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14 12:50:1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诺曼底”号遇难记》

《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总 课 题 第一单元  亲近文学 总课时 1 第 1 课时

课    题 《“诺曼底”号遇难记》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初步欣赏文学形象的能力。

2、  通过角色假想,对学生进行道德修养教育。

3、  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 目的1、2

教学难点 目的2、3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备课札记

预习要求:

1、读课文,圈画出生字词,并整理到本子上

2、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理清课文思路

3、查阅资料,了解作家及其作品

4、课文中有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影象,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永恒》,由此导入新课。(突出本文的体裁“小说”)

二、信息反馈:

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查阅资料,了解作家及其作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突出名--雨果、时--十九世纪、地--法国、评--浪漫主义作家、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三、整体感知:

1、  默读课文,弄清以下问题:

(1)“诺曼底”号是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况下出发航行的?

(2)“诺曼底”号发生海难的原因是什么?

(3)刚发生海难时船上出现了什么样的紧急情况?

(4)在紧急情况下,船长哈尔威是如何果断地指挥救人的?

(5)这场海难的结局是什么?

(6)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情节。

(雾海夜航--发生海难--舍己救人--船长牺牲)

2、  播放乐曲片段(A、《二泉映月》  B、《梁祝》 C、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D、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启发学生

欣赏比较,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假使要配乐朗诵本文,下面的哪首曲子最合适,为什么?

欣赏歌曲

交流预习

默读、思考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备课札记

四、局部赏析:

启发学生挑选最能感动自己的片段或语句,可作配乐朗诵体验。

片段一(16-35):分角色朗诵,通过短促的对话,引导学生对哈尔威船长在海难发生的危急关头所表现出的勇于决断、沉着指挥的英雄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

(讨论可否配乐)

片段二(39-41):启发学生对哈尔威船长的关心弱者、爱护年轻一代的博爱精神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短短一句话,把船长的救人责任和关心弱者的人道主义精神确保未来的社会责任有机统一起来,一个极富人情味的英雄船长形象跃然纸上。)

片段三(47):欣赏这一段落,可借助音乐的感染力,通过反复的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自己从中体验感悟出英雄形象的壮美。(这是一个浮雕式的特写镜头,人物的刻画生动传神。船长的敬业、尽责精神,坚定、刚强的意志,以及宁死不渝的对轮船和大海的执着的爱浓缩为铁铸的雕像定格在读者的心里。可谓瞬间的举动,永恒的形象。伟大灵魂的化身,巍然屹立与上空。)

五、深入体验:

在学生为英雄精神所深深震撼感染的同时,教师及时抛出问题:假使你就是“诺曼底”号轮船上的一员(船长、乘客、工作人员),在这生死存亡的瞬间,你将会怎样想,怎样做?(逃生,将生的希望让给别人,和船共存亡?为什么?)启发学生对作品中的形象作情感体验并明确:人一生难免会遇到各种灾难,在危急关头,只有沉着冷静、顾全大局、井然有序、听从指挥才有逃生获救的希望,有时灾难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倒是人自私自利的丑恶的灵魂。一个文明人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

六、探究质疑:

1、  哈尔威船长一定要死吗?他不死可以吗?

2、  本文仅仅是一篇小小说,由于篇幅的限制,哈尔威船长的形象尚不很丰满,如想进一步突出其形象,除了原文在叙事写人中作精辟的议论外,还可以有哪些方法来使人物形象丰满起来?请你为雨果先生出谋划策。

(对比烘托    铺垫渲染 … …)

读一读

议一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