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雨霖铃》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
《雨霖铃》教学实录
一. 导入:
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别离的苦痛。可这苦痛倒触发了诗人的诗情,他们用诗词歌赋来倾诉咏叹他们的离愁别绪。我们透过这些诗行,可以想见朋友分别时的悲楚,夫妻天各一涯的哀怨,母亲呆望游子归家的泪眼愁眉,我们可以体悟到“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的至理。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另外一篇抒写离别之情的名作,来自北宋柳永的《雨霖铃》。
二. 学习诗歌,很讲究诵读。况且《雨霖铃》又是一首词作。我们知道,词是一种极具音乐性的诗体。
那么好,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这首词。
学生齐读(第一次朗读,感情投入不够,学生大多读得直白,缺少感染力,这将和后面学生能比较有感情地朗诵本词形成鲜明的对照)。
三. 大家不要以为我们只能通过逐字逐句的推敲分析才能深刻地体会得到一篇文学作品的精妙之处。我一直在考虑,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评判我们是否真正地把握了一篇文学作品。我觉得大家可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在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我的心是不是和作者的心以同一个频率在跳动,我是否被感动了。
如果你感动了,你又不妨用声音把它表达出来。
实际上,在很多时候我们不防用我们的声音来表达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情思,那个时候,你将会惊喜地发现,你获得了一种另辟蹊径的愉悦和享受。
基于这种考虑,我想这样来确定我们这堂课的主题:声请并茂地品读《雨霖铃》。
下面,我就想来试一下,我想用我的声音来诠释我所理解的《雨霖铃》。
可是我又不知道应该选用什么样的背景音乐。今天,我带来了三段音乐,请同学们帮我选择一个和《雨霖铃》的意境相匹配的配乐。
教师范读。
(在教师范读的感染下,学生初步体味到本词的意境,教师见学生听得颇有感触,趁机提出让他们利用他们此时此刻对本词的感悟来朗诵本词)
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学生个读。
四、诵读不是比谁的肺壮气长,不是看谁更适合练狮吼功。诵读有一定的艺术性要求。我们应当以一种和文学作品所包含的情绪相协调的感情来掌控和润饰好我们的声音。正如我们不能把《满江红》唱得欣喜若狂,不能把《健康歌》唱得悲悲切切。所以,确定我们所诵读的作品的感情基调就很重要了。
那么,《雨霖铃》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根据大屏幕上的提示信息来解决这个问题(提示学生抓住有效信息,为后面的教学任务埋下伏笔)。
学生发言讨论,互相补充印证。教师提示学生结合本词的具体内容解说为什么要这样来定基调的原因,防止学生架空泛泛而谈。
综合大家的意见,我们可以这样来确定《雨霖铃》的感情基调:悲戚低沉。
好,请同学们酝酿一下情绪,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来朗诵一下这首词。
学生齐诵。
五、我们还可以把这首词处理得更细腻一些。要想用声音更细腻地处理这首词,有个前提,那就是得深刻地理解这首词。
让我们一起进入到这首词的血肉和肌理中去。
我们先把上阕一起来读一下。
学生齐读。
解读第一句话“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这句话,一眼看过去,就是一句写景的文字。就这句话,我的一个朋友曾经打了一个很有趣的比方,他说,这句话就好比是一篇日记的开头,仅仅是为了交代时间、地点、天气状况,所以我们应当以一种平和的叙述语气来读这句话(师用“叙述语气”范读),这样来处理好不好?
生答:不好。
师问:为什么?
学生发言指出此句话虽明写景,却暗含情,环境氛围多悲戚之意。
教师明确:这句话作者以凄凉的环境来暗寓他凄凉的离愁。所以,此句起调应起得低沉伤郁,句与句之间应做稍长的停顿,要读出“悲”、“凉”的味道来。
解读“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零噎。”
随便抽一个同学。
(让他想象)现在,你马上要和你的一个最要好的朋友分别,你到机场或车站去送他,两个人彼此握着对方的手,眼泪无声地落下,想开口安慰一下对方,可这一开口,到化成了一片哽咽唏嘘之声。
让学生深入到这种情景中去,并试着用此种感情来读:“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零噎。”
(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此处写离别之情,当属离别之情的高潮。所以读这一句,语调应该来得更凄切一些。
我想,这一句话由感情细腻的女生来读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女生朗读。
解读“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我想这样来读这句话,大家看行不行。
师以一种极有气势的,昂扬爽朗的语调朗读。
(学生对此反映极强烈,议论纷纷,均表示这样来读这句话不妥。)
在你们陈述你们的意见之前,我先来说一说我这样来处理的原因。此句景象阔大。大凡阔大之象,即有气势。我这样来处理就是为了表现一种气势。
我读出这种气势没有?
生答:读出来了。
那么这样处理好不好呢?
生答:不好。
我读出这句话的味道没有?
生答:没有。
那我们这里该读出什么味道来?
学生举手发言,他们认为老师的朗读处理方式违背了本词的基调,且这句话所写之景象仍是饱含愁绪的。
继续问:这里仅仅只有因与心爱的人分别而造成的离愁吗?还有没有可能由其他什么原因引起其他什么愁绪?(提示结合前面看到的提示信息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并举手作答,得出结论:还有此去前途未卜,前途渺茫的身世之叹,失意之愁。
教师总结,并提示读这一句的时候在凄切的基调上应加上苍茫厚重之感。
这句话由男生来读比较合适。
全体男生读此句。
好了,上阕我们分析得比较熟透了。现在,我们酝酿一下情绪,然后带着刚才大家一起分析品味出来的微妙细腻的情绪把上阕来一次完美的表现。
生齐读。
下一阕,我把它交给大家。你们喜欢那一句或那几句就去读那一句或那几句,不过你得告诉我你为什么要这样来读它,你要表达什么样的情绪?
分组讨论,每组选派两个同学代表发言。一个同学负责朗读,一个同学负责解说他们这样来朗读的原因,他们要表达什么样的情绪。
学生讨论。
学生发言,教师相机点拨。学生皆动情朗诵,课堂气氛热烈。
尾声:学生此时对本词的情感体验和理性认知都已入佳境,趁此熟机,教师放背景音乐,提示学生全体诵读。在幽怨的配乐声中,学生忘我投入,齐声诵唱。
结束语:送大家一句话:学会声情并茂地品读文学作品,学会声情并茂地品读生活,你定会收益匪浅。
【《雨霖铃》教学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雨霖铃教学反思09-02
《雨霖铃》教学反思09-13
《雨霖铃》教案02-28
《雨霖铃》教案设计模板09-08
《雨霖铃》优秀教案06-08
《雨霖铃》教案优秀02-25
雨霖铃教案(精选16篇)10-05
柳永《雨霖铃》赏析09-09
《雨霖铃》教案15篇(优秀)05-20
《雨霖铃》教案 (苏教版高二必修四)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