案教学设计12-16
《鸟啼》教案2 教案教学设计12-16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案2 教案教学设计07-10
《六国论》教案2 教案教学设计12-16
《鸿门宴》说课稿2 教案教学设计12-16
《秋天》教案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12-17
《落日》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12-16
教学设计教案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