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4-09-14 11:55:4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齐桓晋文之事(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18.齐桓晋文之事

齐桓晋文之事(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孟子》

 作者  湘子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具体内容;

  3 学习孟子的论辩技巧;

   4.文言实词、虚词及重点语言现象和句式特点;

重点难点

  1.孟子的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及在文中的体现;

  2.孟子的论辩技巧;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简介作者                                                                     1.简介作者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思想,并有所发展。他主张人性本善,认为凡人皆可为尧舜,每个国君皆可成圣王,在此理论基础上他建立了仁政的思想体系,并提出了仁政的规划。他宣传仁义,抨击暴君暴政,提出了一系列比较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他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民本思想。孟子有平治天下的抱负,也有有所不为的操守,他提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成为封建时代士大夫进退的准则。孟子渴望统治者任用他以施展抱负,他每到一个国家见到国君,都反复讲仁政的好处。当他认为这个国君无意用他时,他决不趋炎附势迁就权贵,而是怅然离开。对国君他采取傲然视之的态度,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2.背景资料:

在先秦时代,“王道”和“霸道”是一对相对的概念。

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

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

战国时期两大政治体系:

王  道 霸  道

1. 以仁义行“仁政” 以武力、刑法、权势行“霸道”

2.  “王天下” “霸天下”

3. 以德服人 以力服人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发展为一套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但当时的社会主流是崇尚霸道。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而孟子的仁政王道学说,在当时却行不通。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商鞅),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战国诸侯,都想用“霸道”来实现自己的扩张欲望。孟子出于“民本”的出发点,奔走各国,号召诸侯施行“王道”。今天来学习他是怎样说服齐宣王的。

二、 整体把握结构思路

1. 欣赏朗诵录音,思考

孟子劝说齐王如何治国,其根本主张是什么?是怎样一步步地说服齐王的?

--“保民而王”。

2. 理清结构思路

文章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批评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第三部分(“王曰:‘吾,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三、 逐段研读,理解内容,欣赏辩论技巧

第一部分  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批评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可分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则王乎”),提出并明确话题,以问“霸道”开始,转入说“王道”。

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晋文称霸的事,正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

齐桓公、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中的二霸。前者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后者曾定乱扶周,破楚救宋,都是当时的霸主。因为他们的行事不是靠仁政,而是凭武力,因此被儒家称为“霸道”。问齐桓、晋文之事,等于问霸道之事,这对于崇尚王道的孟子来说,无异于劈头一瓢冷水。而孟子以“臣未之闻也”一句,轻轻把话题岔开,转而谈论王道。 

*辩论技巧: 掌握对方心理,进而因势利导。

孟子能掌握齐宣王问霸政的目的只是想统一天下,故立即引导他讨论可达到统一天下的方法--行王道(仁政),促使宣王有兴趣与孟子继续谈下去。

“保民而王”,国家富强正合于宣王之意,故他便有更大兴趣讨论王道,保民之道了。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到“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提出“保民而王”的中心论点,肯定齐宣王能够保民而王。

在孟子看来,王天下的关键在于行仁政,所以孟子首先提出“保民而王”的政治主张。

然后再紧紧抓住齐宣王的“不忍”大做文章。在这里,孟子抓住了齐宣王“以羊易牛”的事例加以阐发。老百姓看到“以羊易牛”,以小易大,认为王是爱财;孟子则不同,他肯定王有“不忍之心”,只是没有把为仁之事继续扩展下去。

这说明齐宣王已经有了“保民”的基本条件,具备施行王道的基础。同时也为下文论说宣王没有实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埋下了伏笔。

 *辩论技巧:把握对方的漏洞,而又主动排解。

孟子主动提出难题(百姓对宣王的误解)责难宣王,使他内心自我矛盾,后却又主动为他辩解。目的是:

(1)使宣王不得不佩服他。

(2)为宣王开脱百姓对他的误解,讨悦他的欢心,更有兴趣与他讨论下去。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不是“不能”, 而是“不为”。

首先,孟子以一组巧妙的比喻,正面引出“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的结论。

其次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这组对照性比喻,进一步阐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

最后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孟子突设两个比喻,反问宣王“举百钧之而不举一羽,察秋毫而不见舆薪”是否可能。

孟子用这两个比喻说明齐宣王能够对牛大施怜悯之心,却对老百姓毫无恩德,这只能说明他不肯施恩于百姓。也就是说,齐宣王之所以不能“保民而王”,是“不为”,而不是“不能”。

齐宣王就问及“不为”与“不能”有何分别。

孟子又用“挟泰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两个比喻,进一步说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

“不挟泰山以超北海”─不能(难事)

“不为长者折枝”─不为(易事)

--恩及百姓如为长者折枝般容易

明确指出齐宣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为长者折一根树枝,这是多么轻而易举的事!

接着,孟子重申恩及百姓结果:

恩及百姓à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à

(推恩、行仁政) 1. 天下可运于掌,可保四海

2.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不恩及百姓à 不推恩,行霸政à 无以保妻子

最后,勉励宣王实行王道。--应效法古之人(非齐桓、晋文霸主);请仔细权衡推恩不推恩。

*辩论技巧:

1.用比喻手法向宣王发问明显浅显问题:以不举一羽、不见舆薪、不为长者折枝比喻“不为”,以不能挟太山以超北海比喻“不能”等,目的是请君入瓮,引出对“仁政”的议论,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

2. 正反对比: 以“挟太山”与“为长者折枝”对比阐述“不为”与“不能”的不同;“推恩”与“不推恩”及其结果的对比,让齐宣王深知问题的严重性;

3. 排比句式:3个“……为不用……”构成排比,增强语势;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齐宣王不能实行王道,而一心要实行“霸道”。孟子先以“兴甲兵”几句,不直说霸道,却列举了霸道的种种害处,使齐宣王不得不说出“吾何快于是”,从而引导他说出“大欲”。“笑而不言”四字,写出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

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仍是霸业,却故意以口腹声色之娱来揣度,形成文章的顿挫,然后道破其“大欲”乃是以力争霸天下,点明齐宣王的“大欲”后,旋即以“缘木求鱼”这个生动的比喻,彻底打碎了他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有千钧之力。

宣王不禁惊言:有这么严重吗?孟子再步步进逼,以邹与楚战为喻,说明齐若与天下对抗,强弱不均之势显而易见,从而导出小不敌大、寡不敌众、弱不敌强的结论,以使齐宣王彻底放弃“霸道”。霸道的危害既已讲清,孟子再正面铺写行仁政王道的威力,就不能不令齐宣王怦然心动了。 

*辩论技巧:

1.铺陈排比,迂回包围迫使齐王说出“吾不为是也”,直言道出齐王“莅中国而抚四夷”的“大欲”; 

2.比喻手法:“缘木求鱼”比喻“霸道”不可行; 

3.类比说理:以邹与楚战说明霸道不可得天下。

第三部分(“王曰:‘吾,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经过对王霸利弊的说明,齐宣王表示愿意就教,孟子这才水到渠成地拿出了他的仁政主张:

(1)“制民之产”--发展农业;

(2)“谨庠序之教”--重视教化。

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然后再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这一王道仁政模式,以排比句对称说出,说王道制度,极言其利。只要做到这一点,老百姓归附,犹如万条江河归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势。

全篇最后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作结,激发起齐王行王道的信心与雄心。

*辩论技巧:

以两组排比句对比说出古之明君与今之昏君在生产和教化两方面的不同做法,进而又以排比句展示“王道乐土”的美好图景,且又一一对应,整齐严密。

四、 总结全篇思路和写作特点

本文是孟子的代表作品之一,颇能反映孟子散文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论点明确、说理充分、感情激越、气势磅礴这些基本特色。本文是对话体议论文,孟子要在与齐宣王的对话中,使他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他就必须揣摸对方的心理,诱使对方顺着自己的思路来谈话。因此本文在写作上比较曲折委婉,层层深入,而且说理既逻辑严密,又注意形象生动。

1.小结结构思路和辩论技巧:

 

2.小结写作特点:

①论辩善设机巧,跌宕起伏

论述问题先从侧面、远处、外围入手,逐渐引向主旨,形成了迂回曲折、波澜起伏的论辩风格。本文意在宣扬王道,却不直言王道,而以齐宣王问齐桓晋文之事发端。这个开头既避免了平铺直叙,使文章产生了顿挫之感,又使文章形成驳辩的局面,引出孟子的一段立场鲜明的谈话。孟子的答语既表明了对霸道的态度,又机智委婉地把谈话引向王道。但下文又不正面谈王道,而以“以羊易牛”的事例肯定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备行王道的基本条件,借此打开话题,鼓起齐宣王行王道、施仁政的信心和兴趣。接着又宕开一笔,先言“百姓皆以王为爱”,再为齐宣王辩解,使谈话的气氛趋向缓和,进入谈话情境。再以“牛羊何择焉”,词锋一转,为百姓辩解。齐宣王只好无可奈何地自我解嘲。然后孟子好言安慰,以免使齐宣王失去对王道的兴趣。于是齐宣王赞孟子善察人心,悉心向孟子请教。这一段又打又拉,忽起忽落。百姓的揣度,宣王的辩解,孟子的分说,交错间杂,曲折起伏,颇有意趣,最终把齐王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上。孟子仍不直说自己的仁政学说,而是以一系列比喻,说明齐宣王不行仁政非不能而是不为。要使齐王真正倾心王道,必须根除他心中以霸道得天下的大欲。对此,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是什么,却故意不直说,欲擒故纵,先说五种不足,才引出大欲。然后以缘木求鱼和邹与楚战,说明齐王之大欲的行不通和危害。至此,水到渠成,气势充沛地引出了自己的正面观点。

②说理取譬设喻,生动形象

孟子散文长于譬喻,本篇也是如此。如,“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缘木求鱼”“邹人与楚人战”等等,非常生动而又言简意赅地说明了道理。孟子这些比喻,并非实际存在的事物,而是凭空造说,带有寓言性和夸张性,却并不给人虚假之感,而是更显道理之真,情事之实。

③行文铺张扬厉,逻辑严密

本文铺张扬厉,纵横恣肆,各段之间又联系紧密,一气呵成。本文不仅波澜起伏,气势磅礴,而且逻辑上十分严密,一环扣一环,表面上散漫无纪,实则始终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地步步深入,由齐宣王的不忍之心推出他有行王道的基础,进而论述不行王道是不为,而非不能。不为王道是因其心存霸欲,所以又力论霸道的不可行及其危害。至此,孟子才展开仁政蓝图,令齐王心动目眩,迫切希望实行王道,于是孟子又向齐宣王说出了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全文如滔滔江河,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此外,本文还在许多方面表现了孟子的论辩艺术和语言技巧。如以“以羊易牛”这种齐宣王亲身经历的事情说服齐宣王,不仅有故事性,使文章更生动形象,而且也更有说服力,更易被齐宣王所接受。再如文中句式不断变化,大量运用排比句式,而且单句和排比句交错使用,既有引经据典之句,更多明白浅显之语,使全文笔势灵活,文词富赡。

五、 拓展阅读,交流讨论

本文和《寡人之于国也》都谈到“仁政”。到图书馆或上网搜集有关资料,然后与同学交流,说说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和看法。

六、 课堂练习:                                                                    1、翻译下列语句,并揣摩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卸:抵御)

--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

(2).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易:换。宜:应该、应当。)

--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羊去换它(牛),而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3).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乃:是。)

--没有关系,这正是仁爱之道,(只是您只)见到牛而没有见到羊。

(4).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第一个“见”:看见。第二个“见”:被。)

--一车木柴看不见,是因为不愿用视力;百姓不被爱护,是因为不愿广施恩泽。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及:推及、推广到。)

--尊奉自己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奉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幼童,推广开去也爱抚人家的幼童。那么,治理天下便可以像把一件小东西放在手掌上转动那么容易了。

(6).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缘:攀登、爬。)

--凭您现在的所作所为,去追求您所想得到的东西,简直像是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2、 文言特殊句式小结

(1).宾语前置:牛何之?

未之有也

(2).状语后置:易之以羊

             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3).主语后置:宜乎百姓之为我爱也

             若是其甚与

3、根据课文内容对对联:

弃霸道,行王道,保民而王;察人心,得众心,为政以仁。

【齐桓晋文之事(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现代文阅读训练 (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5-29

《春》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9-11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0-19

《称象》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7-09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7-25

《〈宽容〉序言》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6-05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9-17

《我的呼吁》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5-08

药(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0-06

《背影》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