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六国论》的结构

时间:2022-04-14 12:29:39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略谈《六国论》的结构

likegang  

略谈《六国论》的结构

在唐宋八大家中,苏洵以擅长议论而著称。在他留传后世的《嘉祐

集》中,主要论著有:《几策》两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这些文章都以他的纵横捭阖和缜密论述受到欧阳修的赏识,并被推荐给皇帝,一时流行于文坛,为许多学者所模仿。老苏的论文,继承了《论语》、《孟子》、韩子的传统而形成自己的独家风格:笔力雄健,老辣简奥。他的论文观点鲜明,论证深入,波澜跌宕,结构严谨,富有逻辑力量,颇有论辩色彩。苏洵论文的这种风格,我们可以从《六国论》窥见一斑。

《六国论》是权书中的一篇,原题为《六国》,是一篇借古讽今,以史论政的出色政论。文章借评论六国破灭的史实,精辟地提出了“弊在赂秦”的观点,以警告北宋统治者,要他们记取历史教训,以免重蹈覆辙;文章写得尖锐泼辣,机锋雄辩,很有警策作用。尽管苏洵的史论并不正确,但他“文为时作”,针对北宋王朝赂敌求和的现状,主张抗战守土,这在当时是颇有积极意义的。

而且,《六国论》以它结构上的独特个性,奠定了现代论文《三部曲》程式的基础,而与贾长沙的《过秦论》、柳子厚的《封建论》交相辉映,在我国古典史论中各呈异彩,因而受到后人的称道,可为我们师法。

《六国论》全文共五个小节,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文章一开篇就单刀直入提出了观点,对六国的破灭进行评述:“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为全文的论述树起了一面鲜明的旗帜,显示了苏文尖锐泼辣的风格。紧接着从两方面给论点下了注脚。一方面用直陈语气说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另一方面先设问,然后指出“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而后作结:“故曰弊在赂秦也”。老苏在立论开始即摆出两个论据,正反对照,虚实结合,为下文的论述举纲张目,并使行文曲折起伏,在跌宕中巩固和突出了论点,象一块磁石,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真是落笔不凡!

接着文章以其内在的联系,省略一切过渡的文字,“跃入”第二部分,显得极其简练而严谨。

第二部分(2、3两节),分析史实,纵横捭阖反复论证。

首先作者就“赂者”方面进行阐述。文章围绕一个“赂”字,从正面论证自己的论点,说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照应开头的第一个论据,组成论证的第一部分。

这一节共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指出秦之受赂所得百倍于战胜所得,诸侯(韩魏)因行赂的失亦百倍于战败之所失。这层文字,一开头就以“秦以攻取之外”一句,将秦在与六国抗衡中野战夺城的事迹一笔带过,省略了不少文字,把重点放在“攻取之外而得者”,紧扣中心,突出了“赂”。真是惜墨如金,显示了老苏取舍的功夫和组织材料的匠心。这是一层对比文字,拿秦的受赂所得和战胜所得,韩魏的战败所失和因行赂所失作对比;又拿秦和诸侯作对比,在对比中使“秦之大欲,诸侯之大患,固不在战”的观点非常明确。为什么呢?作者有意不讲明这“赂”,故设悬念,以启下文。下文又出人意外地先宕开一笔,从纵处开拓,指出六国土地的来之不易,是其祖先“暴霜露,斩荆棘”,辛勤开垦的结果。而后才转入“赂”,揭露他们的“子孙视之不甚惜”,竟以地“赂秦”,而助长秦之侵略野心,终于造成“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的局面和必然“至于颠覆”的结果。文势跌宕,富有波澜。这层叙述,作者寓情于叙议之中,感情激荡,似痛心疾首,捶胸顿足,谴责之意溢于言表。而文势起伏,步步深入,在对诸侯的“奉之弥繁”的谴责和对暴秦“侵之愈急”的揭露中,自然地进入第三层。第三层引用战国时期主张合纵的苏代的话作结:“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譬喻,有力的论据,表达了作者反对忍辱赂秦的主张,从而点明这个“赂”,及其后果。至此,戛然止住,结束了这层论述,显得简洁挺拔,斩钉截铁。确是“止于不可不止”,恰到好处。

三层意思,层层递进,紧扣一“赂”。第一层先摆事实,使人震惊;第二层揭示原因,端出“赂”字;第三层顺理成章,引出结论:“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这样,“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已被充分论述,作者对诸侯的批判之意,也已昭然若揭。

行文至此,作者又以设问过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再掀一波,开辟出另一层议论,照应第一部分的第二个论据,组成论述的第二部分。并与上面的论证对照,在正反对照中使“弊在赂秦”的论点更为突出。

这一节(第3节),是就“不赂者”方面来论证的,也有三层意思。但内容不同,写法有别,富于变化。上一节是以层层递进从纵的方面深入的,现在却是从横的方面发展,对“不赂者”的三国逐一进行了具体分析。分析紧紧环绕“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而展开,肯定“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论点,议论中贯穿着一个主张:战。先说齐,它是东方大国,要是一心联合五国,协力战秦,那是完全可以与秦抗衡的。然而它没有识破秦的远交近攻政策,更没有真诚联合其它五国,实际上附和了秦,终于继五国之后在公元前221年而灭亡。这段史实,本可写出不少文字,但因齐虽未赂秦却也不战,所以苏洵只用数语点明要害,“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略写一笔,显得明确犀利,又流露了作者对齐不屑多谈的神情,把笔墨化在主张抗秦的燕赵之上,又一次看到了苏洵选材组织的匠心。第二层讲燕赵。这是作者寄寓苦心,进行反复分析的重点层次。全层在“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一句总启后,先分析燕,再讲赵;论述了燕赵失败的内因,又用一“且”,递进到对他所失败的外因的分析。“燕虽小国而后亡”,就因为它能战--“斯用兵之效也”;它的所以“速祸”,就因为未能,而用荆卿之计,赵也这样。李牧能战,所以“连却之”;“战而不终”则“邯郸为郡”。至于燕赵最后“战败而亡”,“非兵不利,战不善”,而是由于“智力孤危”、“诚不得已”。因此说“不赂者以赂者丧”。总之,这两层文字前后对照,例证有力,充分证明了“弊在赂秦”之论断,充满了作者对燕赵抗秦的褒赞和他们诚不得已而失败的惋惜之情。接着又用“向使”一词,虚拟一笔,进行假设论证,写了第三层,论述更为酣畅淋漓。在这层文字里,作者连用“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三句,一一照应前面两层,并从反面进行总结,从而得出“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的推论,又突出了“战”字。

三层文字,强调一“战”,正反对照,虚实结合,开合自如,裁剪得体,笔墨酣畅。

读完第二部分,象是看到作者在大庭广众之中,面对众多论敌发表演说,进行答辩。其逻辑性之强,语言的犀利是非常突出的。

第三部分(第4、5节)篇末点题,画龙点睛。在上述论述之后,结论已呼之欲出了,因而顺势作结,先后写了两节。

第一节,即结论的第一层,这是承上而来。上面波澜壮阔,这里仍留漪澜,在作结前又进行一层论述。先正面摆出自己主张:“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那么“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又当别论。继而又回到史实,抨击六国的政策,使六国“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这样既照应上文的论述,成为它的“余波”,又为中心论点的提出作好铺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照应开头的“弊在赂秦”,正面陈述了自己的政见,指出了全文的题旨。在简洁、流畅的行文中,显出了结构上细密、自然、严谨的特色。

这节文字,连用两个叹词、一个语尾助词哉,加上对偶,和句法的长短错落,作者的见解透彻地表达出来了,而感情的抒发也达到了高潮。

接着作者用“夫”一词,上下过渡,使情绪稍稍平息,在比较平静中进入收尾:篇末点题,说明作文目的。《六国论》虽是作者“闲君之所为”却“多言今世之事”,作者论史以为政,讽古以砭今。因此,写到这里,再向纵深推进,有机地加上第二节,即结论的第二层。在这层中,文章运用宋与六国相比较的办法,以类比推理,规劝北宋王朝“不要以天下之大”,忍辱求和。老苏生活的时代,正是北宋王朝内和战两派激烈交锋的时候。公元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宋与契丹订立了屈辱的澶渊和约,宋输契丹“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契丹谴使者至宋,责问宋廷并无理要求割地,结果定盟增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并且改称“赠”为“纳”。西夏也趁机向宋廷索取大量钱币、财物。这些屈辱投降政策,自然引起了人民和某些有识之士的不满。所以,老苏士人进谏,提出“封谋臣”,“礼奇才”的主张,强调“简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又在六国下矣”,发出了严厉警告。这些都是针对时势,有感而发的。

也因为有了第二部分的喻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论述和一再铺垫,使上述警告显得十分有力,令人信服。这最后一层,是点题之笔,言简意赅;结句真是“立片言而居要”,乃全篇之警策呵!

【略谈《六国论》的结构】相关文章:

略谈《六国论》的题目和结构04-14

《六国论》的结构安排和语言特色04-14

略谈安娜04-14

略谈韩愈的《师说》04-14

略谈《孔乙己》的修改04-14

略谈孔子的乐道04-14

略谈作文的批改与讲评04-14

作文批改略谈(网友来稿)04-15

略谈公共型的知识份子04-14