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教案教学设计
12.时 间
一、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一 )山东清平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在山东省立济南高中任国文教师。1935年秋进入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赞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应聘留校任教。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直至现在)、系主任(至1983年);1978年开始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至1984年离职。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
季羡林先生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他的学术研究领域主要有印度古代语言、中印佛教史、吐火罗文译释、中印文化交流史、比较文学、文艺理论、东方文化、敦煌学等,范围之广,国内外罕见。除了学术研究,季先生还是国内外公认的散文大家.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他还付出大量精力担任行政职务,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主持多个重要的学术团体。季先生曾任北大东语系系主任长达40年,为我国亚非非通用语种的教学和科研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我国的东方学、敦煌学、比较文学、佛教研究、中外关系史研究事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贡献卓越。他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神州文化集成》、《东方文化集成》等大型丛书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构建全民族人文精神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100多部著作已汇编成24卷《季羡林文集》。
二、词语:
潋(liàn)滟 优哉游哉 《罗摩衍那》
词解:潋滟:①形容水满或满而溢出②形容水波流动。
三、课文研讨:
在本文中,作者以一个智者的思考,形象地展示了他对时间的理解。在平淡却深蕴哲理的文字中,时间的特性、时间与人类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被剖析得淋漓尽致。
(一)结构 将课文分成三部分,并归纳各部分大意:
--第一部分:由座钟引发了对时间的思索。
文章从日常生活的感触出发进人哲理的思索。第一段从桌前的闹钟,到思接千载念起孔子对时光的感叹,不由自然引发了作者对时间的思索。
研讨:时间最大的的奥妙是什么?
时间看不着,摸不到,它的流逝你感觉不到,然而确实是在流逝。
--第二部分:分别从人类的发展史、自然、生死、印度、中国等不同层面来剖析时间的奥妙。
给第二部分划分层次:
1、从人类发展史的角度,提出人与时间关系中的一个悖论。
在人类从远古到发达的现代文明过程中,人一直解读时间,控制时间,但是钟表的发明,却让人类在进步的同时成为了时间的奴隶,这不能不是人与时间关系中的一个悖论。
研讨:为什么说成为时间的奴隶就正是文明的表现?先用书上的话回答,再用自己的活回答。
--第70页2-7行。从对时间感受的“依稀隐约”到表示时间的“清清楚楚”,正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尽管人类因此受到了时间的制约,成为时间的奴隶,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提高了,这正是文明的表现标志之一。
2、大自然对人类的暗示及时间的无限性。
大自然以它的永恒性和神秘性,使时间成为一个标志,但是周而复始的循环却让人类陷入了不可知的无奈。
3、从时间的角度谈生与死的辨证关系。
在生死中,时间的流逝似乎是无痕的,生生死死,一切不过是时间流中的一个过程,是自然但又无法逆转的规律。
研讨:生与死的辨证关系是什么?用书上的四个字回答。--生即是死。
4、比较中国人与印度人对时间与死亡的看法。
面对时间,不同国度的人有不同的观念,文章以印度与中国为例作比较,在信仰佛教的印度,他们把死亡与时间视为同一,顺其自然成为面临时间的最佳方法。但在中国,不少人却要与时间一比高下,欲求通过其他手段来把握流逝的时光。对此,作者作了善意的嘲弄,并表达了对人间时光流逝安之若素的态度。
研讨:①在中国,争取长生的主要是什么人?--有钱有势的人,特别是富有天下的天子。
②怎样理解“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无涯之生!”--体现了作者积极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一个人应该在限制的时光中珍惜时间,体现生命的价值。
在最后一段文字中,作者以辩证的观点,将人与时间的关系视为戴着枷锁跳舞,人类应该学会在限制的时光中追求生命的美丽,珍惜时间才是珍惜生命。
(二)内容研究
1、练习第一题: --命题意图:本题旨在引导学生把握全文的核心思想。
参考答案:第一种。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抒发作者对时间的哲性感悟,通过叙说不同时期不同国度人类对于时间的看法来烘托作者自身对时间的理解:承认生命的有限,在有限生命中珍惜时间,把握生命。
文章第二段到第六段,主要描写古今中印两国的人对时间的态度。文章最后一段点出作者自身如何面对时间的观点。
2、练习二: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训练学生通过咬文嚼字来把握文章思想的能力。
参考答案:第一段文字的重点字词是流逝,时间如流,作者由此点出生命的无常与时光的可贵。
第二段文字的重点字词是奴隶。人类在进步的过程中,通过技术手段来划分掌控时间,不料自身却被时间牢牢掌控,人类面临时间时无力抗争的悲剧性由此可见。
第三段文字的重点字词是“戴着枷锁跳舞”。时光无情,生命有限,人类更应该学会在有限中发挥生命的最大能量。
3、练习三 命题意图:本题重在培养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
参考答案:通过形象化的手法来描述时间的流逝与无情,在文中起到了印证和拓展文章内容深度的作用。以下的语句都是与时间有关:光阴似箭,岁月如梭。 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桃花不知何处去,人面依旧笑东风
4、练习四: 命题意图:本题着重培养学生的比较鉴赏能力。
参考答案:
三段文字都通过形象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忧惧,人类面对时间的无奈。
但在写法上却各有特色。季羡林着重从哲理的思考出发来探讨时间的流逝。朱自清则通过轻巧的抒情加拟人的手法来形象展现时光流去的无情。丰子恺则采用整齐的排比和富含哲理的比喻来写时光的逝去。
语言上,季羡林的文字是饱含哲性、理性而又博学的。朱自清的文字则是轻巧流丽,带有浓郁的抒情。 丰子恺的文字平淡、自然中带有哲理的意味。
【时间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精选5篇)07-29
时间篇(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9-16
《夏》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8-21
《心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5-28
《松鼠》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6-11
《心声》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4-20
教学设计教案05-19
《怀念红狐》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8-19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8-01
白色鸟(教学设计A ) 教案教学设计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