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要从深层次去认识信息技术(教师中心稿)
要从深层次去认识信息技术
砚山县一中 田锦宁
我们的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要适应未来的信息化社会。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21世纪对教育需求的特点也就是信息化社会对教育需求的特点。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我们已经认识到,信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基础教育应承担起培养这种素质的职责。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就极有远见地对基础教育提出了从培养目标到课程内容的信息课程要求。我国也充分意识到培养学生信息能力的重要性。国家教委决定:从2001年新学期开始,所有的高中必须将信息技术课列为必修课。由此可见,从深层次去认识信息技术,对于任何一个中学教师来说,已经是不得不提到议事日程来考虑的问题。那么,该如何去认识呢?
1、信息技术不等同于多媒体教学
信息技术是开放的,多元的,全方位的,可以这样说,上自天文,下到地理,大到国际国内大事,小到人的吃、喝、拉、撒,无所不包。如果把制作几个课件,热热闹闹花里胡哨地搞几次多媒体公开课看成就是信息技术,这样的认识,未免显得太肤浅,太小儿科。不错,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容量大、信息处理快捷、信息展示直观以及演示过程生动等优越性。一个一般意义上的课件,简单来说,就是集声音、图片、文字、动画等相关信息于一体的一组幻灯片。一个讲求高质量的课件,则不是声音、图片、文字、动画等相关信息的简单组合,更不是直截了当的下载、复制、粘贴、改头换面。即便如此,这样的多媒体教学,也只是信息技术的一种载体,一种手段。如果只是停留在诸如此类表演示的课堂教学上,只算是传统下的信息技术。而真正的现代信息技术,不只是在课堂上,更是在课堂之外,不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更是一种思想,一种意识,一种理念。
2、走进网络,感受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技术
如果说,把所谓的多媒体教学等同于信息技术是一种肤浅的小儿科式的认识,那么,把网络等同于玩游戏,等同于网上聊天,等同于网上谈情说爱,甚至把网络看成是牛鬼蛇神,看成是毒害青少年的无形杀手,看成只会把青少年引向灾难的深渊,那就是愚昧,是无知,是悲哀。有的家长的信息意识、信息观念跟不上,不能在家里有效指导孩子进行网上学习,他们要么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在网上聊天或者玩网上游戏,要么就干脆不让孩子上网,把家里的电脑锁上,使之封尘。这不能说是一种严重的资源浪费,实在让人痛心。如果社会上的一些人,一些学生的家长有这样的看法和做法还可以视为不足为奇,可以原谅的话,那么,要是一线的中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也有这样的认识,那就是滞后,是保守,是失职,是误人子弟。
就拿语文教师来说吧。已经接触到网络的语文老师,都不得承认,网络已经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改变了我们的教育意识和教育理念。君不见,过去,我们备课总是依赖教材和教参书。现在,我们备课除了在吃透新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还要花大量的时间上网查找各种各样的资料,制作课件。有的还参与网上论谈,广交天下朋友,拓展自己的教学活动空间,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有的甚至在网上开设个人博克页面,更加广泛地深入到网络中去。现在的学校都接入了宽带网,我们随时可以在网上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各种图片、音频、视频材料。网络资源共享,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网络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其实,我们在充分享受网络带来的诸多好处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已经溶入了滚滚的现代自信技术洪流之中。
3、信息技术是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的平台
过去,语文老师上课凭的是一张嘴,充当演员或导演的角色。今天,语文老师上课更多的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充当学生学习的协助者和合作伙伴。网络,为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书上找不到的资料,可以在网络上信手拈来。不懂的问题,可以在网上请高手支招。网络还为老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式学习提供了方便。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学生可以把自己的阅读理解感悟到的东西,以文字的形式发表在bbs论坛上,然后大家一起讨论或交换意见;也可以用ICQ的形式找自己喜欢的人交流。在互动中学习,在学习中互动,手握鼠标,敲打键盘,展示自我,张扬个性,秒秒钟完成,分分钟搞定。
4、完善学校教学资源库,为师生构建信息平台
网络是一个浩瀚的知识海洋,如果师生每次都在这让人眼花缭乱的知识海洋中查找资料,一来浪费时间,无所适从,不得要领,二来学生容易接触到不良信息,受到不良影响。所以,学校应为师生构建丰富多样、分门别类的信息资源库,包括教育软件、素材、教案、试题、课件、教育教学资料、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经验、教育研究成果等等,让师生从校园网上就能快捷、高效地获取信息资源,从而节省时间,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
5、也有多媒体替代不了的东西
传统教学的教案要求以本(课本)为本,以人(学生)为本,同样,课件制作也必须以本为本,以人为本。这里所要强调的是课件制作者不仅在制作课件之前,要吃透教材,而且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于现实,立足于学生。如果外开了教材,脱离了学生实际,制作出来的课件,声音再动听,图片再优美,文字再多姿多彩,动画再生动,演示过程再吸引人,也只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会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制作好了一个高质量的课件,这只是为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打下软件上和硬件上的基础。再好的课件,还是要人来操作,操作得好,课件的高质量就会充分地体现出来,反之,再好的课件也不过是一张张中看不中用的幻灯片而已。说到底,除了熟练电脑的操作,还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如果说,熟练电脑操作,还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手段的话,那么,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则是实实在在的内容所在,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这是任何一种高科技手段都不能替代的。
无论是传统课堂,还是多媒体课堂,都是要以学生为中心。既然是以学生为中心,就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教学过程中,都可能会有一些预想不到的事发生。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就像传统教学不能一一写在教案上一样,多媒体教学也不可能一一设在幻灯片上。处理这些不确定的因素,靠的就是随机应变。而随机应变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看是否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比传统教学要求更高,更不容易把握。
有人认为还是一本课本,一本教案,一张嘴,一只粉笔更自然,更地道,更实在,更过瘾,更原汁原味,更具有语文的魅力。仔细想想,我们不能把这种态度简单看成是不顺应时代潮流,观念落后,思想保守,不与时俱进。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还是不无道理。
试想,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好不容易才把课件做好,在演示过程中,学生的确是被一幅幅图文并茂的画面所深深地吸引住,台上台下也热热闹闹,课堂气氛要有多活跃就有多活跃。但是,一节课下来,学生究竟学到了些什么,思考了些什么,领悟了些什么,得到了什么收获,恐怕不仅仅是学生说不清楚,就连老师也不得而知。如此多媒体教学,偶尔为之,就冲着新鲜感这一点,还是有必要,但长此以往,学生肯定不会答应。
总之,“世界洪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网络已经进入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愿意还是不愿意,接受还是不接受,这已经是事实。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服务,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也是我们必须深入探讨的问题。
【要从深层次去认识信息技术(教师中心稿)】相关文章:
别让时间去等候(教师中心稿)09-11
浅谈对差生转化问题的认识(教师中心稿)10-14
中心阅读原则的含义(教师中心稿)10-23
兜风(教师中心稿)08-07
中心阅读原则含义例析(教师中心稿)07-29
画眉深浅(教师中心稿)07-18
尊重>热爱(教师中心稿)07-12
元代文学(教师中心稿)09-02
母亲给的爱(教师中心稿)06-23
读书与做人(教师中心稿)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