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蜡烛(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蜡烛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文章的的感人之处。
2、进一步学习人物的塑造方法,并训练初步赏析人物的能力。
3、认识战争的残酷性,从而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操。
教学重点: 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揣摩意义深刻的语句。学习结合情境分析人物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者是根据拼音写汉字:
贝尔格莱( )德 拂( )晓、 瓦砾( )、 地(jiào)( )、(p f )( )、衰( )老、屏( )障、 颤巍巍( )、 jú( )躬、绸(duàn)( )、(f l ng)( )、惊(ro)、( )、晨(xī )( )
2、辨析下列多音字:
(1)散:散( )文;散( )步 (2)削:削( )去;剥削( )
(3)间:间( )距;间( )歇 (4)迫:迫( )击炮;急迫( )
(5)晃:晃( )眼;摇晃( ) (6)堡:堡( )垒;十里堡( )
(7)揣:揣( )在怀里;揣( )测; 挣揣( )
3、辨析形似字:
(1)瓦砾( );闪烁( );众口铄( )金 (2)契( )约;挈( )带;锲( )而不舍
(3)地窖( );窑( )洞;窟( )窿 (4)枝柯( );孟轲( );坎坷( ); 苛( )刻;百舸争流( ) (5)水坑( ) 火炕( ) 杭( )州
(6)揣( )测;踹( )开;喘( )气; 湍( )急;祥瑞( )
4、词语积累
(1)烧灼:烧、烫,使受伤(2)珍藏:认为有价值而妥善地收藏;(3)穿越:通过;穿过。(4)目睹:亲眼看到。(5)拂晓:天快亮的时候。(6)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7)地窖:保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8)匍匐:爬行。(9)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竭,尽。(10)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副,符合。(11)耸立:高高地直立。(12)柔和:温和而不强烈。(13)闪烁:(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14)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15)颤巍巍:抖动摇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16)肃穆:严肃安静。(17)永垂不朽:(多指姓名、事业、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
5、作者简介 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
6、复述本文的故事情节,整体感知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写一位南斯拉夫老妇人为一位解放南斯拉夫的苏联红军战士掩埋尸体和用她珍藏45年的结婚喜烛表示悼念的经过,表现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敬爱之情,高度赞扬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用血肉凝结成的战斗友谊。
7、阅读课文,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
8、作业,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1、讨论:读罢本文,我们不禁为文中老妇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深深的感动了,现在请大家讨论这篇文章感人的艺术效果是怎样产生的?
明确:首先是题材的感人
其次是写作方法。作者是创作之前对事件这所以感人的种种因素作了详细的分析,在叙述过程中,对感人的因素进行着力的描写。
2、本文所涉及的事件中有哪些感人的因素,请分析
第一,环境危险,炮火连天
(1)找出文中写炮火的语句,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第2段)从这句描写中可以看出战争的残酷,侧面反映了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暗示苏联红军为解放南斯拉夫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同时渲染了气氛,也为下文战士的伤亡和牺牲作了铺垫。
☆(第5、7段)德国人的炮火“整整一天”“一直轰到太阳落山”,再次交代了战场上环境的危险,这也是为下文做好铺垫。
☆(第10段)插叙老妇人的遭遇,写出了老妇人对敌人无比仇恨,对红军战士无比敬佩热爱的原因。
☆(第11段)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老妇人被这一震,耳朵也聋了,脑袋碰在墙上,失去了知觉。
☆(第13段)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黑色的泥土直翻起来,柱子似的。碎片把那些剩下来的树木的枝条都削去了。
☆(第16段) ☆(第18段) ☆(第20段) ☆(第24段) ☆(第30段)
本文中,作者并不是笼统地写一句就算了,而是几乎隔一行就写炮火,把老妇人一直置于一个十分危险的环境中,让读者一直为老妇人的安危担心,老妇人在炮火中的种种行为就格外地感人。并且让人思考老妇人之所以这么做的精神力量来自于哪里
(2)为什么那么猛烈的炮火老是在离老妇人很远的地方响起。这里有没有言外之意?
答:喻指法西斯的炮火在反法西斯各国同盟的友谊的巨大力量面前也望而却步了。
第二,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烈士非常吃力
(1)找出文中写老妇人掩埋烈士遗体的动词思考这些动词的作用(见书17-26段)
作用:这些动词的作用表现了老妇人身体的衰弱
(2)文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老妇人的身体不是很好?
答:两次“休息”“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颤巍巍”等词。
掩埋烈士的每一步老妇人都非常吃力,假如笼统地说“她非常吃力地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那就不够感人,作者是这样写的:“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也许有一小时。”这样描述,情景历历在目,仿佛老妇人的喘息声都听得见,真是感人肺腑
(3)老妇人能够舍身掩埋红军战士的动机是什么?
答: 动机:痛恨法西斯,热爱自己的祖国。(红军战士是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的,他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土地上。坟堆是南斯拉夫老妇人育西乞为他堆的,她不忍心红军战士暴尸战场,她要让红军烈土安息在南斯拉夫国土上。)
第三,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的遗体
第四,点在坟头上的蜡烛具有特殊的意义。
(1)蜡烛是本文中人物情感的寄托线索,请 从课文再找出有关烛光的描写。
蜡烛是这篇文章中一个小小的道具。文章在第28段交代了蜡烛的来历“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这个交代说明了这支蜡烛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虽然渺小,但却是老妇人的宝物,老人把它最珍贵的宝物奉献给了烈士,也反映了老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文章后面多次对烛光进行描写,特别是文章的结尾处“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这里的描写不仅仅是烛光的写照,而且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这烛光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老人与烈士之间的母子深情。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深挚的情谊,战争才能够取得胜利。
(2)谈谈结尾句的含义(见书32页)
(3)完成课后练习二,理解蜡烛的象征意义
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凡是涉及到这四点时,都着力的描写,造成了感人的艺术效果。除此之外,还写了红军战士的反应,也强烈的感染着读者:如40段,42段
3、本文以写人为主,为什么以蜡烛为题?
答:它寄托了老妇人对苏联红军烈士的沉痛哀思,象征了老妇人对苏联红军烈士深沉而强烈的母爱,也象征着两国军民在正义的反侵略的战争中结下的战斗情谊永不磨灭,永远流传。此外,蜡烛还是本文的线索,它把文章的前后情节衔接了起来,使得文章脉络清晰,人物形象更加感人。
4、总结本文的主题思想。(见全解)
5、作业:掌握生字词,各抄写两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