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谁在捍卫我们的师德(网友来稿)
新立
心中不知怎么的,突然产生了这么一个奇怪的问题,谁在捍卫我们的师德?
扪心自问,如同打碎五味瓶。本来,师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理应由从事此种职业的人遵守,也不存在捍卫的问题,但是,当我们从许许多多的教师的所作所为中,隐约感觉到,师德的堕落,当道德的力量无法释放的时候,一个职业便会萌生的新的要求,然而,现实并非如此,当教师这个行业因为专业化水平逐渐提高的时候,教师的职业道德标准仍然没有走向人性化。
其实,所谓的道德,是为了限制非人性因素、保障人性的正常才产生的,当人们认为什么事可以为、什么事不可以为、并将之贯彻于社会心理和行为以后、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的时候,就形成了道德。所以从道德的起源来看,不是某个人赋予的,这是一种共同的社会诉求和行为要求,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于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职业,人们的要求会更高,而忽略了其作为人应该享有的基本的要求,有时,我们确实不忍心看到一些现象:一个贫困地区,教师的生存权利还没有得到基础保障的时候,却用了同一的道德标准要求教师如何如何,捐款时,学校是重点单位,这时把学校当作了一个慈善机构,收费检查时,学校是重点单位,这时又把学校看成了“不法分子”,至少是“怀疑对象”,普选时,学校也是重点单位,因为教师不属于公务员,当然不能“理直气壮”,但又拿着国家的工资,当然要“理所当然”……我还依稀记得,克拉马依的那场火灾,因为几个教师没有保护好孩子的安全,只身逃脱,被口诛笔伐了多少年,好象只有将生路才给别人,把黄泉留给自己,这才具有崇高的师德,然而,确实如有所愿了,大部分教师惨死火场,所有领导没有一个受伤,而且当火灾发生时,有人说,请让领导先走……;我也清楚地记得,某地矿难,身为救助人员的几个“国家干部”在事出地点“镇公所”打牌赌博……然而,又有几个有我这样的记性的呢?矿难接二连三,被撤职的干部一个又一个,我们似乎有了这样的印象,死几个人算得了什么,大不了,自己被撤职;可是,我们的一个同行,因为对学生说了“书中自有黄屋”之类的话,连教师都不能干了,而且,到其他学校都不能聘用,何苦来着,好在,当下有了着落……
我想起魏书生的一段话,准确无误地复述已不大可能,大致的意思是说,“人”字的构成是相互支持,每一个人都有“走下坡路”的时候,也有走“上坡路”的时候,那么,当别人“走下坡路”的时候,我们不能落井下石,当别人走“上坡路”的时候,不能仰人鼻息,这里除了讲明了做人需要尊严的同时,似乎让有些许欣慰,那就是人之人之间要多一点宽容。说到此处,颇多感触,其实,师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更多的不是自己的责任所致,而是环境使然,由于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社会对教师的高期望值也就在所能免,然而,这个当中我们是不是恰恰忘记了“宽容”?
自古以来,教师职业都具备“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而且自觉地将教师纳入“君子条款”,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现在,教师是传道士、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红烛……这背后似乎有着一种隐喻:人在黑暗里彷徨,教师可以给他光明,人在世俗中玷污,教师可以为他洗濯,人要有高尚的人格,教师可以为他设计、制造……既然教师的作用如此了得,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一再地呼吁“尊师重教”呢?我从来不敢想这样崇高的事竟然会有如此巨大的影响,我不想做救世主,也根本做不到。我只知道,踏踏实实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做事、明明白白地处世、清清楚楚地尽责,处于一个时代,就应该具有一个时代的良心,能够为他人的前行提供一些忠告、教训,或者让他们从自己身上看到希望、懂得处事的原则、掌握科学的方法,仅此而已。
逝者如斯,当一切成为过去,我们回首,是否会有一点良心发现?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身为教师二十年来,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所以也见怪不怪了。但我还是要问,假如教师的职业道德确实存在着问题的话,那么,问题会出在什么人身上呢?这绝非明知故问,出了问题,任何人都无法逃避责任,教师也是一样,但有时,我们有些人躲在一旁,静观变化,必要时,教师就当了“替罪羊”,谁叫教师“有职无权”呢?
教师当然要恪守职业道德,那么其他人就不需要吗?我们也非常清楚,每一个职业所奉行的道德规范不是孤立地存在,教师之所以要有自己的道德原则,目的是为了以人格的力量唤醒良知、以人性的魅力让学生不要误入歧途,而这必须有一个正常意义的维护系统,而这个系统与每一个人、每一种职业道德息息相关。
教师,就是教师,“学高为师,道高为范”,垂身示范,以身作则,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这一点不错,然而,安于贫困,穷经皓首,是不是也应该成为教师的职业道德?义不容辞!然而,那些不学无术,瞎指挥、乱发令的高高在上的人物呢?
讲到这里的时候,我又看到了一个非常不愿意看到的现状:***老师你的论文被我出版社评为了优秀成果,拟定于近日出版,请交预审费、出版费……我也非常高兴地拿着“公家的钱”,不止一次地买票去听***名教师、名教授的讲座,我是“受益非浅”,他是“收益非浅”,实现了“双赢”本是皆大欢喜,但,我不明白的是,不管是什么主题的研讨会,为什么同一个人永远拿着同一份稿子,讲着同样的话?听说,他们的“出场费”价值不蜚,虽赶不上明星大腕,却在我们的心目中确是“明星大腕”,为什么他们不好好珍惜?为什么我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听呢?匪夷所思!他们也是教师,只是因为境况有了一些变化而已。
也许,我的话有点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然而,这个世俗的社会,又有谁能够、愿意摆脱功利?我没有这样的统计,我看到的教师有相当一部分都达到了这样无私忘我的境界,这让我犹为欣慰,我为我所从事的事业而骄傲,我知道,我们的职业道德里面写着“终身从教的献身精神”,然而,谁又在捍卫她呢?难道这只是教师自己的事吗?想想看,如果缺少维护道德的环境,谁又愿意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只有教师!
说实话,中国的政府非常关心教育,每年从国民总产值中拿出四个百分点扶持教育,但是,教育的不均衡发展,并没有让接受教育的公民享受到公平的待遇,资金的流向反而滋长了名校的道德沦丧,与此同时,一些贫困地区的教师正在用自己的良心浇灌着那有些枯黄的枝叶……
师德啊师德,能让人口是心非,也可以让人美丽高尚,如今,我只是隐隐约约地感到了那分沉重与悲壮!
若论中国的学问产生于何地?当然是学校。能够象教师一样,坚持终身学习又有几个职业?屈指可数。当下,不是说有两个职业考试多吗?一是教师,二是医生。当下,什么职业清贫?我不敢说是教师,我们确实看到一部分教师先富了起来,但我看到更多的教师还在为那一点点的薪水披星戴月,难道真的是他们的职业道德使然?我不敢断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教师也是人,他们也需要基本的生活保障,然而,到了今天,有些地方还在拖欠教师的工资,想法设法从教师的身上获取“利润”。我就是弄不明白,当我们说“知识改变命运”的时候,为什么偏偏拥有最多知识的教师,“命运”却如此悲苦!(上面说到的个别“大腕明星”除外)
好在,教师的道德防线没有崩溃,教师们还是按照自己对职业道德的理解,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他们正在尽力捍卫着自己的道德标准--尤其在这样一个道德被围困地时代!
2017-04-20
作者邮箱: halfbad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