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国武侠中的吃法
谈武侠与吃者,实为拿武侠小说诸名家和我校大食堂种种吃食作类比也。
第一先说说梁羽生。
把他排在第一位是因为他老人家好歹是现代武侠小说的始作俑者,提起武侠,就不能不提他。梁的作品我看得不多,感觉是:看第一部时觉得挺不错,但再拿起第二部时,就发现:嗯?怎么这么眼熟呢?而且他的小说,文采自是好的,但情节似乎缺乏能抓住人的地方。
拿食堂的东东来比较一下的话,我觉得梁的小说和学生餐厅的中灶菜有一比。中灶的味道公平地说是不错的,尤其是和那些大灶菜比起来。但是每天翻过来掉过去就是那么几样菜,日子长了也就厌了。
第二是金庸。
梁排在前面是沾了辈份的光,除开他之外再要找出能排在金庸前面的实在是不可能的。金庸小说历来受到极高评价,就拿这一点来说,要在食堂找个类比物实在是难啊!我想啊想啊,最后决定将他老人家的作品比作--火锅。
火锅也是有好坏之分的,金庸小说自然是最好的那种。为什么我不拿点高级的菜肴来打比方呢?因为武侠小说是通俗文学,是为平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读之不必非有很高的文学造诣不可。正如价廉物美的火锅一样,差不多的
人都消费得起。
拿火锅打比方还有理由:火锅的配料是十分丰富的,而且有些东东你要会涮,否则火候不对就不好吃了。正如金庸小说,有些内容如果阅历不足是体会不到它真正的内涵的。另外,我自己每一次吃火锅都会发现有些以前不知道可以拿来涮的东西,恰如我每次读金庸都会有新的感受。
下面自然是古龙了。
古龙的书(尤其是中后期的代表作)走的是一种“偏锋”,有人将其比作酒,确实也是很有道理、很有意境的。认真从纯文学的角度看,古龙小说确实缺少一点儿什么,但这并不妨碍有一大批人喜爱他。而且,读古龙书,有种痛快的感觉,看到书中不时出现的一些短小的警句,也会有打动内心的感觉。
现在要在食堂找个参照物好象办不到,不过校门口有一家卖担担面的,颇有一比。担担面的特点就是麻和辣,吃不了辣的人,避之惟恐不及,而且几乎是见到就要皱眉头;但喜辣之人则对其情有独钟。当年有一个兄弟几乎每天都要吃一顿,吃完之后对我们说:“舌头都木了!”但第二天又去,好象要的就是这个爽劲儿。怎么样,和古龙小说是有点像吧?
接着是温瑞安。
温的中期作品写得着实不错,象《四大名捕》系列中的《逆水寒》,《说英雄谁是英雄》的前面几部,另外还有一些武侠短篇也是我所喜欢的。温的小说一大特点是揭露人性“恶”的一方面特别彻底,完全不留一点儿余地,有时看完一部小说时真有毛骨悚然的感觉。后期作品尤甚。所以比较内向而且悲观的朋友最好不要看他中后期的书,否则会厌世的。
找一个恰当的比喻总是很难,我个人觉得可以比作包子。大概多数人都曾经因为忙于某事而匆匆买几个包子回去充饥的吧?温的书适于消遣,闲得无聊满可以拿来解解闷。不过如前所说,看得太多会对影响心情,就好象包子吃多了嘴干一样,至少得喝点水。
最后是黄易。
黄易的作品很能吸引读者,不过我对他的作品不是很感冒。要说比方的话,我觉得糕点房的那些花样繁多的甜甜的东东和其不无相似之处。味道还是不错的,喜欢的人也不少,问题是甜的东西不能当饭吃,而且吃多了也许还会反胃。
【中国武侠中的吃法】相关文章:
作文新视点-武侠小说(网友来稿)10-08
《2023中国诗词大会》心得02-01
胡适与转型中的中国史学08-21
金庸武侠小说的魅力(教师讲座稿)07-10
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 教案教学设计06-10
2002中国大学文科前50名09-21
2002中国大学理科前50名09-07
从家字中品味中国古代风俗文化(网友来稿)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