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独树一帜成文(教师中心稿)

时间:2024-06-07 22:27:0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考作文:独树一帜成文(教师中心稿)

高考作文:独树一帜成文(已发表)

高考作文:独树一帜成文(教师中心稿)

特邀嘉宾:四川省金堂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童华池

2006高考在即,60分的作文---语文一科的重头戏,即将开场。写好作文,首先是审题---读懂题目,弄清题目的全部要求。要审好题,不妨“咬文嚼字”一番,以使作文“入格”。审题之后是立意---确定文章的主旨,选择一个最佳的写作角度。好的立意应该是“心骛八极”之后而“独树一帜”,尽量不与他人雷同。立意好比文章的灵魂,有了好的立意,文章便有了“高尚的灵魂”;

  而灵魂必须以有血有肉的躯体作为依托,并辅以华美的衣饰---直观地承担起这种责任的便是文章的文体、结构、材料和语言。

  现在仅就两个方面谈点想法:

  一、量体裁衣,定好文体

  2005年“考纲”对文体的要求作了“微调”,“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的应用文”变为“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常见的应用文”变为“常见体裁的文章”,文体要求放得更宽了。但要注意几下几点:

  1、文体的选择要依题而定,要依写作者的爱好和特长而定,要依写作者的材料准备而定。首先,要选择最能切合题目的;次之,要选择平时写起来最“拿手”,最“顺手”的;再者,要选择最适合用上自己准备的满意材料的。切不可为求新而选择自己写起来不能得心应手的文体。

  2、文体一经选定,就要按那种文体的要求去写---语文老师称之为“入格”,不要写“四不像”的文章。

  3、不要随意“故事新编”。文体开放几年来,写“故事新编”的似一年比一年多,但胡编乱造者大有人在。如果要写,新编的故事一定要源于真实的社会生活,人物描写一定要使之保持在原作中的那种个性特征。

  4、慎写诗歌。笔者是竭力主张高考作文取消“诗歌除外”这一限制的,但又要奉劝考生慎写诗歌。因为诗歌看似简单,但在考场上构思不易,且炼字炼句也难,出佳作的几率小于其他文体。

  二、百里挑一,精选材料

  高考考场作文的字数通常在800-1000之间,不管哪种文体,都需要材料来支撑。考场上,要按立意和文体的要求,迅速而有效地调动头脑中的积累,选出最富表现力的材料。

  “材料新鲜”、“材料丰富”---这是“考纲”对作文的材料达到“发展等级”提出的最直接的要求。“新鲜”主要强调了材料的时效性---距你选之入文的时间愈短愈好,甚至参加高考当天的所见所闻,都可以选用。2005年,某考生写《“什么?”---“是这样!”》一文,其核心材料就是来自“200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将三个人物的材料提炼、组接并巧妙加工,成就了一篇满分作文。“200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大会的召开到高考开考不到三个月,媒体宣传热度不减,这样的材料够新鲜了。“新鲜”的另一层意思就是材料的独特性---不为他人占有或很少为他人占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是别人所不具备的,这是最有个性的材料。阅读面宽了,积累的材料多了,选出他人不常用的材料,也是一种相对的“新”。

  要善用课本上的材料。从小学到高中,一个学生要学数百乃至上千篇课文,课本是极为丰富的材料的矿藏,这些材料虽不及现实生活中的新,但处理得当,仍会有新意。特别是阅卷老师见了,会产生一种“教不枉然”的欣慰感。

  要学会一材多用。同一则材料,可以变换角度看待它,使之适合于不同话题的需要。如,多家媒体报道:“65岁的吕涛,只有高中‘学历’,却被聘为四川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这则材料就可以在多个话题中使用,如:“成功的抉择”、“自古雄才多磨难”、“自学成才的榜样”、“教育与社会环境”、“不拘一格降人才”、“文凭与能力”、“打破世俗的偏见”、“观念的转变是改革成功的第一要素”,等等。如果现在来写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2004年的“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2005年的“双赢的智慧”等话题,无论哪种文体,“吕涛”都是绝好的材料---当然,每年都有类似的材料,就看考生搜集没有。 记者高善峰

(《华西都市报》2006年5月26日第11版)

童华池按:2006年5月25日,《华西都市报》教育版的高善峰先生来电约稿,我随即传去了《从独树一帜到笔底生花--谈谈高考作文的成文》一篇长稿。高先生很快回复:因受第二天版面的限制,原稿只能用一部份。第二天,《华西都市报》刊出了压缩后的内容。谨此,感谢高善峰先生,感谢华西都市报。为给考生朋友提供更多的参考材料,也为了同广大的语文教学界的同仁广泛交流,特将原稿完整录于后,请批评。

从独树一帜到笔底生花

--谈谈高考考场作文的成文

四川省金堂中学童华池

2006高考在即,赋分60分的作文--语文一科的重头戏,即将开场。本人是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此刻,很想和已进入“彩排”的“准”考生们聊聊如何写好考场作文的事。此举如能产生些须作用,我当感到莫大的欣慰了。

写好作文,首先是审题--读懂题目,弄清题目的全部要求。要审好题,不妨“咬文嚼字”一番,以使作文“入格”。审题之后是立意--确定文章的主旨,选择一个最佳的写作角度。好的立意应该是“心骛八极”之后而“独树一帜”,尽量不与他人雷同。立意好比文章的灵魂,有了好的立意,文章便有了“高尚的灵魂”;而灵魂必须以有血有肉的躯体作为依托,并辅以华美的衣饰--直观地承担起这种责任的便是文章的文体、结构、材料和语言。

一、量体裁衣  定好文体

就全国卷而言,1999年高考,作文的文体放宽来只对诗歌作了限制,2000年,取消了“诗歌除外”这最后一项限制,文体全面开放。2004年,全国出现了15套试卷,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湖南等五省区限制了写诗,其他的则是“文体自选”;北京的题目是“宽容”,而对诗歌这种文体却不宽容。

2005年“考纲”对文体的要求作了“微调”,“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的应用文”变为“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常见的应用文”变为“常见体裁的文章”,文体要求放得更宽了。实际的情况是,这一年,共有16套试卷,北京限定写议论文,湖南限定写记叙文或议论文,上海、重庆、浙江、辽宁等省区限制写诗,山东限制了诗歌和剧本,与上一年相比,全国总体的情况是,全面开放的省区仍然居多,部份省区对体裁的要求更严了一些。2006年“考纲”对文体的要求没有变。

文体开放以来,1999年,四川某考生写出了《一则记忆移植的广告》,2000年,江苏某考生写出了《四幕剧》,2001年,四川某考生写出了《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2002年,北京某考生写出了《一封消费者的投诉书》,2003年,甘肃某考生写出了《吊屈原赋》,2004年,江苏某考生写出了《〈孔雀东南飞〉新传》,2005年,广东考生写出了《亡灵祭》,等等,这些产生过广泛影响的高考满分作文,从标题上就能看出是哪种文体。除了这些,诸如实验报告、审判书、访谈手记、新闻报道、网上论坛记录、相声等,都用上了,文体的独异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可以说,文体的出新是作文制胜的一大法宝。

文体是时代的产物,如电报,红火了100多年,上世纪90年代初,高考还屡屡考写电报稿,而今,已被更为方便灵活的手机短信所取代--岂止取代而已,手机短信本身又衍生出了举不胜举的形式,至于深入到了生活各个领域的内容,就更不必说了。既是这样,类似这样的新文体,考场作文题目许可的话,亦不妨选择之。

但要注意几下几点:

1、文体的选择要依题而定,要依写作者的爱好和特长而定,要依写作者的材料准备而定。首先,要选择最能切合题目的;次之,要选择平时写起来最“拿手”,最“顺手”的;再者,要选择最适合用上自己准备的满意材料的。切不可为求新而选择自己写起来不能得心应手的文体。陕西考生吴斌以一首《无题》诗征服了众多的读者,“一炮打响”的吴斌,平时就喜上网,喜阅读,不仅读诗,高考前的三次语文模拟考试,作文全是写的诗。有如此的爱好和追求,考场上选择诗歌并写出佳作就绝非偶然了。

2、文体一经选定,就要按那种文体的要求去写--语文老师称之为“入格”,不要写“四不像”的文章。

3、不要随意“故事新编”。文体开放几年来,写“故事新编”的似一年比一年多,但胡编乱造者大有人在。如果要写,新编的故事一定要源于真实的社会生活,人物描写一定要使之保持在原作中的那种个性特征。

4、慎写诗歌。笔者是竭力主张高考作文取消“诗歌除外”这一限制的,但又要奉劝考生慎写诗歌。因为诗歌看似简单,但在考场上构思不易,且炼字炼句也难,出佳作的机率小于其他文体。还有一个原因是,诗歌字数的计算易遭遇尴尬。前面提到的吴斌,选择写诗于他说来,无疑是正确的,但那首获满分的27行、209字的《无题》诗,是否合乎“不少于800字”的要求,至今都没有一个定论。(笔者以为,按通行的诗歌计算字数的标准--每行相当于20个字,《无题》相当于1350字,是合乎要求的。)

二、百里挑一  精选材料

高考考场作文的字数通常在800-1000之间,不管哪种文体,都需要材料来支撑;无材料的文字拼凑是很难想象的。一个人从有记忆起,特别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高考作文的备考以来,积累了无数的材料,考场上,就要按立意和文体的要求,迅速而有效地调动头脑中的积累,选出最富表现力的材料。

“材料新鲜”、“材料丰富”--这是“考纲”对作文的材料达到“发展等级”提出的最直接的要求。“新鲜”主要强调了材料的时效性--距你选之入文的时间愈短愈好,甚至参加高考当天的所见所闻,都可以选用。2005年,某考生写《“什么?”--“是这样!”》一文,其核心材料就是来自“200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十大人物”中,考生选择了“孝子田世国”、“优秀大学生徐本禹”和“跨栏王子刘翔”,将三个人物的材料提炼、组接并巧妙加工,成就了一篇满分作文。“200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大会的召开到高考开考不到三个月,媒体上宣传的热度不减,这样的材料够新鲜了。

“新鲜”的另一层意思就是材料的独特性--不为他人占有或很少为他人占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是别人所不具备的,这是最有个性的材料,相对于他人选用的材料来说,是最新的材料。阅读面宽了,积累的材料多了,选出他人不常用的材料,也是一种相对的“新”。“丰富”则不必赘言了。

要善用课本上的材料。从小学到高中,一个学生要学数百乃至上千篇课文,课本是极为丰富的材料的矿藏,这些材料虽不及现实生活中的新,但处理得当,仍会有新意。特别是阅卷老师见了,会产生一种“教不枉然”的欣慰感。

要学会一材多用。这是材料运用的技巧,同一则材料,可以变换角度看待它,使之适合于不同话题的需要。如,多家媒体报道:“65岁的吕涛,只有高中‘学历’,却被聘为四川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这则材料就可以在多个话题中使用,如:“成功的抉择”、“自古雄才多磨难”、“自学成才的榜样”、“教育与社会环境”、“不拘一格降人才”、“文凭与能力”、“打破世俗的偏见”、“观念的转变是改革成功的第一要素”,等等。如果现在来写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2004年的“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2005年的“双赢的智慧”等话题,无论哪种文体,“吕涛”都是绝好的材料--当然,每年都有类似的材料,就看考生搜集没有。

北京某考生的一篇《宽容是阳光》,可谓材料运用之范例:汉光武帝刘秀“焚烧投敌信札”而化敌为友的历史故事,当代著名水利工程学家潘家铮面对外国记者的提问而作出的充满思辨色彩的创新型的回答,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美国总统林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最伟大的商人卡内基等的真知灼见,澳大利亚畅销书作家和漫画家、国际级演说家安德鲁马修斯在其著作《宽容之心》中的启人心智的精彩话语,等等,都写进了作文--材料涉及古今中外而各个门类异彩纷呈,真可谓“信手拈来,皆成妙趣”!要达到如此之境界,“积累”二字已不是普普通通的一个动词。

三、新颖跌宕  巧设结构

文章的结构是由两个方面组成的:一是外部的构架,二是内部的文脉。文章要在结构上出新,则需在外新颖别致而在内跌宕多姿。这里试举几个例子:

湖南某考生借用大诗人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写出了《琵琶行之父母有情》。在这篇满分作文里,六引《琵琶行》的诗句作为小标题,以之构建了全文。开篇引用“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写出了“胎教”之情;以“大弦嘈嘈如急雨……大珠小珠落玉盘”写出了美好的幼年;以“间关莺语花底滑”写出了入学之初的无忧无虑的生活;以“冰泉冷涩弦凝绝……此时无声胜有声”写出了“当叛逆之神降临时”的那一特殊阶段;以“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写出了“即将离开父母的我有些悲壮的感觉”;以“座上泣下谁最多”加上仿造的“掌上明珠双眸湿”写出了“我”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这篇文章的结构真是别出心裁,令人称奇。

河南某考生的一篇《煮咖啡》“煮”出了特别的味道。文章以“怎样才能煮好一壶上乘的咖啡”的设问句开头,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话题;从用料写起,再写选水、放糖,直写到品尝。而每写一步,都联系到了“人”:“你本人,你骨子里首先称得上精品”→“那滚烫的热水就是别人对你的忠告” →“有选择、有区别地对待别人给我们的建议或忠告”→“眉宇间舒展开了”。文章两条线索并行,亦实亦虚,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实煮咖啡而虚“煮”人,其味浓郁而令人回味无穷。

重庆某考生的一篇《诗人明月黄花》,在结构安排上,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篇文章总的结构是“两段体”,并列写了我国古代同为“诗人”的“重量级”人物--苏东坡和李清照。此文最大的亮点,就是每写一个人物,都以一首词开头,两首词既是两位诗人的“速写”画,而又有“入木三分”之效,且最大限度地模仿了两位诗人的写作风格。做到这一步,实属不易。作为结构的构件之一--本文凝炼而概括性极强的标题也值得称道:“诗人”是文中两位主人公身份最为重要的“公因式”,“明月”是苏东坡最负盛名的《水调歌头中秋兼怀子由》一词的“主题词”,“黄花”则是李清照最负盛名的《醉花阴》一词的“主题词”。两个主题词用在这里,俨然是两位诗人形象的活化与浓缩,点睛之笔,不可谓不传神!

   并非记叙类文体才容易在结构上出新,议论文层次的深与浅,论证的开与合,行文的放与收,都能产生波澜。至于一些“另类”的文体,结构本身就与众不同,创新的的空间似更大一些。

四、凸显个性  妙用语言

语言的运用有两个层面,一是语言类别的选择,如古文与白话文,普通话与方言,一般语言与专业语言,等等;二是语言表达方式的选用,如各种修辞格的选用,句式的变化,甚至标点也有修辞的作用。

关于语言类别的选择,一般说来,考生应该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如果有某方面的专长,也不妨扬其所长。2001年,江苏考生蒋昕捷采用古白话,写出了《赤兔之死》,之后几年,北京考生耿亮采用文言文,写出了《转折》,湖南某考生亦采用文言文,写出了《祭弟文》,等等。这些满分作文皆因其语言的与众不同而令人刮目相看,特别是《赤兔之死》,其轰动效应是作者始料不及的。至于采用专业术语写成的佳作,如前面提到过的那些文体,就更是举不胜举了。能够在考场上成功地以语言制胜,并非一时之灵感,而是场外的长期积累和训练的结果。蒋昕捷将《三国演义》读了十几遍,才有了娴熟地运用古白话写作的功夫;耿亮毫不讳言:“文言是我作为一个现代人对古代人怀着敬仰的回顾,是对他们精神的继承。”不过,在艳羡这些成功者的时候,也不能不慎重考虑一下:我有没有这样的语言的功夫?如果没有,切不可盲目效仿,以免画虎不成反类犬。 

“考纲”的“发展等级”对语言的要求是,“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无论你采用哪种类别的语言写作,都应该符合这些要求。我们不妨看看四川某考生的满分作文《甜蜜的负担》中的一段话:

哲人云:“爱可以使一朵鲜花变成一座花园,也可以使一滴水变成一条小溪。”

牐犜诼漫的人生旅途中,人的心灵需要翱翔于蓝天,接受风刀霜剑的洗礼;需要游弋于大海,接受惊涛骇浪的考验;需要驰骋于荒原,接受荆棘沼泽的磨砺……所有这一切,都足以让一颗心遍体鳞伤、疲惫不堪,唯有真情的爱能将这伤口抚平,使心灵恢复活力,因为,爱是甜蜜的。

牐犎欢,爱在给人以安慰、鼓励和支持的同时,却悄无声息地给心灵那锐利的目光遮上了一层幕布。正如花丛给人以芬芳艳丽,却挡住了前行的山路;湖泊给人以清澈空灵,却倒映出虚假的幻景;美酒给人以香醇醉清洌,却模糊了眼中的目标。

牐犔鹈郏有时也能成为一种负担。

这段话词藻之丰富,修辞手法之多变,让人的眼睛为之一亮;意蕴之深邃,思辨色彩之强烈,更是让人赞叹不已!可以说,这段话完美而形象地诠释了“考纲”的“发展等级”对语言的要求。其实,该文通篇都是这样的语言,只不过限于篇幅,不能全文照录罢了。

2006年“考纲”对发展等级的“创新”一项有“微调”--提出了“有个性色彩”的要求,个性化的语言是实现全文“有个性色彩”的重要手段,故应在语言的个性化上多下功夫。

“成文”的最末一道工序是检查错漏和加工润色。“文章是改出来的”,这话一点不假,考场上远不及平时自由写作那样从容,但也要计划留出几分钟完成这道工序,以进一步提高文章的质量。特别是避免过失性的失分--如错别字。还有一点,从提笔的那一刻起,就要注意文面的整洁--这是打动你的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

文章写到这里本可以结束了,突然想拐一个弯:考场作文的成文有没有捷径可走呢?一般情况下,应该是没有的;从某一角度讲,也有“例外”,如2005年在媒体公开亮相的四川的三篇满分作文,现在知道的,就有两篇走了“捷径”。考生陈大权的《永远的苏武》在《成都商报》刊出后,该报记者采访了作者,“他告诉记者,《永远的苏武》这篇文章自己以前写过,这次只是根据题目要求,做了些修改,因此也算比较顺畅”。考生唐汉霖的《永远的谭嗣同》在新浪网转载后,某网友留言透露,作者“之前就写了一模 一 样的诗歌”,“平时写文章就写的很好”。看到这则留言前,我在写《永远的谭嗣同》的点评稿时,根据古体诗写作的难度和这首诗的句数,就曾估计,这首诗可能是考前写就的,新浪网友的留言证实了我的想法。这两篇满分作文的走“捷径”,传达出了这样的信息:平时加强写作训练,其“成品”有可能在考场上“改头换面”后即可适用;训练得越多,质量越高,“成品”适用的机率就越高。写到这里,我又想起了前面提到过的重庆某考生的《诗人明月黄花》中的两首词。这两首词除了少数地方不合平仄,“填”得还像模像样,须知,填词的难度并不亚于写一篇文章,考场上那样短的时间要先“词”而后“文”,几乎不大可能。所以,我在写点评稿时,也大胆设想,这两首词是平时写好的。这种设想如果成立的话,两首词算是局部的“构件”成品吧。考场上,如确实有适用的“成品”--不管是成篇的,还是局部的“构件”,考生可大胆用起来,不必担心阅卷老师怀疑你没有创新,他没有看见你平时写过的文章,也就没有“陈旧”的感觉;更不必担心“抄袭”,你“抄”的是自己的文章,你是唯一的“著作权人”,有何不能“抄“呢?不过,也要注意两点:

其一,千万不要将机械地背诵的他人作品攫为己有,这种被动的作法往往不能奏效,倒是真的侵犯了别人的著作权,在阅卷时是要“打入另册”的。

其二,不要为走“捷径”而走“捷径”;临场高效发挥,全新打造个性化“产品”,这是考场作文获得成功的最根本的保证!

最后,祝考生们都有一个好心情,真正“进入角色”后,文思泉涌,笔底生花!

[附]

作者E-MAIL:thc88@126.com    

【高考作文:独树一帜成文(教师中心稿)】相关文章:

2004年高考作文应试策略(教师中心稿)05-13

高考作文高效指导揭秘之三:情感表达(教师中心稿)10-13

中心阅读原则的含义(教师中心稿)10-23

兜风(教师中心稿)08-07

中心阅读原则含义例析(教师中心稿)07-29

画眉深浅(教师中心稿)07-18

尊重>热爱(教师中心稿)07-12

元代文学(教师中心稿)09-02

母亲给的爱(教师中心稿)06-23

读书与做人(教师中心稿)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