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林黛玉进贾府(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林黛玉进贾府
曹雪芹
备课人:小果
教学目的:1、了解小说的典型环境--荣国府的环境
2、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3、作品是怎样通过黛玉的行踪描写环境刻画人物的?
教学重点:环境和人物形象
方 法:阅读鉴赏
时 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要点:小说的典型环境
步骤:
一、导语 略。
二、阅读课文,理清林黛玉的行动路线。
1、弄清楚黛玉的行动路线
贾府外部所见--→荣府贾母房中--→贾赦房中--→贾政房中--→再回到贾母房中。
2、学生在练习图上画出林黛玉的行动路线。
三、分析贾府环境
1、提问:作者写了贾府的哪些环境,有何特点?
概括:外观宏伟,布局讲究,陈设华贵,奴仆众多,礼节繁杂。
2、边读课文,边体会环境描写的内容。
①外观宏伟--体现一个“大”字。位于繁华大街,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扁上五个大字,“荣禧堂”三个大字;大紫檀雕螭案;墨龙大画等。“大”字不仅表现了贾府建筑的宏伟富丽,也暗示了贾府显赫高贵的社会地位。
②布局讲究--贾府的布局,不仅外观壮丽轩峻,内部也气概不凡,使一个出身并不低微的巡盐御史的千金小姐也大大吃惊。府内门廊如海,花样繁多。如正门、仪门、垂花门、游廊、影壁、屏风、厅堂、穿堂、耳房、厢房、暖阁等,显示出侯门贵族的大气派。
③陈设华贵--名贵的家具、字画、古玩,各种摆设,镶金嵌玉,金碧辉煌,尤以“荣禧堂”为重点。如匾额:斗大的字,赤金九龙,题字、印玺等,处处显示出主人的社会地位之高。再如陈设:大紫檀雕螭案、青绿古铜鼎、墨龙大画,显示高贵豪华。耳房陈设:洋罽靠背、引枕、条褥都饰以龙蟒,小几、香盒酒觚、茗碗乃至痰盂都各具特色。
④奴仆众多--轿夫、丫环、小厮、嬷嬷等华冠丽服,与众不同。
⑤礼节繁杂--吃、坐、穿、行等都有很多花样。
3、上述环境描写,是通过什么连接起来的?
通过黛玉的行踪看见的。
4、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通过黛玉之眼来描绘,使这个千金小姐也感惊奇,突出贾府的与众不同。
②揭示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盒社会地位,宁荣二府都是奉旨“敕造”的,“荣禧堂”又是皇帝御笔书赐,室内陈设的物品显示出对君王的忠诚与尊敬,来往的宾客也都是豪门贵族。
四、课堂小结
五、课堂练习
思考题:作者是怎样将众多的人物引出场的?
第二课时
要点:理解人物的出场与层次
步骤: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人物的出场
阅读课文,找出林黛玉在各个房中见到哪些人物?一起归纳--
1层:开头写黛玉在贾府外部的所见所感。
2层:贾母房中:
先见贾母(正面写、实写、略写)
陪坐邢、王二夫人,孙媳李纨(集体介绍,略写)
迎、探、惜三姊妹到来(迎、探详写,惜略写)
第一次正面写黛玉(第一个高潮)
凤姐出场(正面写、详写、实写,第二个高潮)
对黛玉作第二次描写
3层:贾赦房中:黛玉见贾赦,只传话,未见面(侧面写、虚写)
4层:贾政房中:
黛玉见贾政,未见人,只写起居厅室(侧面写、虚写)
王夫人介绍宝玉,未宝玉出场作铺垫(侧面写、实写)
5层:回到贾母房中:
贾母房中吃饭(为宝玉出场提供特定场所)
宝玉出场(穿着、外貌、神态、性格。正面详细实写)
通过宝玉之眼第三次写林黛玉(第三个高潮。正面详细实写)
交代对黛玉生活起居的安排。
小结:通过黛玉的行踪,介绍了贾母、邢、王二夫人、迎、探、惜三姊妹、凤姐、贾赦、贾政、宝玉等十个主要人物的出场。
三、分析详略安排(见上文括号中的评点)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背诵文中的两首词以及对迎、探、惜三姊妹、黛玉、宝玉描写的句子。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
步 骤:
一、复习上节内容,检查背诵
二、分析林黛玉的形象以及作者的写法
阅读课文中对林黛玉的动作、语言、心理、外貌、神态等的描写,讨论
1、先从心理描写入手: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恐被人耻笑了去。” --细心,多虑,自尊,有寄人篱下之感。这是她的性格基调。
2、写语言:
“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去迟了不恭,异日再领,望舅母容谅。” --聪明识礼,心思过人,既表明对邢夫人的尊敬与感激,又表明她顾全大局,待人接物处处留心。
“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照应贾母的话,心细,随机应变。
3、写动作:
“进了城,从纱窗中瞧了一瞧。”在王夫人房中,“黛玉度其位次,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动作文雅,细心文静,绝对不轻易从事。
在贾母房中吃饭:“十分推让。” “规矩随和”。--灵活,随机应变。
4、写外貌:
众人:“年貌虽小,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貌虽弱,却有一段风流态度。”
凤姐:“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
宝玉:“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貌美,体弱,多愁多病又多情。沉静,内向。活脱“病西施”形象。
通过众人眼中所见,步步写来,由远而近,由表及里,逐步展开。
三、分析王熙凤的形象及作者的写法
分四步:写出场,绘肖像,见黛玉,回王夫人。
1、写出场:
“一语未了……放诞无礼”--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放诞无礼”的泼辣性格立现,表明其特殊的身份和地位。
2、绘肖像:
①服饰:头上……顶上……身上……下着……--描写极有层次。珠光宝气,贪婪俗气,表现其内心世界空虚。
②神态:丹凤三角眼,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耽唇未启笑先闻。
--刁钻,狡黠,美而不善,令人敬而远之,畏之。
③贾母介绍“凤辣子”--得宠。
3、见黛玉: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肉麻的恭维。
“继而试泪”--讨好。
“该打,该打。”--唯贾母之命是听。
问黛玉,拉手问:“妹妹几岁了”--关心、讨好。
问婆子们:“林姑娘的东西……”--专权,讨好。
--匆忙之间,情感发生多次转变,察言观色,逢迎机变,恃宠专权的特征刻画的入木三分。
4、回王夫人:
①谈月钱。
②问衣料,安排黛玉生活起居。
--恃宠专权,发号施令,着实给人有“威不露”的压力,也表现其机变,果断能干的才能。
归纳:王熙凤美丽漂亮,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刁钻狡黠,逢迎机变,八面玲珑,对上阿谀奉承,对下专横跋扈。正如仆人兴儿所说:“上头笑着,脚下使绊子。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她是独揽贾府大权的实际统治者。
补充:除了课文节选外,小说中还通过王熙凤和贾府各种人物的交往关系,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了王熙凤性格的复杂性。
①冷子兴之口:“模样儿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深细,男人万不及一。”
②与宝黛的关系:虚情假义,暗中破坏。
③与迎探惜的关系:善于逢迎,八面玲珑。
④与尤氏姊妹:撒泼放刁,无赖混闹。
⑤与贾琏平儿:善于用人,左右逢源,嫉妒心重。
⑥与奴仆的关系:专横跋扈。
⑦与贾瑞、贾蓉的关系:刻薄狠毒,阴险荒淫。
⑧与都察院、馒头庵的关系:依仗权势,胡作非为。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中描写重点人物的句子。
第四课时
教学要点:分析宝玉形象,比较几个疑难点,总结全文
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阅读课文,划出描写宝玉的句子。
三、形象分析:
作者是怎样写宝玉的?侧面勾勒。肖像描写。二词概括。语言动作。
1、出场前的侧面描写
①王夫人介绍:“孽根祸胎”、“混世魔王”,“时而甜言蜜语,时而疯疯傻傻”
②黛玉思忖:听母说“顽劣异常”,“极恶读书”,“喜欢在内帏厮混”。
--贬!欲扬先抑,与下文形成鲜明对比。贬斥之词说明宝玉的所作所为是与封建正统观念相抵触的,是与世俗的常情格格不入的。他是封建阶级的一个“叛逆”子孙,但因为他是贾府核心人物贾政王夫人的儿子,从小得到老太太的疼爱,他在贾府便居于无人敢管的地位了。
2、肖像描写
①出场外貌--穿戴华美高贵,长相英俊潇洒,眉清目秀,英俊多情,聪明灵秀。但难知底细。
②黛玉感觉--何等眼熟,大吃一惊。照应“木石前盟”。情真,意真,与前文对照,为宝黛的感情融洽、爱情的产生埋下伏笔。
3、《西江月》二词概括
似贬实褒,寓褒于贬。表面上是用世俗的观念批判宝玉,实际上是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不愿受封建传统的束缚,厌弃功名利禄,要求独立不羁,个性解放,不服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不安于他们所规定的本分。这是正文反作的写法。是对宝玉的赞扬。
4、语言动作
①语言:给黛玉取别号。抨击“通灵宝玉”--纯情,不管世人诽谤。
②动作:摔玉的行为--不信邪,没有封建礼教的腐臭味。
归纳:贾宝玉是封建贵族家庭的叛逆者,具有反对封建礼教,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蔑视世俗,不安本分,随心所欲,重情不重礼,尊重个性,否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是一个反对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叛逆青年形象。
四、比较几个问题
1、人物出场的比较
不同的出场,显示出人物不同的地位和性格。
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谨慎自尊。
宝玉:“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年少性急,急促,不似丫环的动作。
凤姐:人未到,笑先闻。--风风火火,放诞泼辣。
贾母:最先迎上来,将黛玉搂在怀中。--晚年丧女,心疼外孙。
2、宝玉与凤姐见黛玉的比较
凤姐见黛玉:说悲就悲,说喜就喜。极尽讨好逢迎之事。
宝玉见黛玉:觉得面善,似曾相识,情真意切。
3、起居内室的比较
贾赦房中:许多盛装丽服的姬妾,分明是个老色鬼。
贾政房中:古玩、字画、情趣不俗,是个谨慎的朝廷命官。
4、黛玉与凤姐外貌比较
黛玉:超凡脱俗,病态美。
凤姐:珠光宝气,贪婪俗气。
5、宝黛初会的比较
共同点:似曾相识,息息相通,都觉得面熟。
不同点:表现不一样。
黛玉:“好生奇怪,像在哪里见过,何等眼熟到如此?”--面上不露,有寄人篱下之感,谨慎、文静、沉着,有教养。内心一惊(存于中)
宝玉:“这个妹妹我见过。”“虽然未曾见过……像旧相识一般。”--直言不讳,表现他骄纵惯了,毫不在乎,坦率直言。面上一笑(发于外)
宝黛初会,两人产生了互相熟识的心灵感应。一是照应第一回中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的故事,给两人的关系蒙上一层浪漫主义的色彩;二是表现两人感情上的默契,为后来两人爱情的发展铺垫张本。
五、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