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长批评高考招生:郭沫若参加高考难上大学

时间:2022-04-14 12:31:1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学校长批评高考招生:郭沫若参加高考难上大学

2006年07月15日04:03 中国青年报 谢湘

大学校长批评高考招生:郭沫若参加高考难上大学

  这两天是全国高考重点线以上学校录取的关键时刻。一名记者从上海“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现场发出的一条最新消息-“北京高分考生优秀,外地名校纷纷追加招生名额”,立即火爆各大媒体网站。

  然而,无论是昨天,还是今天,站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讲台上的几位中国大学校长,却不约而同地对中国现行高考制度选拔人才的办法,使用了比较激烈的“批判性”语言。

  高考招生模式被人为地单一化了

  经常在会下被记者团团围住的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习惯地用他那特有的大嗓门说话:“现在衡量和选拔人才的惟一标准就是分数,高考录取,都是按成绩一分一分地顺着从高往低排,差一分都不行!但是,一次考试、一分之差真的就差很多吗?”他摇了摇头,“哎呀!现在动不动就是公平、公正,整个社会的神经高度紧张,已经脆弱到不太正常的地步了,学校还能有多大的空间来自由挑选人才!”

  一名站在他身边的年轻女记者轻声问道:“那你们在自主招生这一块能不能有所作为呢?”他回答:“这是全国统一高考,学校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王树国说,我是做应用科学的。我们设计一个系统,不会把命脉都放在一两个结点上。一旦出现问题,整个系统都要崩溃。可现在的高考招生就是这样一个节点,高考招生模式是被人为地单一化了。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中午接受采访时,有记者问,你们来内地招生,碰到过什么困难没有?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沉思片刻,刘遵义校长说出的话既让人意外,又让人温暖。他说:“如果说,我感到困难或有所不安的的话,是对那些报考香港的大学却仅以一分之差落榜,并由此可能造成失学的高分学生抱以同情”。他说,“现在的高考规则,基本上是没有第二志愿的规则。因为每一所大学报名的学生都很多,如果你的第一志愿不能被录取,而第二志愿的学校又已录满,那就没有地方可去了。因此学生在填报志愿时,要为此承担很大的风险。”

  在呼吁“要善待高考第一志愿落榜生”的同时,刘遵义表示“希望改变这一状况”。他清楚,在世界很多国家,成绩优异的学生是可以同时被多所大学录取的,学生最后要做的事情是作出上哪所大学的决定,这本属于学生的权利。

  如果郭沫若参加现在的高考

  做事向来严肃认真的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这次特地带来了他的四川老乡、中国科技大学老校长郭沫若先生早年读中学时的两张成绩单。

  一张系嘉定府官立中学堂于宣统元年5月28日所发,郭老时年16岁,读完了中学二年级。

  成绩单上的成绩是:修身35分,算术100分,经学96分,几何85分,国文55分,植物78分,英语98分,生理98分,历史87分,图画35分,地理92分,体操85分。

  另一张成绩单为四川官立高等中学堂所发。郭老当时18岁,读完了该校三年级第一学期的课程。成绩是:试验80分,品行73分,作文90分,习字69分,英文88分,英语98分,地理75分,代数92分,几何97分,植物80分,图画67分,体操60分。

  从两张成绩单上的成绩看,郭沫若当时显然算不上优等生。第一张成绩单平均成绩79分,包括国文、图画在内的3门功课不及格,最差的仅35分。第二张成绩单上,图画、习字的成绩也很一般,倒是理科成绩如几何、代数、生理等比较优秀。

  朱清时笑着说,谁能想到,郭老后来没有成为数学家或医学教授,却成了大诗人、大书法家、大考古学家,“从小看到老”的话不一定靠得住啊!如果郭沫若在今天上中学,这样的成绩是很难考进大学的,即使考上了,家长和学校也一定要他上理科。像郭老这棵大师苗子肯定会被“善意”地扼杀了。

  朱清时认为,目前在我国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最大问题,是高考导向出来的应试教育体制。一分之差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它迫使学生集中全力应付要考试的那几门课程,全面素质教育无法实行。

  更可怕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学校把高考作为政绩。他讲了一个真实的例子。2005年,某地一学生以600分以上的高分考上了中国科大,可这名学生居然没有报到。经了解得知,学校建议这个学生复读一年,再考北大、清华,还许诺给这个农家子弟10万元奖金。“这样就糟了!受害的还是学生!”

  朱清时承认,在目前的国情下,考试还是必要的,它仍然是最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方法,而且是千百万农村和基层弱势群体的孩子改变命运的有效途径,因此不能轻易废除考试。但是,迫切需要改革目前“一槌定终生”的考试方法。

  他提出改革现行高考制度的思路是:由各省、市把高中阶段学期末的各门功课的考试,改成统考,使高中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有更准确的可比性。然后,高校在招生时既依据全国统一高考的成绩,又依据学生平时各科的成绩(包括音、体、美和其他高考没有的学科)决定是否录取。开始试行时,平时成绩所占比重少些,待制度完善后,再逐步增大平时成绩占的比重。

  忧郁而不悲观的朱清时坚定地认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就是要不断的改革探索,这是没有疑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