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文官的死 》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22 21:05:4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个文官的死 》 教案教学设计

 《一个文官的死 》

《一个文官的死 》 教案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家作品,把握小说情节,理解小说主题,品味幽默讽刺的艺术风格。

2.  通过分析典型人物的个性化对话和细腻的心理描写,归纳概括人物的鲜明个性,理解小说的主题。 

3.  掌握以小见大的写作技巧。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对话、心理描写。

2. 小说的典型细节。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 引入:介绍作者引入课文。

提问:什么是“小人物”?描写这类人物的小说有什么特点?有哪些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契诃夫的小说有什么特色?

1. 关于作者:(幻灯片2)

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末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莫泊桑、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契诃夫的小说短小精悍,结构紧凑,情节生动,笔调幽默,语言明快,寓意深刻。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通过幽默可笑的情节进行艺术概括,塑造出完整的典型形象,以此来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状况。

2.  创作背景:(幻灯片3)

19世纪后期,俄国沙皇专制制度盛行,是俄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政府暴戾无道,扼杀自由;百姓饱受压制,怨声载道;整个社会被恐怖笼罩,人心惶惶。上尊下卑的封建烙印死死地将人束缚住,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官场中强者倨傲专横,弱者唯唯诺诺。各种各样的恐惧感、焦虑感压抑着人们,重逾千斤。在这种情况下,《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套中人》等小说便应运而生。本文写于1883年。

(二)破题:

一看题目,就使读者产生一系列的疑问,扣人心弦,既是全文内容的概括,也给人一种沉重感。

(三) 整体感知: 

1.  阅读课文,找出切尔维亚科夫的六次道歉。请两位同学把切尔维亚科夫和       将军的对话读出来。要求读出人物各自的语气语调、个性特点。

2. 提问:切尔维亚科夫每次道歉是出于什么原因? 

第一次:出于礼貌。 

第二次:因为胆怯,怕对方过后暗算自己。 

第三次:满足自尊愿望。 

第四次、五次:达到诚恳的目的和心理安慰。 

第六次:濒临着心理绝望与精神崩溃。 

3. 小组讨论:为什么切尔维亚科夫要道歉那么多次? 

讨论后归纳:在切尔维亚科夫眼里,上层的达官贵人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他们的言行举止都代表着一种意志、命令和心理威胁,对他产生一种现实的压抑感。作为社会底层的小公务员,他有着很强的“自卑情节”,不敢得罪上层阶级,畏惧他们的报复。所以战战兢兢,小心翼翼想挽救。 

投影显示:(幻灯片6)    

人物      切尔维亚科夫               将军

          表现:六次道歉                    

   (个性化的语言)  

                              “没关系,没关系……”

                              “您好好坐着,劳驾!让我听戏!”

                              “够了……我已经忘了,您却说个没完!”

                              “简直是胡闹……”

                              “您简直是在开玩笑,先生!”

                              “滚出去!!”

性格:将军        高高在上     傲慢暴躁

      小庶务官      卑微、胆怯、可怜、可鄙           

4.  小说心理描写细腻传神,找出有关的词语加以品味。

   投影显示:(幻灯片7)

          切尔维亚科夫心理变化:

一点也不慌

心慌了

惶惶不安

怀疑

脸色发白

肚子里似乎有个什么东西掉下去了

(得罪上司的罪恶感、恐官心理、奴性心理)

5. 主人公遇到的本来是一件极小的事情,但他却为这件小事担忧致死。他为什么不安?他实际上恐惧的是什么? 

   小说的背景写于19世纪80年代。当时沙皇政府为了镇压民粹派而实行高压政策,警察和官僚飞扬跋扈,社会非常黑暗。切尔维亚科夫的不安源于他得罪了大官,害怕被报复。从中可见当时社会黑暗与专制导致人民的恐惧和心理扭曲与压抑。

归纳主题:(幻灯片8)

卑微、胆怯、可怜、可鄙 的性格

罪恶感、恐官心理、奴性心理

扭曲的性格与压抑的心理

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专制

主题:通过描写一位小文官因喷嚏溅到将军身上而产生恐惧、

焦虑以致郁闷心惊而死的可笑故事,揭示了当时人们普遍存

在的奴性心理以及对造成这种心理的沙皇专制制度进行了无

情的嘲讽和深刻的鞭挞 。

(四)思考探究:(幻灯片9-11)

1. 作者在小说中怎样表达他的态度?

提示:

契诃夫从不在作品中直接抒发自己的主观态度,而是客观冷静地写人叙事,在平淡中见幽默,在幽默中见深沉。

2. 任何一部好的作品,都会有一些特征性的描写,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征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细节动作、一个场景、一个人物、一种人物关系等。比如《一个文官的死》中切尔维亚科夫的那个喷嚏,就使主人公具有了典型性,成为那些具有奴性的小人物的代表。

    想一想,你还知道中外作品中有哪些具有特征性的描写和典型性的人物形象?

提示:

《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对套子的讽刺性的描写,使套中人别里科夫成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的代名词;

《项链》中的项链,使路瓦栽夫人成为爱慕虚荣、追求奢华的庸俗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形象;

《药》中的人血馒头,寥寥几笔使华老栓成为落后、愚昧、迷信的小市民的典型代表;

《孔乙己》中的长衫,让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典型形象跃然纸上。

(五)布置作业

1. 完成课后练习第一、第二题。

2. 课后阅读契诃夫的《套中人》等其它作品。

 

【《一个文官的死 》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贵在一个新字》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07-10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案教学设计09-22

《夏》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8-21

《心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5-28

《松鼠》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6-11

《心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4-20

教学设计教案05-19

《怀念红狐》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8-19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8-01

白色鸟(教学设计A ) 教案教学设计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