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社戏(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社 戏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所表现的童趣,理解儿童之间的纯真的情谊。
2、体会课文中各种描写方法,理解这些描写的作用。
3、读写结合,进行描写性的片段作文训练,提高描写能力。
教学思路:
本文篇幅比较长,内涵丰富,尤其文章开头对“社戏”只字未提,初一学生学习起来可能产生困惑。因而如果按记叙的先后顺序组织教学,学生理解有较大的障碍,倒不如,把文章的结尾作为“突破口”,顺“瓜”摸“藤”,反其道而行之,更容易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教学理念: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童年,回忆自己童年的“趣事”“乐事”,以童心理解童趣。在回忆中展开互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童年是美好的,我们在童年都经历了一些有趣的事情,童年都有自己的朋友,都参加过一些令人难忘的游戏活动,你们还记得这些事情吗?能不能给全班讲一个你印象最深刻的游戏或故事?或者介绍一个印象深刻的小朋友?
学生自由发言,以引起对童年的回忆。
教师:然而你们可知道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小时候最难忘的是什么?
二、讨论解决问题:
(一)学生朗读最后一段: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过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教师: “好戏”“好豆”连续两个“好”字可见“戏和豆”非同一般,究竟豆好不好吃,戏好不好看呢?
学生反复阅读,讨论。寻找答案。
讨论结果:
戏: 白天能“连翻八十四个筋斗”的铁头老生一个也没翻,咿咿呀呀的小旦唱的人昏昏欲睡,起先“踱来踱去”唱,后来索性坐在交椅上唱的老旦使得大家不住地打哈欠。唯一使人振作了一下精神的是“一个小丑被绑在台柱子上,给一个花白胡子的用马鞭打起来》。”仅此而已!于是,双喜他们“喃喃地骂”。“我”也“忍耐地等”。终于大家熬不住了,当双喜提议回家时,“大家立刻赞成”这些都表明“社戏”是乏味的。
豆: 很普通,有“但我吃了豆(六一公公送来的),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为证。况且,孩子们夜晚在船上匆忙中所做的,带有泥土气,缺少调味品的豆,很难和在家由大人精心制作的好吃。
(二)教师:豆是很普通的豆,戏也很乏味,为什么“我”觉得那样“好”?
学生阅读课文,讨论,寻求答案。
讨论结果:
并不是“戏好”“豆好”,而是人好,景也美.
1、 人好
双喜:聪明能干,考虑问题周到,办事果断,很有组织能力和号召力,是个孩子王。
理由:①真正把无船问题解决的是双喜(租不到船就借船)
②解除大人疑虑的是双喜。(打包票,三条理由十分充足)
③出发时,站在船头,水性最好,划船技术最熟练。
④安排船上的坐法很讲究,说明有组织能力。
⑤第一个提出返航且大家都赞成,善于掌握大家的情绪。
⑥告诫大家不要偷得太多,以免被大人发现,说明他比较细心。
⑦与大家商量对策对付八公公。
⑧巧用“请客”对付六一公公。
阿发:憨厚淳朴,待人真诚。 让小朋友偷自己家的罗汉豆。
六一公公:朴实善良,珍惜自己的劳动果实,对别人却又那么慷慨大方。
结论:他们的办事能力,劳动本领,真挚的感情令人敬佩。
2、景好
学生选择自己认为喜欢的课文中景色描写的片段朗读并分析。
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准备相应的多媒体音像材料,与学生的朗读相配合,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各种描写方法的巧妙运用。
主要景物:月下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等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江南水乡的特色。
结论:那朦胧的月色,起伏的连山,无边的豆麦,悠扬的笛声,仙境般的戏台无不充满了诗情画意,令人陶醉。
小结:平桥村的风光、平桥村的人们、平桥村的空气,使“我”领略了生活的自由自在,是“我”在城镇从未经历过的,这样一来,普通的豆不好吃也好吃了,乏味的戏不好看也好看了。本文正是通过对这一段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作者对童年时的朋友的思念,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教师:大家很显然可以发现:本文题目是《社戏》,可前三段只字未提,那么前三段写了什么,与后文有何关系?
学生阅读讨论。
结论:主要写:平桥村是我的乐土。这里可以不学那些难懂的古文,彼此之间平等相待,有钓虾、放牛等趣事。“我“在这里受尽了优待,当然是“我”的“乐土”!这样的乐土上,又有一群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大人小孩当然毫不奇怪。这样的乐土上,再普通的豆,再乏味的戏也自然与众不同。
三、拓展练习
我们在童年时期,大多数都因为幼稚或好玩,作过一些调皮的事情,甚至某些恶作剧,长大后回忆起来自己都觉得好笑。对于这些,我们没有必要持批判态度,因为它早已过去。正如本文中鲁迅先生所描述的“偷豆”事件,这是童年的真实。请以“童年趣事”为题,写一段话,把自己的童趣真实的再现出来。
板书设计:
双喜:聪明能干
戏 人 阿发:憨厚淳朴
好 六一公公:朴实善良
月夜行船
豆 景 船头看戏
午夜归航
说课《社戏》
王 勇
《社戏》一文篇幅比较长,内涵丰富,虽然年代久远,却香如陈酒,因而始终入选中学语文课本。作为一篇经典性文章,学习目标不难确定,主要是理解课文所表现的童趣,理解儿童之间的纯真的情谊;体会课文中各种描写方法,理解这些描写的作用。
但是开头三段对“社戏”根本没有提及,加上受“快餐文化”和“浅阅读”的影响,对初一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可能产生困惑。因而如果按记叙的先后顺序组织教学,学生理解有较大的障碍。如何安排教学过程,选好突破口成为问题的关键。
一方面,根据初一学生好奇心非常强,特别是对名人轶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结合本文的具体特点,把文章的结尾作为“突破口”,顺“瓜”摸“藤”,反其道而行之,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一反常态给学生以新奇感,二是利用其对名人的好奇心。这两点足以让学生带着猎奇的心理迅速走进课文。
另一方面,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比较容易关注与自己的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事情,也容易对自己的生活有关联的事情感兴趣,甚至产生共鸣,如果我们阅读教学能达到“用作者的话诉说学生自己”的共鸣效果,让学生和作家的心相通,化他人为自己,进行角色转换,文章就不再与我们隔膜。《社戏》虽然课文年代久远,但所反映的是儿童生活,距离初一学生的实际心理并不遥远,可以注意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童年,回忆自己童年的“趣事”“乐事”,以童心理解童趣,更容易理解课文,更容易展开互动。
因此首先,在教学的第一环节,引导学生回忆童年,接着提问你们可知道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小时候最难忘的是什么?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入课文的最后一段,进入教学的第二环节,然后提问:“好戏”“好豆”连续两个“好”字可见“戏和豆”非同一般,究竟豆好不好吃,戏好不好看呢?进一步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于是就开始自觉的反复阅读、互相讨论、寻找答案,最后得出结论:豆是很普通的豆,戏也很乏味。在不知不觉中学生自己初步整体感知了课文。
接着,用豆是很普通的豆,戏也很乏味,为什么“我”觉得那样“好”?这一提问进入教学的第三环节,研读分析课文。学生可以很自然的得出结论:并不是“戏好”“豆好”,而是人好,景也美。对人好的讨论完成了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儿童之间的纯真的情谊。而对景美的分析,侧重于语言的运用的欣赏,描写方法的学习。于是学生在抱着想求证内心疑惑,满足内心需要的迫切愿望,伴随着探索的乐趣,在快乐的气氛中领略了鲁迅《社戏》的语言魅力,感受到了童真、童趣。
这时学生自然会发现课文题目是《社戏》,可前三段只字未提,那么前三段写了什么,与后文有何关系?通过讨论可以得出明确的结论。
最后,再拓展练习环节,再次让学生说写自己的童年趣事,较开始思想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有利于理解课文。
本篇教学设计,从导语开始就注意站在学生的心理需要角度来关照课文,从与学生心理需求的角度切入,无论是对主题的理解还是艺术手法的赏析,都站在了学生的角度,因而学生兴趣浓厚,读得认真,讨论的热烈,研究的仔细想得也较深远。
【社戏(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宽容〉序言》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6-05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9-17
药(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0-06
《背影》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9-11
《劝学》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