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船 教案教学设计
《纸船》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培养对诗歌的感悟能力。
2、有表情的朗读诗歌,读出语气和节奏,读出感
情。
3、斟酌诗中的字、词,体会诗情,仿写诗句。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导入:(在柔和的背景音乐中)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许多不显眼的一景一物也往往因为融合了这种深沉、伟大的爱而让我们多了一份向往,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冰心的作品--《纸船》,共同感受那满载着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母亲深深思念之情的纸船。
2、介绍冰心及《纸船》的写作背景(可由学生搜集介绍)
冰心(1900-1999)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和《寄小记者》。
《纸船》选自《繁星》,是作者1923年秋赴美留学途中所作,这是作者第一次远离祖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当她孤零零的随着航船在海上漂泊时,对亲人、对父母倍感思念,于是作者把自己复活的一颗童心寄托在小小的纸船上,写成了感人至深的不朽诗篇。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用“轻声倾诉”的形式自由朗读课文,看谁最能传达出诗的情感。
2、个别学生朗读,其它同学点评
(教师进行适当的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划分重音、节奏,进入诗的意境,要读得深情、低沉)
3、全班同学分男女角色,用“深情演读”的形式朗读课文。
方案如下:
(女领)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女合)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男领)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男合)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女领)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全班)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女领)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的入梦。
(女合)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全班)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4、感知、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小结:这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母亲的一曲深情赞歌。
三、合作、探究、质疑
学生四人小组自由讨论、提问,加深对诗中较难诗句的把握,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感悟课文,谈谈自己的理解,教师可参与学生交流。
我在教学中学生主要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1、 文中为什么连续用2个留着?
2、 作者为什么折的是很小的船儿?
3、 诗人明知纸船不能流到母亲那里,为什么还要不停地叠?
4、 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一句中,为什么要用求他?
5、 为什么含泪,为什么悲哀?
6、 诗人为什么借纸船来抒情?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适当引导,同时应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学生只要说得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鼓励。
对5、6两题参考如下:
(5)、思念之苦,难以摆脱。一直在母亲身边,一旦远行,与母亲远隔千山万水,想念母亲的滋味,最是难受,浓浓的爱与悲哀萦绕在诗人心中。
(6)、作者当时在太平洋的轮船上,无法与母亲通信,
惟有幻想能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而纸船正符合身处海上的环境,也富有童稚气,适合表达子女的心态。
四、练字练句,体会诗情
(以第一段为例,改动个别字词,体会表达效果)
我从来不肯丢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
叠成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丢下在海里。
学生自由发言,体会原诗字、句的含蓄、凝练,诗人借纸船托物言情,更能表达出作者对母亲深沉的思念之情和纯洁、美好
的心愿。
五、体验拓展
《纸船》借助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抒发对父母亲的爱。
课后反思:
1、教学设计非常关注朗读感受的过程,从“轻声倾诉”式的自由朗读,到“个别朗读”到“深情演读”式全体朗读,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朗读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基本上能传达出作品的真情,能感受美、体验美,朗读气氛活跃。
2、改诗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让学生感受了诗用词的精练,也进一步理解了诗中蕴含的感情。在此基础上的仿写,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写诗的热情,全班同学互相探讨,热情高涨,纷纷用纯真、童稚的语言抒发了对母亲的赞美之情,我对好的作品整理修改后,专门编辑了一期《献给母亲的歌》的诗文,在班中阅览,让学生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纸船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纸船 寄母亲》教案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10-15
《纸船--寄母亲》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09-16
《纸船和风筝》的教案设计通用08-18
纸船教学反思08-24
《纸船》教学反思08-16
纸船小班教案01-07
纸船与风筝教学反思08-02
《纸船 寄母亲》教案08-06
《小纸船的梦》教案10-16
纸船和风筝的教案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